
關奧運L事 系列
奧運開幕第六天,東京確診者 達到2848人(更新7月28日3177),是疫情爆發以來最高。有專家分析會在東奧之後爆疫,怎料奧運已決定無觀眾下進行,還是阻止不到疫情大幅度擴散。有專家在東奧前預計8月一天的確診者有可能超過4000人,東京都好可能出現病床「爆煲」的情況。
歐洲國家盃會場裡的球迷也不需戴口罩,同喜同憂,打成一片,好像活在沒有疫情的世界。為何歐洲國家盃可以容納觀眾,日本就不可以?記者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國的接種率已達到8成,好多歐洲國家可以開演唱會,還批准國民可以不戴口罩,就是要試試疫苗的防禦率?
對付新冠肺炎,不同的國家的防預政策有所不同。西方國家不主張「清零」,既然他們預計未來五年持續打疫苗,那疫苗的量和防禦率才是最優先。美國接種疫苗三個月以內的防禦率已達到9成以上,但半年之後?仍然有很多未知的數字有待確定。歐美要「回復」正常,用群眾的密集性去測試疫苗的防禦率,計算出多久要打一次針,日本也一樣在計算中。
日本防疫不是走「清零」政策
只要疫苗對新冠肺炎的防禦率高,就算確診率高,當它是流行性感冒。法國、意大利、美國的接種率已超過一半以上,他們不會改變自己生活習慣,預其一直退縮,不如投放更多資源繼續改良疫苗,增加接種率、疫苗的準確度及透明度,這就是西方國家的策略。其實日本政府跟西方採取同一策略,不追求確診率「清零」,而是希望盡快推高接種率,讓國民回復正常生活。
依記者分析,東京奧運不能容納觀眾最大原因是接種率不足。
日本接種起步時間太慢,5月初才有疫苗到日本,國民才開始打第一針。首相菅義偉在6月非常緊張,因為連奧運的義工未開始打第一針!於是菅義偉宣布推高接種目標,一日接種人口要達到100萬!政府不斷催谷下,2400萬人口完成兩針疫苗,整體接種率達19.1%,5成65歲以上長者已經打了兩針。
由6月開始,政府鼓勵公司安排Freelacer、全職員工,透過公司的名義在區內預約打針,增加靈活性,令接種的速度大大提升。好可惜,日本接種率依然是不達到一半,如果日本由4月開始接種,記者相信日本有能力做到接種率過半。因為政府臨時改變了接種的策略,給打工仔及其家人提前打針,將政策提前一個月,東京接種率可能已經近 50%。
日本疫情回到年初那樣嚴重,在「緊急事態宣言」發布之後,為何食肆依然人頭處處,市民好似不再怕新冠病毒?記者比較這半年的疫情數字,3月8日至3月13日東京平均285名確診者,平均死亡人數高達19人,死亡率高達6.7%。7月13日,錄得 830人確診,死亡人數2人,踏入7月之後,死亡率已降至1%以下。可見日本接種的輝瑞和莫德納疫苗,是開始發揮其效力。
金牌救不了疫情
7月26日,一日2848名 確診者,日本醫院會否已「爆煲」?為何不追蹤源頭?日本在追蹤源頭方面,跟香港的做法完全不同,政府集齊確診者的「來源」,簡化源頭為「家庭」、「工作」及其他,確保確診者的私隱。政府亦不會禁止市民外出或封區,沒有限聚令、沒有口罩令,日本在不要飲酒、聚集、戴口罩都用上「自肅」一詞,只是呼籲市民「自律」。日本政府顧及的,要盡量不要觸及憲法 裡保障國民自由的條文,以免發生社會動盪及疫情後海量的司法覆核。
疫苗接種比率跟疫情競賽,今日東京最關心的是病床數字,就算死亡率大幅下降,醫院有責任照顧重症肺炎患者。東京應付新冠病毒的病床已到了臨界點,據最新數字637重症者(截至7月26日),應付重症的病床只有1207個,使用率佔53%,專家分析確診者超過4000, 東京都的病床便會不勝負荷。
很多專家分析,8月才是疫情的爆發點,那日本疫情會持續差下去嗎?在奧運完結之後,日本接種率預計可超過30%,日本接種的疫苗大部分防禦率超過7成。因此,對於日本的疫情仍然是樂觀。用香港的視角看英國、日本疫情,在認知上可能出現誤差。如果全國總接種率超過50%,確診率上升,重症率及死亡率低到一點像流行性感冒,那代表疫苗贏了肺炎。
日本暑假的開始,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拼,東京人要在疫情拼。東京奪10金領先,看來金牌在7月還是救不了日本的疫情。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