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體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868

乒乓外交變乒乓鬧交— 伊藤美誠與孫穎莎的故事 「和你打球,我很愉快」

$
0
0
內容: 

伊藤美誠,是一個不一樣的日本少女,沒有日本運動員說話如此坦率。「能夠打敗中國選手,真的很高興。」伊藤美誠聯同「大哥哥」水谷隼在混雙打敗許昕和劉詩雯時,她對着日本電視台的鏡頭的這樣說。

她不像其他日本運動員只說客套話,她真心告訴你,因為打敗中國的選手,「我很高興」。乒乓球桌上如戰場,有贏有輸,一天過去,伊藤美誠女子單打四強遇上她的勁敵孫穎莎,伊藤連輸4局四強止步。伊藤美誠哭着說:「真的很不甘心,但已追不過來,希望在下場比賽再努力。」

孫穎莎賽後意氣風發向中國傳媒說:「過癮!」。新浪網以「打哭伊藤美誠 孫穎莎一個詞形容:過癮!」中國網絡瘋傳這訊息。

伊藤美誠與孫穎莎是同齡的乒乓球天才。二人少年冒出頭來,多次在國際賽事碰頭,伊藤美誠只贏過孫穎莎一次,多次敗給孫穎莎。伊藤美誠輸了比賽,東奧獲銅牌後再講心底話:「孫穎莎是一個要贏的對手」。

賽後聽二人片言,我們有沒有披着狼皮看兩位乒乓球球員?

伊藤美誠性格率直,年少時當比賽後段被對手追上來,她會緊張得哭起來。6歲時出征英國,跟英國長者冠軍對賽,賽前她對主持豪言壯語:輸了便不回日本!長大後,她渴求更多國際級的對手,記者問她出國比賽會緊張嗎?小妮子用完全不像日本人說話的口脗說:我覺得會贏的都會贏,冇感到緊張。面對像孫穎莎的對手,她明顯沒有這種自信。

美誠的出身不像中國運動員的制度,大部分日本乒乓球選手出身在「土炮」乒乓運動團體,都是街坊自發組成,地區租場組隊,培訓少年。伊藤美誠2歲迷上乒乓,母親索性家中的飯桌改裝成乒乓球桌。她如此熱愛乒乓球,很自然在故鄉靜岡縣磐田市加入水谷隼父親創辦的「豐田町桌球運動少年團」(始於1994年)。伊藤美誠沒有受到城市污染,到今日她依然「豐田町桌球運動少年團」的美誠,喜怒哀樂,都表露在乒乓球桌上。

中國乒乓對她和日本人來說,是橫掃金牌的乒乓王國。但美誠沒有走偶像福原愛的舊路,赴中國學藝,一直留在地區打球,瘋狂的打。混雙贏中國隊後的興高采烈,不是他們討厭中國人,就如大師兄水谷隼講:因為我們(日本)實在輸太多了!

伊藤美誠和孫穎莎在2018-2019年在國際賽事多次相遇,伊藤曾向外預言,未來10年會不斷遇上孫穎莎,孫將是她乒乓生涯的勁敵。去年11月,日本爆發疫情,國際大賽停止,伊藤美誠為了保持國際水平到中國練習六天。就當這是一場中日的乒乓外交,伊藤美誠都不會裝,她在會場表示好想跟孫穎莎好好練習。

NHK 全程拍攝,練了一段時間,中日雙方相信攝影師也夠Shot 用了,中國教練對鏡頭說:可以停了,你們喜歡練就練吧。伊藤美誠堅持繼續練,她說要練發球。中國教練笑笑口對鏡頭說:不行了,漏招了,漏招了⋯⋯。伊藤、孫穎莎二人好似掩了耳朵,不作理會,繼續打下去,喜怒不形於色的孫穎莎都開懷的笑了。雙方都知道,伊藤瘋狂地使出她絕技旋轉式發球,孫穎莎擋招就會漏招;孫穎莎拆招,伊藤美誠再對招自己都會漏招。

那天在乒乓桌上,沒有觀眾、沒有國旗,沒有奪標的壓力下,她們二人識英雄重英雄,真正的相遇相知。二人多次在傳媒分享「跟她(伊藤美誠/孫穎莎)打球很愉快」,有一種高手過招,不打不快的喜悅。練習完了之後,伊藤美誠準備了日本最高級別的手信 —媽媽做的飯糰給孫穎莎食,孫穎莎食過都大讚好食。

伊藤美誠與孫穎莎兩個人,在沒有國旗的世界,她們是好好的朋友。

孫穎莎最後沒有贏到大師姐陳夢,上台領銀牌奬的時候,大意的孫把銀牌的正面不小心被裏翻在心口。伊藤美誠提醒孫:牌的正面要露出來給人看會比較好!

金牌沒拿,牌翻了,孫穎莎和伊藤美誠的時代才正式開始。

* * *

後真相的年代,只看片言,完全體現這個時代的新聞風氣,連「特寫」的空間也愈來愈少,難道我們就要食這一套。而且,我們可不可視運動員為一個個體去欣賞,在較技的是人,不是那面國旗。

《日刊スポーツ》
《經濟新聞》
Youtube:伊藤美誠 再生の旅 ライバル孫穎莎の存在。
NHK報道 :伊藤美誠 再生の旅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86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