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體育
Viewing all 287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女軍醫。俄羅斯】估波膽的喀山貓

$
0
0

圖:Russian Voyage

四年前世界盃,小妹在俄羅斯喀山跟比賽。我有一個小習慣,是在出差目的地的紀念品商店找小擺設放在辦公室桌面。

喀山商店賣的,是貓,全部都是貓。步行街頭,還豎立了一個喀山貓銅像,是遊客打卡勝地,據說摸摸銅像肚子,可增進財運。

查問本地賽事義工,喀山貓其實是西伯利亞貓,在列寧格勒戰役裏,18世紀中伊利莎伯公主眼見聖彼德堡鼠患猖獗,特意從喀山引入西伯利亞貓滅鼠。護駕有功,自此貓在俄羅斯是吉祥物,也是御貓。

銅像下底座的誌銘謂:「喀山貓,有阿斯特拉罕人的意志,西伯利亞人的睿智。」難怪俄羅斯捨棄海洋生物,選貓作為「估波膽」吉祥物,也為加持俄羅斯炒沙地阿拉伯5:0了。

原文刊在此
作者 Facebook Page


【深度世盃 1】楊彧撐阿根廷 自比馬斯查蘭奴可隨時補位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俄羅斯主辦的世界盃日前開鑼,民協副主席、深水埗區議員楊彧是去屆亞軍阿根廷的支持者。他接受獨媒訪問時自比馬斯查蘭奴:「我踢後面又得,中場都ok。邊個位需要人我都可以去補位,自己傾向係後援囉,但形勢、隊波有需要時,隨時可以補位。」

支持了阿根廷二十多年,1994年美國世界盃是楊彧的第一次,這亦是他的足球啟蒙。那屆世界盃,楊彧最有印象是巴迪斯圖達在對希臘時連中三元。「94嗰時其實係睇精華多,覺得巴迪高好勁。決賽巴西對意大利,記得係凌晨4點,睇到互射十二碼時已天光。」

而印象最深刻的則要數1998年法國世界盃,楊彧對阿根廷大戰荷蘭一役依然歷歷在目,「俾伯金收死,盧比斯入波追和,真係記憶猶新。」

「葛迪奧盧比斯、奧迪加、巴迪高、艾耶拉、查莫特、普捷天奴、守門員羅亞、辛尼迪、華朗、施蒙尼......。」楊彧如數家珍,但卻認為2006年的阿根廷才是近年最強,「有列基美,美斯又剛出道,其實贏到德國嫁真係,唉。」

kf3

阿根廷2014年來港參加香港足球總會百週年紀念賽,大勝香港7:0 (香港足球總會圖片)

喜歡阿根廷的原因,不是因為布宜諾斯艾利斯,亦不是因為電影《春光乍洩》,而是欣賞一眾球員們有性格。「講真喎,阿根廷最好波又唔係最好波,就係有嗰份魅力。」

1994年愛上巴迪斯圖達,後來迷上艾馬,但近年又不特別喜歡美斯。「可能過咗激情的少年時代吧。」楊彧在讀書時曾經裝有線,但近年因為工作繁忙,大大減少了足球的時間,「讀書時睇通宵,凌晨四點都仲睇緊西甲。」

阿根廷上屆不敵德國僅得亞軍,楊彧認為已是神來之筆,「真係無咩期望,決賽又少咗迪馬利亞,捱到加時都算係咁啦。」今年又如何?楊彧抱審慎態度,「其實都係2005年世青班底,但又唔係夾得最好嗰批,應該有八強,要再進一步就要睇美斯。」他原本對蘭仙尼寄予厚望,但報導刊出時,這名效力韋斯咸的前鋒已因傷退隊。

談到今屆世界盃黑馬,楊彧看好哥倫比亞和丹麥,「上屆預測哥倫比亞同智利會跑出,都中呀係咪先。」

IMG_8787

2016年立法會選舉,楊彧排在譚國僑名單第二位

「馮檢基應該是卡域克」

早前的九西初選,民協馮檢基自比馬甸尼和簡尼,楊彧則覺得他應該是卡域克,「即係總有用途,後備落場可以帶到經驗俾球隊,踢中場嘛。」記者追問:「咁你呢?」

平時踢波擔任前鋒,楊彧在工作處境上自比是阿根廷中後場球員馬斯查蘭奴。談到在民協的角色時,楊彧指每當黨內有討論激烈時,自己都覺得要做咗先,有黨友則認為要傾咗先:「傾太多,好多討論都係沒有結果的討論,唔真係落場只會流於理論。」

華倫西亞死忠

國家隊只愛阿根廷,曼聯則曾是他的前度。因為睇波時正值英超的冒起,「正宗一街都曼聯粉絲」,「無綫有播啦,又係曼聯盛世,仲好記得曼聯足總盃決賽贏車路士,第二年輸俾愛華頓。」

後來遇上「真愛」華倫西亞,自2001年支持至今。他表示因為由賓尼迪斯執教,後來發現球隊有多名阿根廷球員:「有艾耶拉、基利干沙利斯、艾馬,之前仲有盧比斯同奧迪加。」

IMG_9532

2015年當選深水埗區議員後,楊彧頭上多了不少白頭髮

東方令人心碎

在華倫西亞之前,楊彧曾經愛上東方。他在小學三年級時,1994年時在電視上看到東方撃敗愉園奪得足總盃冠軍,令他念念不忘。畢竟那還是東方皇朝的年代,譚拔士、奧沙、希福特、李健和、譚兆偉和羅繼華等;這些名字,楊彧今天依然倒背如流。

楊彧承認較少入場看本地波,因為東方的散班曾經令他無比心碎:「嗰年足總盃輸咗俾流浪,梁守志話要放棄東方。嘩,真係頂佢個肺,個下嬲到。」為球隊付出感情,換來的是老闆一句唔玩,所有希冀頓時化為烏有,這也是本地足球的可悲。

「對本地波無哂興趣,原來可以咁兒戲。有錢就大搞,無錢就唔搞。」東方前年重奪港超聯冠軍,楊彧坦言已沒有太大感覺。「沒有歷史,沒有感情,甚麼都不是。」

訪問當日,在楊彧位於海麗邨的議員辨事處,正值傳出馮檢基退黨另組新組織參加補選。有街坊走進來說:「喂,你點搞呀民協,團結啲,同派啲後生嘅選立法會啦。深水埗睇住佢幾廿年啦,民協搞成咁嘅真係......。」楊彧對街坊說:「知道的了,明白哂。」

IMG_5621

回顧海麗工潮

足球需要團結,社會運動亦然。

自2015年當選區議員後,三年來,楊彧的頭上多了不少白頭髮。海麗邨外判清潔工今年年初更罷工十日,最後成功追回外判商拖欠的遣散費。在罷工期間,身為當區區議員的楊彧和工人形影不離,和工人走過競爭事務委員會、勞工署和政府總部,再到街頭爭取市民支持。他形容工潮是難忘的經驗,更是做議員來最深刻的一次行動。

「民協喺勞工議題上一向較缺席,我哋係基層左翼政黨,其實係無得避,希望為民協打開新的一章。」楊彧認為海麗清潔工工潮的最大得著是連結民間工運團體。台灣的桃園產業總工會早前來港交流,他便負責參與接待。

區議員較多的是個案跟進,極其量是跟進不合理解僱和追討欠薪等;工潮後多了街坊在勞工範疇上找楊彧協助:「個人闊咗好多。」在整場運動中,楊彧最深刻的是「工人的成長」,由帶口罩、不願意面對鏡頭、只站在後方變成主動回應和接受傳媒訪問:「其實每個工人都有成長,會為自己爭取,佢哋現時更會主動向僱主說不。」

區議會一定係首選

九龍西即將迎來另一場補選,楊彧提到,目光仍然是對準來屆區議會選舉,希望為民主派爭取過半。「區議會一定係首選,目前未準備參選立法會,做好海麗邨先,始終係第一屆。」他批評建制派不但立場行先,更「咩都打橫嚟」如強行通過一地兩檢、撥款私相授受和暴力否決圓桌會議。「係,差一席同爭五席沒分別。但贏返一席,就可以有好多想像,做多好多對社區和街坊有利的事情。」

訪問:麥馬高

按:【深度世盃】系列由獨媒和體嘢聯合製作,分別訪問了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學者、足球評述員和球迷等,從中多角度透視香港足球及世界盃。

【深度世盃 2】第二最愛丹麥 足球評述員陳葦如的專業之道

$
0
0

(獨媒特約報導)在俄羅斯舉行的世界盃已經開鑼,意大利和荷蘭兩大勁旅斯人獨憔悴,早在外圍賽便出局。足球評述員陳葦如是意大利粉絲,在沒有意大利的日子,他唯有支持第二最愛丹麥。獨媒找來這位敬業樂業足球評述員,談談他的專業之道。

英雄莫問出處,落泊莫問因由,要做講波佬其實是點入行?陳葦如的故事是這樣的,有線電視在2000年舉辦評述員大賽,以準備2002年日本及韓國世界盃。陳葦如在100人中突圍而出,成為評述員並工作至今。當中過五關斬六將,經過筆試、口試和上堂受訓。在百人中挑選了七人,七人中再脫穎而出的是劉舜文、何柏霖、方柏翹和陳葦如。

科技還未那麼發達,那是還有「錄影波」的年代,陳葦如的處子講波便獻給了2000至2001年的法國盃,那是加萊對色當的賽事:「嗰時錄播好罕有,都叫有市場。」

精益求精全職講波

成為「講波佬」之前,陳葦如在中七預科畢業後做過銀行,後來在2010年辭職,成為全職足球評述員。然而,當中有一段時間是日頭返銀行,晚間講波。「銀行係限時限刻嘅工作,但講完意甲已經係朝早5點。8點就要返銀行,會唔夠精神。」他覺得長此下去,兩件事都會做得不好,遂辭職專心講波。

而四名新人當時被分派到不同節目,劉舜文和何柏霖負責德甲,方柏翹和陳葦如則主力意甲,這亦奠定了陳葦如的「意甲之路」。陳葦如在2007年轉投Now TV,一直工作至今。他表示曾經有掙扎,形容自己不是喜歡轉會的人,「銀行由1997年做到2010年,都無轉過會。」

樂視體育香港年初倒閉,多名由Now TV 過檔的評述員一夜間失去工作。陳葦如認為,樂視對香港的收費體育節目、消費者和整個行業都有很大的衝擊。他指香港的市場獨特,雖然地少人多,但卻有多個媒體包括電視台和網上平台等轉播體育賽事,又預期會繼續有不同的轉播模式出現。「收費電視用戶俾嘅月費對比起通脹,其實幾年前同依家都係一樣,應該留返俾消費者自己揀。」

jf

評述員的日常

字正、腔圓、靚聲的背後,下過不少苦功,評述員在賽前做足功課尤其重要。陳葦如指近年高手在民間,加上網絡的普及,令自己有更多渠道做功課和準備得更充足:「例如你以前好難有辦法知道巴拿馬對美國踢成點,但依加就方便好多。」

家住藍田,每晚有凌晨賽事都要轉兩程通宵巴士到柴灣開工,陳葦如已習以為常
,「因為鍾意所以做得開心。」他提到,評述員的圈子十多年來有很大轉變,解釋稱有部分評述員和電視台有合約,有些則像電視台藝員「一個月包一定場數比賽,可以爆騷」,所以每個月收入不一。他苦笑說,在香港但凡和體育有關的工作,收入都不太穩定。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陳葦如的「第一次」是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但那一屆沒有太大印象,真正撩起激情的是1990年意大利世界盃。「記得5至6月考緊試,無得成日跟,16強時仲考得如火如荼。西德贏緊荷蘭兩球,臨尾有個十二碼,瞓唔著衝出去廳睇,俾老豆鬧,哈哈。」

italyholland

意大利和荷蘭雙雙在外圍賽出局

意大利出局消化需時

之所以成為意大利的球迷,全因為陳葦如欣賞意大利球隊有節奏感,球員技術細膩,加上多型仔俊男。後來開始看意大利甲組聯賽的AC米蘭,對費倫天拿更是一見鍾情,多年下來對意甲已有深厚感情。

今屆世界盃沒有意大利,陳葦如坦言十分失落,要用頗長的時間去消化。「由去年十一月諗,一諗到世界盃就諗到已經出局。好啦,到Now 有世界盃有轉播權,又唸『唉,無意大利點算』。」

記者追問,日常講波會否爭取旁述有關意大利的賽事,陳葦如指評述員是各式其式地工作,「邊有得爭取,有得講算好了」,但有些情況例如歐霸盃沒有人特別有興趣的話,「意甲球隊就會留咗俾我」。

情傾丹麥因為米高勞特立好型

嗯,那麼第二最愛為何會是丹麥?陳葦如這樣說:亞視曾轉播1988年歐洲國家盃 ,他記得丹麥在分組賽最後一場對西德,「米高勞特立好型」,留下了深刻印記。後來又發現這個北歐國家的產品原來很有趣,「LEGO好正,同有啲嘢都幾好食。」他又覺得北歐國家大多舒服及平和:「丹麥係會去做好自己,但又唔會好刻意,唔會過份去爭取成績。」他更分享了一個笑話,陳葦如的電郵地址原來有勞特立(Laudrup)的名字,有銀行的同事更誤以為他姓劉。

談到今屆的冠軍之選,陳葦如初步預計巴西有力重奪世界盃冠軍。「阿根廷唔會,德國又唔係最好,法國都唔會好有信心,西班牙又麻麻。」

IMG_3319

評述員的工作和做新聞直播無異,一樣要面對公眾,遇上突發情況更要臨危不亂。陳葦如便提到一個難忘經驗,講得非常吃力。他指曾在一場意甲中遇上大霧,還清楚記得是皮亞琴察對博洛尼亞。「大霧到無辦法跟住個波嚟講,只能夠隱約睇到禁區、底線同半場線,唔知邊個嚟。」

球員譯名之難

作為足球評述員,球員的名字自然要滾瓜爛熟,但球員的名字應該如何譯,則又是另一個爭議的課題。談到這裡,陳葦如反問記者:「你覺得需唔需要去考究先?」他認為如果有要求就要考究,指電視台的譯名不同,並不是為了與眾不同和標奇立異。「英超二十隊,同四百幾個球員重新訂立一個譯名,你估真係得閒咩?」

陳葦如強調,要令聽眾一聽就知道「球員係邊個」是非常重要。「好似德國友賽對英格蘭 ,嗰時仲未做英超,到底係魯迪加定許迪加呢?咁我會講,『許迪加就會係我地之前所提嘅魯迪加』。」陳葦如透露,有電視台、媒體和足球評述員協會曾商討譯名的事宜,但最終沒有共識。

他指出,電視台負責相關工作的同事想法很簡單,目的是令球迷多一點球員名字的含意,重申絕對不是無風起浪。他舉了一個簡單例子,西甲球隊華倫西亞在社交網站上載影片,問球迷是否會唸中場球員高基連(Francis Coquelin)的名字,結果球迷都讀作「高基連」,但高基連則表示自己應是「高基蘭」。「如果你係華倫西亞或阿仙奴粉絲,會唔會想對呢樣嘢深入了解多啲?係囉,同事做緊嘅就係呢樣嘢囉。」

IMG_0019

「如果無辦法令人投身呢個行業,青訓搞得幾好都無用」

除了愛看意大利的賽事,陳葦如亦常常入場看本地波。他對本地足球是愛之深,責之切,認為當局如果要發展足球,便先要令更多年輕人欲以足球為職業。「你想做律師、醫生,我哋咪去讀書同考牌,但依家香港係咪好多人會以職業足球為目標去訓練?」

他有感而發說,近幾年眼見不少有潛質的年輕人離開足球,轉到相對高薪厚職的工作。「如果無辦法令人投身呢個行業,青訓搞得幾好都無用。」

陳葦如又認為,香港足球的問題是朝令夕改,球迷付出精神、時間和感情,但球隊卻可以消失於一迅間。「你要明白,球迷係要積累,一個唔搞,咁當球迷係咩嚟呢?要諗點樣可以長遠地持續發展啦。」

除了對抗極權政府,辦好職業足球同樣是鬥長命的事情。

訪問:麥馬高、Eric Ko@體嘢

按:【深度世盃】系列由獨媒和體嘢聯合製作,分別訪問了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學者、足球評述員和球迷等,從中多角度透視香港足球及世界盃。

秘魯係冷門,但睇數據實力在丹麥之上——雖然有啲水份

$
0
0

眼瞓,快手講。唔知做乜嘅睇返舊文。用Elo Rating 同賠率比較,睇下邊啲隊被低估。暫時四場,三場中,一場打和。最重要係估中伊朗可以砌低摩洛哥—你見賠率係摩洛哥熱好多的。

仲搞唔掂嘅建議睇呢兩篇教學文:唔講戰術人腳,純數字分析世界盃分組同奪冠,劇本決賽就係巴西對德國,巴西捧盃,報仇成功。得睇再睇埋:比馬會更準的估波必勝法

因為某啲原因,之前篇文寫咗星期五晚嗰幾場,星期日晚又寫埋,就冇星期六晚。咁真係因為我有強迫症,就而家寫埋佢,咁先完滿,可以上床瞓覺。

廢話小講,睇圖,賠率,同埋Elo Rating,以及預計勝出率:

家山有福,四場都係主隊熱門。而其實有三場分野都幾大。法國對澳洲固然唔使講。但比較有趣係阿根廷對冰島都有78%勝望,同法國對住澳洲差不多?又踼落睇下點。另一樣嘢就係,法國阿根廷,80%/78%勝望,但賠率1.14/1.25,係唔抵的。點解咁講?你睇其他場次(睇舊文)有80%嘅,唔止賠咁少。

重點當然其實又係返返去啲勢均力敵,大家少見啲嘅中游球隊。正如上篇文討論最多嘅係伊朗摩洛哥,以及哥斯達黎加塞爾維亞。用投資術語,呢啲先係藍海,less crowded,under-research,alpha靠呢啲.

睇秘魯對丹麥,又係打交時間。丹麥熱門,賠率同星期五摩洛哥對住伊朗差不多。但一樣啦,上次摩洛哥對伊朗,摩洛哥熱門但Elo話伊朗勁啲,結果伊朗真係拎三分。今次呢,Elo話秘魯勁嘅。而秘魯—丹麥嘅差距,同伊朗—摩洛哥差不多,當真?

咁,理論上就市場(賠率)低估秘魯高估丹麥啦,名牌嘛。但今次我都有少少保留。戴定頭盔。你望下秘魯個分成1900之上 ,但克羅地亞先1850。有冇咁勁呀?

之前啲文,或者好多人都知FIFA排名唔多準,特別係會低估東道主(唔止因為主場優勢,而係東道主只踢友賽)。所以俄羅斯個FIFA排名被低估。十分易明

但,好行貨但好真一句,冇系統係完美嘅。我認為秘魯個分有啲水份(係,人就係咁茅盾,我寫咁多篇同你講唔要個人感情信數據,但而家我都開始唔多信!)。

Estadio Garcilaso,秘魯其中一個高原主場

詳情唔多講,但Elo Rating,不外乎都係你贏到或打和勁隊就大幅加分,勁隊失利就係咁扣—同埋場場計,唔會好似FIFA咁成個月。問題嚟啦喎,秘魯啲分,當然係南美區度嚟。南美區全部都唔係善男信女,全部都高分。偶然幾場渣流灘畀秘魯,就執好多分架啦。以前應仲有啲分係高原主場積落,但而家好似用海平面嘅利馬做主場。總之,我理解不停咁對強隊,長遠係對Rating 有so.

所以呢,睇數字就秘魯被低估。但係咪真係重槌就你諗你。

為了一個人——戴巴拿

$
0
0

每個球員心裡都有一個足球夢。是為了榮譽、也是為了夢想;是為了個人、亦是為了他人。對於阿根廷前鋒保羅.戴巴拿(Paulo Dybala),他的奮鬥原因是為了一個人,他的爸爸-阿道夫.戴巴拿(Adolfo Dybala)

在阿道夫眼中,足球是他的靈魂,他的使命。他有三個兒子,在他們小時間便對他們培養出足球興趣。他就像很多父母一樣對子女充滿期盼,他總是預言,他的兒子生來就是有一個使命-踢足球。

「我的兒子出世,就是有一個使命-踢足球。」

話說得那麼重,但對於阿道夫,足球就是重要得像上天差遣他的使命。三兄弟中,戴巴拿天份最好,深得爸爸歡心,對他的期望不止於「好就足夠」。家鄉有間球會看中戴巴拿的天份,甚至同阿道夫許下承諾:「我們希望立刻簽你的兒子。」那時戴巴拿只有11歲。

阿道夫當然一口應承,然而球會訓練基地與居住地方相距70公里,加上擔心戴巴拿會被球會一些大哥哥帶壞,是故,阿道夫甘願在訓練的日子做兒子的「柴可夫」,來回140公里。莫說時間,單是車油已經花了阿道夫不少金錢,但對於他而言,錢的重要性,也比不上兒子的前途。他甚至是一直在訓練場上看著戴巴拿,據戴巴拿說,爸爸從來沒有一次不在訓練場。

「我的爸爸每次都在看我練習。不過作為小孩,其實沒太大留意,因為只在乎踢波的時間。要是我沒有太多上陣機會,我回家路上總會哭出來,即使回到家裡也把自己鎖在浴室裡不見人。」

阿道夫對戴巴拿的投入,不是來自他要兒子成為他的期望,而是看到戴巴拿眼中,對足球多大的決心和鬥心。

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必然,包括爸爸到場看自己踢波。2008年初,阿道夫得了癌症。當時阿道夫對自己的病情沒想太多,因為他心裡唯一想的就只有戴巴拿。他曾對戴巴拿的教練Obregon如是說:

「我唯一想要的是,就是讓保羅繼續有動力前進,繼續打出高水平的比賽。請不要讓他鬆懈。」

父母望子成龍,兒子也不想辜負期望,只是病魔不撓人。人生最大遺憾,就是未能讓父母看到自己成才的一天。9個月後,阿道夫離開了戴巴拿一家人,當時戴巴拿只有15歲。

子欲養而親不在,父親的離世打擊甚大,時常在痛苦掙扎之中。其中一次比賽,戴巴拿表現不濟,與平常的他判若兩人,早在半場便被替換下來。球隊隊長感到奇怪,賽後問道,戴巴拿才和盤托出爸爸去世的消息。

失去了動力又如何再奮鬥下去?戴巴拿曾因爸爸的離世而萌生放棄足球的念頭,但是他的教練、他的隊友不煩其厭的開道和鼓勵,令他明白即使爸爸再也看不到成才的一天,也至少不可以辜負他的期望。三兄弟中,只有自己一人能夠實踐畢生的願望,他不可以一直沉淪痛苦中,任由悲痛磨滅鬥志,為了爸爸,他不可以就此完結!

沒有爸爸的日子,他只有自己一個一直裝備自己,直到2011年,時值球會欠缺前鋒,只有17歲的戴巴拿獲教練賞識,從青年軍提拔上一隊。那年戴巴拿的處子戰,上陣了38場攻入17球,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戰績。

當年戴巴拿的慶祝動作,不是今天的面罩手勢,而是簡單非常的雙手指天,大概就是要將每一球波都獻給在天上一直守護他的爸爸。

處子球季後,戴巴拿轉戰意甲的巴勒莫;3年後,加盟班霸祖雲達斯,一步一步由黃毛小子,成為炙手可熱的天皇巨星,直到今天,戴巴拿將會出戰人生首場世界盃比賽。

即使正選名單不見其名,也即使很大可能整場波都只能坐冷版凳,然而戴巴拿依然做好下一刻就落場的準備,因為每一場比賽,背後都不只是為了榮譽、團隊或個人,也是為了好好報答對你寄予厚望的人-

「爸爸的夢想是看到我在球場上比賽,我做到了,我知道爸爸會為我驕傲-」

但願今場波你能上陣,讓在天上的爸爸,看到你今天的本領。

足球說故事 Facebook Page

【世界盃】懷念蘇聯機械式足球

$
0
0

今屆揭幕戰,不少人對俄羅斯擊敗沙特認為是復興的第一步。的確創下史上第二入球多的首戰,取得首勝是最好不過。也有人說俄軍善用兩翼針對沙特的身型不足,以高空優勢取勝,坦白點說,這仗是自1982年看世界盃揭幕戰以來,水準最低的一場比賽。1982年,比利時面對新球王馬勒當拿領軍的阿根廷,老狐狸泰斯部署得宜,雲丹貝治一記入球射破菲洛的十指關,比利時意外地擊敗阿根廷。

1990年喀麥隆少打兩人下,奧馬比耶跳得高過門楣頂一記彈地波,龐比度身邊漏入,非洲不屈雄獅一球氣走上屆冠軍。2006年,拿姆一腳遠射令哥斯達黎加先失守,令人驚覺德國遠射重炮復興。就算是1994年名不見經傳的玻利維亞面對強者德國,也令日耳曼苦戰才由奇連士文射入唯一入球。

今屆首場比賽,沙特阿拉伯整場比賽十分鬆散,很難想像他們全場沒有一腳射門中框,在最高水平的世界盃比賽,記憶所及連千里達這類新丁也不至於此。在戰術失衡下,俄羅斯以最簡單的方式埋門,單以身體質素壓過對手傳中便能入球,俄軍的確未見突出。或許大家停留在奧華倫及艾查巴年代,今屆沙特的比賽節奏,實在雜亂無章。昨晚撰文時,在互聯網看見一位網民的留言一矢中的:「沙特龍門連排人牆都封唔晒條柱,咁都踢世界盃,中國連沙特都打唔贏,唔好發夢出線。」自2010年以後,亞洲球隊未嘗在世界盃決賽週贏波,這8年來,亞洲球隊其他洲份的確出現距離,沙特今屆的演出,甚或比2002年大敗於德國腳下更差。

俄國失去昔日的快速與機動

勝出的俄羅斯,有球迷將這場比賽,與1986年6:0大勝匈牙利,以基輔骨幹為班底的蘇聯相比,這比喻實在太抬舉今屆的俄羅斯。這場比賽俄羅斯打法單調,埋門無章法,情況與一年前的洲際國家盃相比也好不了很多。過去的蘇聯行軍快速,體力強橫,而最重要是地面運球能力強,卓利舒夫與高哥連等,技術層面與沙華洛夫、也林卓克相比,是差了一大截。這支俄羅斯大軍球員用波能力不高,也難怪名將簡察斯基批評他們為近代最差的俄羅斯。

再者,以往貝倫洛夫、歷斯、阿倫哥夫的遠射能力一流,今代俄軍沒有他們的重炮能力,而且1986年的匈牙利實力,遠高於昨晚的沙特,就連歐洲盟主法國也差點被蘇聯擊敗,大家真的看好俄羅斯可以憑主場之利,連挫德國、法國、西班牙與巴西等強者?

悲情沙皇——迪沙哥夫

$
0
0

俄羅斯揭幕戰意外大勝沙地阿拉伯 5:0,以32隊排名最低的身分參賽,一幕「以弱勝強」令今屆賽事一開始就出現驚喜。普京與另一產油國大佬沙地王儲薩勒曼在貴賓席上談笑風生,似乎場內場外普京都帶領俄羅斯先贏一仗。大勝過後,大部分球迷都聚焦於射入兩球靚波的皇馬棄將卓利舒夫和光芒四射的高路雲。不過,在比賽初段迪沙哥夫受傷離場的一幕就令我更加深刻。

曾經被認為是「新沙皇」的迪沙哥夫一出道就受到國際球壇重視,亦是俄羅斯國內的希望,相信他可以成為艾沙雲的最佳接班人。迪沙哥夫18歲就入選俄羅斯國家隊,2012年22歲的他已經第一次為俄羅斯踢大賽,在該屆歐洲國家盃上陣。實力不高的俄羅斯在該屆賽事分組賽就已經出局,但被視為矚目新星的他就在3場比賽射入了3球,和費蘭度托利斯及 C朗拿度等球員成為該屆歐洲國家盃入球最多的球員。

經過那個一鳴驚人的暑假後,曾經受到皇家馬德里和曼聯等球會邀請加盟的他卻沒有離開俄羅斯,依然留守莫斯科中央陸軍,希望帶領球隊稱霸歐洲。2014年他首次征戰世界盃,多以後備身分上陣的他無法逆轉俄羅斯的弱勢,擺脫不了球隊在分組賽出局的現實,黯然離開巴西。

幾年來,稱霸歐洲的夢想仍未實現,更悲哀的是天才橫溢的他不斷被傷患折磨。2016年的歐洲國家盃和去年的洲際國家盃,迪沙哥夫都因為傷患而失去代表國家的資格。亦因為傷患,他在球隊的表現也逐漸下滑,唯一可幸的是他在每況愈下的俄羅斯上仍能穩奪一席位,甚至在今屆世界盃的揭幕戰得到正選上陣的機會。

只是傷患從不希望離他而去,昨晚的賽事迪沙哥夫在進攻時拉傷大腿肌,在奔跑途中倒在地上。表情痛苦地抱緊大腿的他恍惚在告訴球迷,他已經不能再走下去,之後更神情呆滯地由軍醫陪同下離開球場。

賽後,據ESPN的報導迪沙哥夫需要休息三個星期,除非俄羅斯能夠打入8強,否則他在今屆世界盃應該不會再有上陣機會。更諷刺的是,後備入替他的卓利舒夫在這場比賽連轟兩球,成為揭幕戰的最佳球員,全球傳媒立即把他吹奏,

德國國家足球隊,德國右翼政治運動和融合政策——匆匆寫於德國大戰墨西哥前

$
0
0

德國足球隊一直給香港球迷一個刻板形象 —— 十一個金髮藍眼的高大球員有著高紀律性。但是如果有瞭解德國人口的變化以至足球隊的組成的話,就會發現這衹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在2018年德國出戰俄羅斯世界杯的大軍名單中,不乏阿拉伯,非洲血統以及土耳其移民後代的球員。在上一届世界杯名單中,二十三名入選球員中就有十一名「非純種德國人」,由此可見不同的種族比例之高。

足球運動一直都是「國民運動」(德:Volkssport),是一直以來德國人建立政治身份的重要手段。但是隨著德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足球隊亦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右翼的政治家因此面對了一個難題:一方面國家足球隊可以作爲宣揚愛國主義的最佳方法,但另一方面,自2006年足球改革後,德國足球隊便出現了更多「非德國面孔」,與右翼政黨所提倡的理念與意識形態有所衝突。「一班移民以及移民後代爲德國在前綫爭取光榮」這無疑大大力打了這班右翼政客一巴掌。

上兩禮拜在德國政治界以及體育界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導致社會上再次爭論德國的融合政策是否失敗。事件是:德國國家隊隊中兩名主力—— Mesut Özi l同 Ilkay Gündoğan 在 Twitter 上發佈其與土耳其總統Erdogan 的合照。因爲其對於庫爾德族的欺壓和其在土耳其國内對於言論自由的打壓,Erdogan在德國一直被批評爲獨裁者。加上六月下旬的土耳其總統大選,令到德國輿論認爲Özil 和Gündoğan 爲Erdogan 的競選站臺,或者是被利用爲土耳其政府針對土耳其國外僑民,尤其是德國的土耳其社區的宣傳工具。

兩名球員均出生於土耳其移民家庭,亦因其穆斯林背景而被德國右翼團體利用作爲其政治本錢,不斷批評這是德國聯邦政府這數十年來的融合政策失敗的證據。事件引起巨大社會輿論,令社會反思融合政策是否失敗,連德國總統Frank Walter Steinmeier 亦要出面爲兩名土耳其裔德國球員護航。

上個禮拜在Leverkusen 的友誼賽中亦發生了不愉快事件:每當Gündoğan 觸球時,球迷紛紛喝倒彩。這是不但是對於國家形象的一種損害,更凸顯了國内種族對立的實況。德國右翼的意思形態已經出現變化,不再是以出生地點來衡量“愛不愛國”,而是如納粹時代般講求“血統論”,血統的純潔。

“Läuft es gut, sind sie Deutsche, wenn nicht, Ausländer”(中:當你們踢得好的時候,你們是德國人,當踢得不好的時候,你們是外國人)這就是德國國家足球隊反映出的社會事實。

Source


【世界盃】十二碼一係入,一係唔入

$
0
0

世界盃第3天賽事頭3場比賽,出現了4個十二碼,頭場法國與澳洲射入,第三場秘魯古伊華宴客,冰島對阿根廷比賽,球王美斯的十二碼,被夏杜臣撲出,最終阿根廷未能全取3分,這亦是1990年敗於喀麥隆後,阿根廷近7屆決賽週,首次在第一場比賽未能夠勝出。

冰島這仗能夠取得歷史上1分,絕對是值得表揚。教練賀基姆臣今場比賽部署非常成功,以最簡單的4-4-2陣式由中場開始佈陣防守。門將夏杜臣演出神勇當然值得表揚,可是冰島兩閘的專注防守,也應記一功。在香港電台第一台《世界盃.多星道》直播期間,曾經任教多支香港隊的黃興桂指出,冰島的防守紀侓非常出色,兩閘保持冷靜安於本位:「冰島的兩閘沙華臣與麥奴臣,有別於過去英格蘭4-4-2陣式,他們兩人十分有紀律,不會輕易上前助攻。66年世界盃,英格蘭的高漢與威爾遜經常開上前助攻出波,沙華與麥奴臣的打法是截然不同。」

夏杜臣示範仇志強救十二碼秘訣

美斯射失十二碼,肯定是全球的焦點。過去7次美斯主射十二碼(包括球會及國家隊賽事),連同今次是第4次射失。夏杜臣能夠救出這球十二碼,相信冰島技術團在賽前準備不少數據準備,讓夏杜臣能更多的參考資料,才能撲救成功。

四個月前亞洲一代鋼門仇志強辭世,曾經撰寫一篇文章,介紹仇志強的點滴,而文中撰寫救十二碼的心得,夏杜臣救出美斯作出完美示範。仇志強生前表示,前鋒射十二碼時,若在兩點位起跑,門將撲向左手救出機會是較大(詳情請看以下連結)。阿根廷對冰島的比賽,擅用左腳的美斯,在守門員的十點位起跑,夏杜臣看準了美斯坐跑路線,全力撲向自己右路,結果令美斯宴客,最終取得1分。

如果我是冰島人

$
0
0

想不到一支擊敗港人至愛英格蘭的球隊,近年竟慢慢成了新寵兒。上周六晚迫和阿根廷,冰島門將荷杜臣一躍而成MOM,實後更獲香港「歌son」Eason陳奕迅頒獎,令香港球迷更添親切感。

冰島人口只得三十多萬,面積小之又小,可是足球成就絕不失禮。從前冰島靠主場搵食,因為球場多處高地又多風,配合他們高大的身材進襲,對手非常難頂;可是在16歐國盃,這支維京後代就叫球迷刮目相看。在分組賽力壓葡萄牙以次名出線,強如C朗,對他們的比賽一樣是一球未進,只能賽和1:1。出線後,冰島先在16強勇挫英格蘭,之後才在8強不敵法國出局,算得上是舉世震驚。

難怪香港人感到親切感,因為冰島人口比香港19區中的半數區份都要少,所以每次冰島踢出佳績,香港人最喜歡掛在口邊的,就是「人哋得30幾萬人都得,香港人都有機會嘅。」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因為運動的實力本就和人口多寡不成比例,全球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都被世盃拒諸門外,當然各有前因;可是本身政府和國民對運動員的支持,絕對是最重要的因素。

羅馬非一天建成,例如香港Rugby 7,冠軍常客斐濟人口亦不足90萬,可是他們的實力強橫,每年在港比賽,總有不少國民來港打氣;至於冰島,更加誇張,在當地採訪的同事就指,今次足足有近三萬名冰島球迷來到俄羅斯,不少更只買了單程機票,因為上次歐國盃的成績太過令人喜出望外,今次實在不敢太早預計冰島的「終點」。看他們三萬人在球場外面來個維京式拍掌,的確是震撼人心。

冰島的主力以基菲爾斯古臣最出名,其他不少都來自四大聯賽以外的球隊,甚至足球只是兼職,有點似我們之前睇法羅群島,有園丁有農夫有牙醫那種;冰島教練賀基臣球場以外,是名兼職牙醫;門將荷杜臣也當過多年導演,甚至拍出得獎MV,如在香港,早就爭名逐利,點會踢波?但如《少林足球》的對白,心中那團足球之火從未熄滅,結果去到2015年才真正投身職業足球,加盟了荷甲的奈梅亨。就算是他為可口可樂拍的廣告,一樣以冰島為主題,以足球為主題,看他穿上龍門衫又拿住鏡頭指揮若定,忽然想起香港人的金句:「搵食啫,犯法呀!」搵食緊要,但為何不可有夢?

上周六的比賽過後,很多人只是說美斯不堪壓力,比不上C朗,可是太少人懂得欣賞冰島。正如門將荷杜臣能夠救出12碼,是因為賽前一早睇熟美斯主射12碼的影片,所以成功捉路;全場令球王起腳11次而無一中框,是因為防守部署出色,不斷的三人包夾,以鐵桶式的防守去對付。另一位球王C朗?兩年前一樣受制於冰島防守,賽後更怒斥對手全場泊大巴,只是一心死守。用有限資源去爭取成績,用最有利自己的方法去贏求勝,足球,本來就是如此。看隊長艾朗根拿臣不斷的「手榴彈轟炸」,典型英國低組別踢法,又如何?既然技術沒有優勢,那就用最原始的方法去進攻吧!冰島贏在防守上的紀律,贏在11人的團結,他們不是必勝,但要贏他們,難如登天!

冰山之下,足球之火何來?冰島曾經是魚腩部隊,試過被丹麥大炒14:2;要到九十年代開始,才因政府投放資源,足球才慢慢燃起火苗。冰島先天環境極差,一年有四分三時間下雪,根本找不到草地球場,而至今亦只得13個室內球場,可是全國上下沒有為此找藉口。最重要是家長都視體育為人生必修,學校規定學生要學習球類運動,從而訓練紀律和團體精神,最重要是父母都認為運動員是高尚的職業,不介意子女投身而中。除了足球,根據Meet Reykjavik指出,馬術、手球、高球和籃球一樣盛行。三年前BBC就找來可能是冰島最出名的球員、前車路士球員古莊臣訪問,他同樣認為以30多萬人口,能夠走到這一步,相當神奇,而他回憶自己從小就被教導熱愛足球,希望為村落爭光,所有人都以成為職業足球員為夢想;2012年的冰島世界排名是131,今日已經高踞22,他認為這是全民投入下創造出來的神奇之旅。

Mr.曾有首歌叫《如果我是陳奕迅》,入面有幾句歌詞:「如果我是陳奕迅/這句話太吸引/獨站在鎂光下逃離樹蔭/真相是其實我不去面對苦困/白日夢裡不會自禁。」夢,誰都可以做。相信不少香港人都希望,港隊可以踢回七、八十年代的光輝,可是我們也要想想,究竟付出了多少心力去支持。上至港府,下至家長,要做到冰島的舉國努力,絕不容易。太多人批評港隊水準不高,不肯入場,惡性循環下投資越少;太多人批評踢波搵唔到飯食,不肯讓子女成為運動員,於是香港的U16以下球員水準極高,但來到DSE前後,就只能放棄足球,結果是浪費了不少好手。至於政府和香港足總?那更加是想多了。或者有朝一日港隊贏到世界盃,才會有足夠的資源吧。單是沒有了銀禧的青訓,已經是一大敗筆,單靠一兩支球會付出,力量有幾多?近年才慢慢發展的青年梯隊,需要時間和支持;發發冰島夢,誰人都懂說,可是真的要一步一腳印去執行,就非長遠計畫不可。

看完比賽,大可高呼一下我們都是冰島人,可是想香港足球變好,從來要靠自己努力。

作為球迷,最實在的,就是入場為自己的「國家隊」吶喊。大家高呼「我們也可以是冰島」之時,不妨抽空入場支持本地波,不妨努力背熟香港隊的球員名字,不妨在英超以外,也收看港隊的比賽,為他們打氣。港超也好,港隊也好,從來都需要支持,冰島人的維京式拍掌值得羨慕,可是大球場或旺角場的港式粗口何嘗不是一道風景?冰島迫和阿根廷1:1人人讚好,香港球迷也像與有榮焉,其實三年前旺角場以2:3僅負卡塔爾,才真正值得我們驕傲。

全國十分一人口飛到俄羅斯支持國家隊,冰島的熱血叫人欽佩;冰島領事Hulda Thorey Gardarsdottir早前接受訪問時透露,16年對英格蘭的比賽,收視率達到驚人的99.8%!就如擊敗英軍後的維京式拍掌,在沉默的戰嚎之中,從所有冰島人身上,都感受到那份一往直前的氣魄,由國家民族而來的自豪。

由語言到足球,由鐵桶陣到團結爭勝,冰島值得香港人學習的,有太多。比起財大氣粗的英格蘭球星,冰島,的確更值得我們支持。

周一心水,與冰島一樣來自北歐的瑞典,首戰將面對南韓,未必有想像優勢,決取南韓下盤。

今日推介:星期一1 南韓(下)

【深度世盃 3】德國忠實粉絲 陳澤滔:我連外圍賽都入唔到⋯⋯

$
0
0

(獨媒特約報導)世界盃決賽週分組賽進行得如火如荼,衛冕冠軍德國首場將迎戰墨西哥,東九龍社區關注組的陳澤滔是德國球迷。2015年參選區議會,在觀塘康樂選區僅以99票之差落敗,不敵建制派的馬輓超。一年後再參選立法會九龍東,陳澤滔當時打住明撐港獨的旗號,但都是落敗。三年下來,時移世易,DQ不斷;陳澤滔對選舉早已死心,慨嘆和形容自己是「連外圍賽都入唔到的球隊」。

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過後,陳澤滔繼續在主題公園做工程師。然而,政治氣氛每況愈下,不要說區議會選舉,連參選鄉郊代表選舉都即將要簽確認書。陳澤滔坦言,在人大釋法後已沒有任何奢望,早已預視到這一日:「自己一向較悲觀,一早已留意條文,所以知道係無希望(參選)。」他表明未來將不會再有人用「東九龍社區關注組」參與各級選舉。

耳濡目染下喜歡德國

爭取衛冕冠軍的德國其實亦曾有過低潮,在1994年和1998年便連續兩屆八強出局,而98年不敵克羅地亞,仍像昨日惡夢。「奇連士文幾型仔,又倒掛又盛,講真呀,好多幾廿年的邂逅其實都無咩特別原因。」1994年美國世界盃,陳澤滔愛上德國前鋒、金色轟炸機奇連士文,自此每屆世界盃都睇到足。除了足球,同樣愛打機,Football Manager、Fifa 和Winning Eleven 均一一玩到廢寢忘餐,「因為打Football Manager,所以留意較偏門的國家和球星。」

「從前我愛西德隊,魄力冇問題,永冇話失咗聯繫,射波好似撳制。你無聽過咩?」他反問記者「無聽過呢首歌咩?」和陳澤滔做訪問需要點耐性,他總是東拉西扯,話題源源不絕。「嗰時仲打Sensible World of Soccer,用德國有希士拿,哈哈。」

記者追問喜歡德國的原因,陳澤滔形容是在耳濡目染下喜歡德國,後來又喜愛中場波歷克。陳澤滔認為,波歷克是近年最後一個能展現德國日耳曼精神的球員,「可以一個人帶住成隊波囉,近年唔太睇到有呢類球員。」

IMG_5464

嘆民主派、本土派未能有效溝通

2014年佔領運動前夕,陳澤滔更請了兩個星期假,「全職」看世界盃。陳澤滔指德國隊近年的踢法較細膩,從前則相對簡單直接和機動性強,「少咗熱血的 icon,今屆小組對手都勁嫁,但應該至少入四強。」

「本土派都唔認我係本土派啦。」參與511預演佔中,雨傘運動期間留守金鐘,陳澤滔強調,當時站出來的原因是眼見大台(傳統民主派)和本土派未能有效溝通,「希望可以令雙方對話。」

早前有學生會未能在聲援戴耀廷的集會上發言,陳澤滔和另一本土派選委王百羽遂在民主派資訊科技界選委 IT Vision的群組中,向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莫乃光提出。他不諱言,雖然未能改變傳統民主派的想法,但認為對方至少肯聆聽。

四年過去,本土派和傳統民主派依然水火不容。「好似無咩進展。我懷疑自己係咪真係可以改變到佢哋呢?定其實係我自high呢?但其實係做唔到囉。」陳澤滔慨嘆雙方的矛盾已深到無法解決,而近來在觀塘音樂噴泉中亦以「讚的方式」去對待民主派。

觀塘音樂噴泉項目早前在立法會工務小組遭否決,雖然未知道會否硬上財委會。但觀塘音樂噴泉亦是東九龍社區關注組三年來一直跟進的議題,認真程度令人咋舌,「覺得總算有啲交代。」

IMG_8420

頹廢的階段

國家隊鍾情日耳曼,球會則是英超利物浦的忠實支持者,陳澤滔第一場有印象的比賽是94至95年的英格蘭聯賽盃決賽,由利物浦對保頓,「麥馬拿文梅開二度,無綫播嘛,記得好清楚嫁。」

小學四年級開始踢波,報過麥當勞足球計劃,陳澤滔身形高佻和手長高長,理應是做運動的材料。但他自言技術很差,而且很快便無氣。後來,在中學時心臟有事,又患上馬凡氏綜合症。「好耐無覆診,上次醫生話,雖然有嗰啲徵狀,但又唔完全係,咪唔覆診囉。」

記者喚陳澤滔用足球形容和比喻一下近況:「1998年世界盃嘅德國隊?」陳澤滔認為現在是處於頹廢的階段。「人哋1996年冠軍(歐洲國家盃)呀,我從來唔覺得自己有佢哋嘅成績,即使佢哋係最低潮嘅時間。真係,我可能只係連外圍賽都入唔到嘅球隊。選舉又輸鬼哂,搞個會又無咩人嚟,做咗啲咩?其實咩都做唔到囉。」

陳澤滔身上的這件德國球衣是他的媽媽所買,事緣母親到德國旅遊,「佢覺得紅色靚,唔知道德國主場應該係白色,哈哈。」

還不止,2009年時到澳洲工作假期,陳澤滔穿著這件紅色德國國家隊球衣「招搖過市」,有德國人問他「有無香港波衫」。「我話無,之後無著了,覺得好醜。」他反省指,自己的地方都不去支持,所以近年買了香港隊的 T-Shirt。

IMG_2515

「成個足總摺咗佢再嚟過」

談到本地足球,陳澤滔劈頭第一句說:「成個足總摺咗佢再嚟過。」他認為做好職業足球已是對香港很好的宣傳,「唔覺得香港球員差成咁,但政府至少要令職業運動員有保障吧。搵地產商贊助,俾免稅額,大把嘢可以做,但就攞哂啲錢做基建,根本就無心機搞。」

2015年的世界盃及亞洲盃外圍賽,發生中港大戰的「皮膚」海報事件,再到近年的噓國歌,足球終究離不開政治。陳澤滔亦有入場支持香港隊「撐自己人」,令他難忘的一場比賽是香港在落後卡塔爾三球下,在臨完場前連追兩球:「呢啲咪鬥心同熱血囉。」

他又補充說了一句:「以前賀歲盃睇港聯,無咩球迷打氣,呢幾年真係算係咁。現場睇波同喺屋企睇電視係唔同的。」「鍾意睇波,係想見到努力嘅喜悅同嗰份激情。」

訪問:麥馬高、David Cheng@體嘢

按:【深度世盃】系列由獨媒和體嘢聯合製作,分別訪問了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學者、足球評述員和球迷等,從中多角度透視香港足球及世界盃。

小國英雄:樽鹽工人——沙華臣

$
0
0

冰島上屆歐國盃大放異彩備受注目,但亦引來不少人懷疑究竟冰島是否只是曇花一現,昨晚冰島便以表現回應:歐國盃我們能防C朗,世界盃我們能防美斯。

而在這個軍事式防守的經典戰役中,更神奇的是,這些小國英雄都有著與其他世界盃球員截然不同的來頭,導演門將與牙醫教練都已談過,今次說說沙華臣。

沙華臣效力半職業的冰島聯賽球隊Valur,足球以外他只是個鹽廠工人,今次世界盃還是特地向老闆請了大假才能為國出戰,暫時放下「樽鹽」。

沙華臣17歲時便因懷疑自己足球天份不足,不能打入Valur一隊,而且認為飛航事業收入更高,而想過放棄足球生涯。事實上沙華臣還未有駕駛執照便取得機師執照,他對飛行的熱忱令他現在仍打算掛靴後向這方面發展。

沙華臣這份永不言遲的勤勉,正是他在比賽封殺對手的本源。

「我不能整天只坐著無事,」沙華臣回應為何世界盃前仍要堅持到工廠包裝樽裝鹽。「這會感覺很悶而令你懶惰。我不想在世界盃前變得懶惰。」

沙華臣司職右閘,在今場主要面對迪馬利亞之下,交出7次解圍及5次堵截傳球的佳績,令「天使」幾無貢獻,即使對戰雙方一個是貴為早已在歐洲揚名立萬的歐聯冠軍成員,一個只是寂寂無聞的鹽廠工人,但在足球場上卻沒有尊卑,最後保住「樽鹽」不辱使命的,是那位工人。

「年輕人,究竟有乜野動力驅使你喺阿根廷狂風驟雨嘅攻勢下屹立不倒呀?係愛定係責任呀?」「係樽鹽呀!冰島萬歲!」

冰島神話的背後

$
0
0

繼2016年在歐國盃一鳴驚人,冰島再次向世人展示不屈的精神,不凡的實力,首度打進世界盃決賽周,即和上屆亞軍阿根廷打成平手。正職為導演的守門員力保不失,擋下美斯的十二碼罰球,更是一時佳話。

網上討論如雨後春筍,大家逐漸了解這支魚腩部隊如何用十多年時間取得世界排名大躍進:興建大量足球場、建立完善青訓系統和鼓勵國民考取足球教練牌等,似乎都是行政官僚用錢解決到的問題。但假如這般簡單,特區政府年年大灑金錢於大、中、小學之上,又數碼港,又科學園,又有鼓勵人寫八段錦App的創科基金等等等等,為何香港的科研實力卻停滯不前,甚至開始被鄰近地區拋離呢?

把「自由市場」掛嘴邊的經濟學者,會歸咎於政府無能,將事情搞砸,而香港在九七年後的情況表面上又和這個說法吻合,慢慢就形成一種二元的、非黑即白的看世界方式:不交由市場去做,一定沒好結果。當然,所謂巿場決定——在香港這樣成熟的經濟體,汰弱留強了多年---無異於由大資本的大戶宰制而已。

冰島發展足運的經驗,似乎是這種市場至上論的反例。筆者並非說要盲目相信政府,在冰島神話中,政府確有角色,但成敗關鍵,更多取決於其國民意識,以及對足球文化的肯定和認同之上。網上流傳一條講及「維京戰吼」的片,話說十多年前,有一些冰島人不理其他人冷嘲熱諷,堅決推動足球場上的打氣文化。

最終他們的堅持,感染到其他人,越來越多人加入,慢慢地,這種震撼人心的打氣方式成為冰島的標誌,象徵全國上下一心的投入和支持。「維京戰吼」激發的熱情和信念,以至站在舞台上的光榮感,正正是推動任何一種事業所不能缺少的要素。

換了香港,特區政府會如何推動足運(或科技)發展?成立一個局,覓地興建硬件如最先進的體育館,設立(太公分豬肉式)基金讓有意參與者競投,或透過招標把經營權外判。最重要的是,無論公營或私營,都採用牟利機構的運作方式和準則去衡量成敗得失(看看市建局),並單純相信競爭(市場力量)會帶來進步。

但香港過往的經驗並非如此。在資產增值遊戲為主的社會結構下,產業單一化的現象害人無數,良性競爭買少見少,正正經經做生意,亦不如炒樓,或毀於炒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發展模式產生篩走有心人的效果:有熱情有理想的傻瓜無法適應太功利主義的申請資助方式,自動棄權。一心投機取巧撈油水的人就會被吸引,推敲負責官僚的心理,估計他們重硬件輕軟件(因為官僚不懂權衡無法量化的建議,傾向將之丟進廢紙箱),針對性寫一些容易爭取到撥款、但不會滋長整體體育文化的計劃書。

試想像妳/你便是當年有意改變社會風氣的冰島人,當其他人都視妳/你為異類,又看不到甚麼時候有機會成功,到底憑甚麼堅持下去?妳/你如何說服自己不去做逃兵,把責任推在那些「冰島豬」身上,責難他們對國家隊太冷感?沒信念和價值作支撐,人很容易動搖。主流社會奉之為圭臬的功利主義,藉市場自由之名,扼殺幾多有心人的鴻圖(專益發展商、趕絕文化藝術人的活化工厦計劃正是例子)。

在香港,業餘代表不專業,無實力,因為交租的壓力和長工時早已把人榨乾榨盡,怎可能在公餘時間修練到有封殺美斯入球的本事?在香港,有冰島人的激情和理想,所走的路必定艱難百倍。但是,與其羨幕人家,倒不如先認清我們的問題所在。

印尼波真係場場幾萬人入場?

$
0
0

「香港應該向冰島學習」呢句說話令港足正常佬同街外客喺網上格劍,街外客表示「香港波咁撚垃圾睇你老母咩」,而正常佬就回覆「印尼足球都好垃圾,咁但點解聯賽仲係場場幾萬人入場?」。

印尼波垃圾係事實,但印尼聯賽冇咁犀利可以每隊做到萬萬聲,今季印尼甲組暫時最旺嘅球隊係Persebaya Surabaya,最多人入場嘅比賽有5萬, 最少都有2萬,而最少嘅就係軍方球隊PS TIRA,平均得2千人入場,對住Perseru更只有154人入場。

印尼球隊嘅入場人數可以咁極端,全因兩樣嘢,第一係地方歸屬,第二係歷史文化,好似Persebaya Surabaya喺1927年已經成立,係印尼最大城市泗水歷史最悠久同最有代表性嘅足球隊,由於係代表泗水呢個大城巿,喺泗水獲得終身認可,所以就算球隊成積麻麻都唔會點流失球迷,2009-10年印尼超級聯賽泗水隊就曾經降班,但降班後入場人數依舊,佢哋有晒條件喺到,只要得到球迷認可,就算再落一級,只要遇上好戲碼,要吸引4至5萬人入場係唔難。

而PS Tira喺近年先成立,但因為係軍方球隊冇地方城市背景,所以好難吸客,今年佢哋租咗中爪哇城市班圖爾嘅Sultan Agung Stadium嚟用,希望係班圖爾落戶吸引當地人入場,好可惜大部分居民都冇興趣睇佢哋,因為都揾唔到一個入場原因,隊波乜嘢都冇做就直接空降,然後聲稱自己代表班圖爾,結果入場人數小貓幾隻,就算最多人入場對Persebaya嘅聯賽,場內9成人都係Persebaya嘅球迷。而班圖爾本身有支官方球隊叫Persiba Bantul,雖然話踢乙組,但平均入場人數係PS Tira幾倍,大家共用Sultan Agung Stadium,點解差咁遠?

好簡單,例如我係沙頭角居民,當然支持沙頭角隊,沙頭角人當然撐沙頭角隊,但忽然整隊香港公安隊嚟用沙頭角球場做主場,聲稱代表沙頭角,期間又咩宣傳都冇做,我就覺得你冇誠意先,其次你只係代表公安,關沙頭角咩事,我入條春?

不過點都好,印尼聯賽一定唔係場場萬萬聲,而將香港嘅例子套落印尼嗰度都唔適合,印尼甲組聯賽有啲比賽水平分分週差過港超聯,但好唔好睇對於班印尼球迷嚟講係其次,入到場就係為自己地方吶喊嘅時候,嗰種感屬感香港地區係冇得比,而印尼某啲球隊對碰涉及民族世仇等,呢啲因素令比賽更加刺激,例如印尼經典老打吡Persija Jakarta對Persib Bandung,背後就涉及兩個西爪哇重要城市多年來嘅競爭,有好多歷史故事令比賽更為刺激,好唔好睇就只係場波一部分,同香港根本就係兩個世界。

冰島牙醫 Heimir Hallgrimsson 世界盃中最平民最親民的領隊

$
0
0

冰島領隊Heimir Hallgrimsson,可能係今屆世界盃32強中最平民兼最親民嘅領隊。

佢嘅身份唔只係一位足球教練,更加係一位專業牙醫,正確啲講,牙醫先係佢正職。

「沒有足球的日子,我會如常到我的診所上班。每個人都有幾重身份,有些教練也會打高爾夫球,剛巧我只是個牙醫而已。在這段日子放下牙醫的身份享受足球固然高興,但是我不會放棄當牙醫,因為我也很喜歡這份工作。」

平民嘅身份,配上專業嘅資格,但Heimir Hallgrimsson從來都唔會自視高人一等,反而會同支持者打成一片。

每次國家隊比賽之前三個鐘,佢都會約一班忠實冰島球迷(個組織名叫Toflan,係球迷自發組織),去主場館附近一間酒吧見面,Heimir Hallgrimsson會同佢哋分享當日出場陣容、戰術點打、有咩變陣…毫無保留地同分享出嚟。

一個可以話曬事嘅教練,竟然唔怕畀人知佢諗乜,仲唔介意同你分享晒所有嘢,一齊為隊波諗點樣做得更好!?(組織成員表示,討論其間係唔可以用任何電子器材,包括影相)

Heimir Hallgrimsson話呢個做法,唔單止可以畀冰島人一個簡單途徑接觸教練工作,從而令更佢哋有興趣投身當中,呢個做法更加有達至團結一心嘅作用。

「足球,不止於一場比賽,當中包括他們-支持者。我們為球迷而戰,相反亦然,他們也可以參與其中。我知對於其他國家,這樣是不可能,但在冰島這麼細小的國家,只有這種方法才能團結起來。我們沒有神奇的方程式,我們的足球哲學很簡單-就是團結一致。」

冰島近年踢出比好多歐洲強隊更好嘅成績,有人話佢哋只係負碌,但佢哋從來做好自己本份,就算畀人睇死,佢哋都會用表現證明,一切都唔係負碌。

從來冇諗到冰島足球,可以有呢個咁立體一面,佢哋話到畀球迷知,原來一隊波,係可以咁上下一心,冇分球迷、冇分球員,總之著得起呢支冰島波衫,就係自己人。

「只有足球,才能把人民團結起來。」

冰島足球,絕對值得畀更多更多更多掌聲。

題為編輯所擬

足球說故事 Facebook Page


Kawhi要走,就走吧

$
0
0

昨晚等睇「雙牙大戰」,翻住手機,忽然彈出pop-up信息,「Kawhi要求馬刺將他交易!」之後如同翻天,我再無暇睇波,先是求證,再想如何動筆,到想完寫完,雙牙戰已過大半,幸好最後趕及C朗的最後一擊。

其實打從Kawhi Leonard受傷開始,消息已不斷傳來,有指雙方決裂,有指將簽頂薪合約,眾說紛紜,不知真假。或者大家都如我一樣,前幾日有收到一張假的Anthony Davis twitter相片,大意是指自己不會轉會勇士,不想變成KD,寧願一世也沒有指環。無論文法語氣都假,所以朋友一問,我未翻看一眉的twitter,就斷言是捏造。

可是互聯網消息滿天飛,有時我寫文章,頭痛不是如何搵料,而是如何分別真假,所以下筆之時,寧願比人慢,也堅持先求證。所以昨晚分享之後,見不少人留言鬧Kawhi忘恩負義,我只是勸阻,因為一日未親耳聽到Kawhi開口求去,一日未聽到Coach Pop開腔說清來龍去脈,一日都只能抱存疑態度。

昨晚分享,是因為消息來自馬刺迷認為相當可信的Jabari Young,之後如 Adrian Wojnarowski和Shams Charania也有分享,事已至此,大概有七、八分真。 也許我錯了,本以為刺迷都會比較冷靜,誰知霎眼之間英雄變罪人。有球迷將其名字變成Ka-Lie Leonnard,也有人上載火燒波衫的影片;在小弟的專頁,也有不少人指他貪錢、忘恩負義、反骨仔等,不一而足。由球會的接班人兼Final MVP英雄,一夜之間打落地獄,反應之快,叫我吃了一驚。

https://www.mysanantonio.com/sports/spurs/article/Sources-Kawhi-Leonard-...

種種「指控」,我不是馬刺中人,難以分辨,但就貪錢的指控,可以解說一下。當他在15/16球季與馬刺續簽的5年9,400萬合約開始生效,Kawhi仍是駕着97年的舊車Chevy Tahoe,也一樣用coupon去換雞翼。當被人問到為何不換車,他的答案如同Tim Duncan萬年不變的格仔襯衫一樣叫人難忘:「架車俾晒錢,又行得。」至少沉默寡言的他,絕不是個貪慕虛榮的人。

最重要是在NBA的勞資結構上,Kwahi留隊才能賺得最多。目前Kawhi還有一年死約,年薪為2,000萬,而到19/20球季是球員選項,年薪為2,100萬美元。馬刺早就開出一份五年Supermax總值2.19億美元的合約,年薪約為4,400萬。假如Kawhi真的被交易,那2019年續約的話,5年頂薪合約只有約1.88億,年薪平均為3,760萬,總共少了約3,100萬美元。除非你認為,轉到洛杉磯或波士頓,邊際收益會多出一截,否則為錢的話,Kawhi肯定會選擇留隊。無端端就鬧他是「見利忘義」,就似睇《笑傲江湖》,當任我行夥同令狐沖等殺掉東方不敗,神教中上下紛紛樹倒猢猻散,然後羅織罪名,甚至指他荒淫無道。令狐沖聞得後不禁大笑,因為東方不敗早已自宮!

我當然明白馬刺迷的焦慮和不甘。眼看住勇士火箭越行越遠,76人和塞爾特人也殺出血路,這兩年間的馬刺進進退退,越來越老;Kawhi是球隊的指定接班人,由射失罰球開始,到終於領球隊贏得總冠軍,之後被Zaza一楔重創,結果馬刺自此就交上惡運。當日不少球迷為Kawhi傷心落淚,日夜希望盡快傷癒,結果等到了他健康,卻傳來要求轉會的消息,也難怪要發洩不滿。想想,TD留隊20年以為是傳統,同樣沉默寡言的Kawhi會是最佳繼承人,結果一日求去,那傷痛可想而知。

究竟Kawhi要求離隊的原因何在,還未有定案,但普遍相信,馬刺就Kawhi的傷勢復原進度上出現分歧,結果因此而令Kawhi陣營感覺不受信任;隨住之後媒體報導多為對Kawhi落井下石,更令其陣營相信,是馬刺方面放風,於是雙方嫌隙越來越大。也有指一切全因Kawhi的舅父Dennis Robertson,當Kawhi父親去世後,DR就成為Kawhi最信任的人,憑多年的從商經驗,更取代了之前的經理人(現時鬧上法庭),全權負責Kawhi對外事務。DR野心不止於此,他目標是如LBJ一樣,成立市場推廣公司,有自己的藝人、運動員和行銷團隊,成為跨媒體大亨;所以不少傳媒都指Kawhi想離隊,緣於他的興風作浪。

http://www.espn.com/nba/story/_/id/23366667/inside-tension-kawhi-leonard...

馬刺不是勇士,不必去面對付出四張Super max合約的難題,所以當有人指馬刺是想打壓Kawhi身價,而付出較少的薪金,實在荒謬;不用NBA高層的思維,當你當家球星要求一份市價的頂薪合約,所有人都樂於應允吧。現時來看,Kawhi要求的不是頂薪,而是更大的市場,從而令其身價暴升。是Kawhi意思也好,是其舅父意思也好,聖安東尼奧的市場,與洛杉磯或紐約相差太遠了,若果真的為商業價值考慮,那轉會勢在必行。

還有不到一個星期就是選秀,根據經驗,極可能有驚天交易;尤其是今年的新人如DeAndre Ayton、Luka Doncic和Mo Bamba等都非常吸引,令到交易的可能更高。前兩位的太陽和帝王都樂於交易,第9和第10籤的紐約人和76人也在力爭Kawhi,所以要分析,可能要等多一、兩日,待美國時間周一才會有更多資訊。如用Kawhi陣營出發,成立市場推廣公司,那洛城肯定是第一選,加上LBJ和PG加盟之風越吹越烈,三巨頭只欠一位,Kawhi本身又來自南加州,一切都那麼合情合理。

此刻的心情如打翻五味架,一方面不想相信,一方面又不能不信,可是在這件事上,正如昨晚所說,我不會全怪任何一方,馬刺當然有責任,Kawhi也一樣;要是Kawhi為了自己的身價而選擇全美最大的市場,那我只能送上祝福。塞爾特人少了雙星而打入東岸決賽,爵士走了美國隊長充滿驚喜,馬刺的團隊籃球,不會因為一人出走而玩完;如趁交易送走Pau Gasol的合約,換來一班新人,讓DeJounte Murray慢慢領軍上位,也值得期待。最怕是處理得得差,最後連Manu也退休求去,那才真的是馬刺迷最害怕的結局吧。

原文刊在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

不討好的冰島射手——芬保加臣

$
0
0

冰島神話由法國延續至俄羅斯,首次出戰世界盃的冰島上演了令人情緒高漲的一場經典戰役,在面對同組最強的阿根廷雖然不至於「以弱勝強」,但是1:1守和對手的戰果已足夠讓冰島球迷陷入瘋狂狀態,並讓歡呼聲遍佈雷克雅未克的每一個街角。

由「導演門神」賀度臣執導的這場比賽,冰島全場只有22%的控球率,在接近96分鐘的過程中不斷被對手狂攻,被射門27次但只失掉一個入球,之後更親自撲走美斯的十二碼,令他成為了Man of the Match,上演「Eason遇上門神」的一幕,令香港球迷對他留下更深印象。賀度臣的經歷已被洗版,但其實能夠創造奇蹟還是要靠整隊冰島的團結和專注的精神。在19分鐘被阿古路攻破球門後,極度專注的冰島球員並未有因此而打亂陣腳,只需4分鐘便由芬保加臣回應了對手,把握僅有的機會為球隊追和,為球隊取得關鍵一分。

作為射手的芬保加臣是典型的足球浪人,自少跟隨爸爸到蘇格蘭生活的他之後在冰島展開職業生涯,之後加盟過比利時、瑞典、荷蘭、西班牙、希臘和德國的球會,只是29歲的他已經在七個不同的國家踢過職業聯賽。芬保加臣不是那種會讓人喜歡,球技驚艷的球員。他的速度不高,184cm的高度在歐洲當前鋒也沒有優勢,而且技巧更是平實,但他最大的特點是有非常敏銳的射門觸覺和能力,攻入阿根廷的一球就足以證明這點。要他以一人之力改變戰局或者很難,但只要有隊友的輸送配合,他的入球能力就能夠得到加乘。

就算芬保加臣曾經是荷甲神射手,但他的球員生涯並未有因此而走上高峰,一直只能游走在不同的球會尋找機會。而他亦在不斷的外流下練得極強的入球能力,在奧格斯堡的兩季他攻入了22個入球,當中7球來自頭槌,左右腳分別射入5和6球,另外更有4個入球來自12碼。細看整個歐洲球壇,要找到一個入球能力和他一樣全面的球員,相信也不會有幾多個。但無奈他的踢法平實,能夠引起媒體注意的事情並不多,名氣也自然不及其他「星級球員」。

在現今追求全能足球的世界,一個專注在禁區內活動及尋找機會的射手的確不討好,但他的平實和勤奮就正正和冰島團隊至上的風格仿佛是天作之合。在世界盃上為冰島取得第一球和第一分,這個記錄本來應被作為傳媒宣傳的重點。然而,賽後的焦點卻放在賀度臣的導演身分和救出美斯的十二碼身上,甚至右閘沙華臣要請假踢世界盃的經歷也被廣泛報導,而芬保加臣充滿射手觸覺的入球就稍為被忽略。在全球瘋狂將冰島守和阿根廷的消息洗版下,其實花少少時間留意芬保加臣這位打法不討好的射手也不是壞事。

Photo: CGTN

題為編輯所擬

球員 ‧ 故事 Facebook Page

德國不敵墨西哥賽後評——罪人係路維,或者基迪拉

$
0
0

利申,just in case 有人唔知,我係德國球迷。有冇偏見你睇完自己決定。但我自己幾肯定,就算我對德國有偏見或偏愛,其實不及我鄙視主流嘅嗰種偏見或核心價值。同埋我相信自己都係夠客觀(個個都會咁講),因為德國輸波,我的確冇乜好大感覺。

場波好唔好睇?相當好睇。繼西班牙葡萄牙後最好呢場。爆唔爆冷?好冷。6倍幾,開幕到而家最冷呢場。你睇Elo分數,呢場亦係今屆最大upset。47分嘅交換,近年都少見。開唔開心?梗係唔開心啦。你咁問即係好似啲記者問人地老婆撞車死咗你而家咩感受咁

咁但,感覺真係唔係好大。首先,墨西哥真係踢得好好,針對性部署。亦都執行得好,防守上冇乜點犯錯咁滯,真係犯錯可能進攻上,有幾球處理唔係咁好。但即係,你咁勁你去踢啦,球球打機咁任擺咩。

但另一方面,唔係太大感覺,因為我覺得德國唔係踢得太差。可能我遲鈍要輸多場出局先知死啦。但你話好差?又唔係。特別係之前提過,德國熱身賽已經好唔掂,我就管理晒期望,一早都預踢得差,爭在原本以為踢得好差咁拎三分(大賽專家是也),而家係踢得冇咁差,但全失三分。

咁輸波,梗係搵罪人搵屌靶。但我唔會怪罪於奧斯爾(傳媒同好多球迷一路都對佢有偏見)或達斯拿。

以上係whoscored嘅評分,唔係主觀,係計很多很多的數。固然數字不代表一切,是肯定的。但即係,你信啲平時鳩到無論嘅球迷,定信人地專業團隊?你網友話達斯拿全場最差,但睇數字佢係全場最高分。你話呢?

講明先,唔敢講一百巴仙,但邊個會講「點解唔揀利萊桑尼」嘅,九成係球盲。借問聲桑尼在國家隊,有冇一場,甚至一腳好波?達斯拿根本唔差,你覺得桑尼會好過佢?就因為佢踢英超點勁點勁?咁點解國家隊唔得?

奧斯爾表現,好難話好,但亦唔係咁差。傳球近90次,成功率過九成,四次關鍵傳送。好叻唔敢講,始終佢甩好多波(但一向係咁)。但,好差?

真係比較應該鬧嘅,首先係梅拿。傳送係唔少,但有冇自己擔起埋入波責任?少咯,佢似乎寧願支援添姆雲拿。添姆雲拿亦係比較差,上半場有下非常獨食,如果肯交波畀隊友話唔定已先開紀錄(而你啲專家網友可以收晒皮忽然間德國又變得好勁),但唔用佢我亦唔知可以用邊個。甘美治你睇分數唔低,但踢出嚟幾難睇下,特別係上半場。你見墨西哥經用在佢個位進攻(咁啱墨西哥好具伊略性嘅球員亦在呢個位),佢亦都壓得太上,回防唔切,而又不見得助攻做得好好。但呢啲可能係路維指示,可能係可能唔係,我同你都唔知。至於左閘柏汀赫特,朋友幾鍾意佢,我直接佢唔夠班,踢出嚟認真麻麻—但原本只預佢係後備,正選嘅赫達感冒,令到左路攻勢幾乎癱瘓(所以達斯拿仲交到咁嘅數字真係冇理由要鬧)。但始終只係預佢後備,係咁上下。

真正嘅罪人,兩個,一個基迪拉,一個路維本身。真係唔使好專業嘅球迷,甚至唔同意我分析嘅,人人都見到德國輸反擊輸笑,係咪?上次篇文已經指出基迪拉個6號位係死穴。唔係認叻,而係其實根本好多人都知。我幾個朋友都會講,蔡子強都知

信報早幾日的蔡子強訪問

我的舊文

德國近年嘅死穴就正係6號位,其實同哥迪奧拿年代嘅拜仁幾似。防線推到好上,控球在腳玩鳥籠,用人數迫你退守。哥迪奧拿年代嘅拜仁輸反擊輸到笑,作客零比四大敗於皇馬固然係,但即使對阿仙奴對波圖都險象橫生。但拜仁至少有查維馬天尼斯或拿姆(雖然都成日出醜)。德國之前有小豬有拿姆,都仲頂得住。去到而家靠老化嘅基迪拉,就唔知邊個玩死邊個了。

所以我好詫異聽到比亞荷夫話墨西哥冇用佢哋預期嘅戰術!嘩大佬,you fucking kidding me?首先,真係球盲睇你最近幾場熱身賽(特別係對奧地利同沙特阿拉伯),都知你死穴在邊。另外,我唔敢講好熟墨西哥打法,但唔通你覺得墨西哥會唔打防反?我就當墨西哥出乎你意料,你冇plan B的?冇話定球員聽如果佢哋點點點你就點點點?我相信,係真係冇的。因為你見上半場真係球盲都知輸反擊輸死,但半場出嚟德國就似樣返好多—當然亦可能只係因為墨西哥一心求守。

無論如何,當然輸波講乜都假。但進攻上,德國造到好多攻勢。射門去到廿五次—係得三成中龍,但即使八次中龍,都唔係要狂鬧嘅數字。又中柱又中楣,好運少少,未必要食蛋。

所以問題就梗係因為路維冇選一個好嘅6號位球員。利萊桑尼選嚟多餘,有佢在陣只會輸得仲肉酸。係呀無從驗證我話嘅。但你話有佢就點點點都係一樣。真係應該選嘅,係防中嘅安利簡,或者卡拉馬達荷特懷高之類。但講呢啲已經冇意思。

路維第一個換走嘅係基迪拉,唔多唔少都覺得佢有問題,佢亦係評分第二低嘅一個。如果想轉人唔轉陣嘅,取代佢而比較似樣做防中嘅,只有魯迪一個,但國家隊佳作唔算多,卡士亦都麻麻地。或者諗哥利茲卡。哥利茲卡其實根本唔係防中,舊年對墨西哥佢入到禁區梅開二度添,佢踢法可能同基迪拉差不多—但至少活力上好好多。

補多樣:留意下基迪拉個企位。明顯地佢係偏向右邊嘅,應該係路維想佢補返甘美治壓得太上嘅空位,但佢做唔到,或者墨西哥好輕易咁用長傳bypass 咗佢。左邊位係冇呢個問題的,柏汀赫特冇攻到咁上,佢亦都唔係咁嘅材料,路維應該都冇叫佢。所以你見德國攻勢係在右路多,而畀墨西哥反擊亦都係在德國嘅右路。

另一個問題當然係,點解前場咁易失波。點解失咗波冇快手搶得返。呢個就可能關乎球員狀態,冇得搞。但至少路維冇必要在0-0時推到咁上進攻,真係以為人哋唔識反擊?墨西哥入波之前已經幾次反擊機會。球員應變不足,係一大問題

之前啲文咪話「永恒的4231」嘅?而家我轉定軚,費事你下場話我馬後炮。反正三分已失,本死無大礙,而經驗睇到,失利後路維一定會做啲嘢(會變好定仲衰就唔知)。如果想唔用基迪拉,但又覺得冇人嘅。就不如諗三中堅啦,推一個出嚟中場掃波。然後打個類似343咁。前線三拿達斯拿雲拿梅拿,中場左邊用赫達,右邊用甘美治,中間奧斯爾卻奧斯,直接叫基迪拉收工。

如果要飛機的話,西班牙2010一樣首戰失利,不見得比德國好,最後一樣六分首名出線,然後捧盃。但實際上第一場失三分當然極難打—特別係墨西哥教咗大家點擊敗德國(但,你做唔做到係另一回事,等於當年大家想學瑞士都學唔到)。比較現實係估德國次名出線,好可能硬憾巴西(寫文之際巴西打和瑞士一比一,又好似冇想像中咁屈機)。唔會一場定英雄,但德國咁嘅發揮,話入決賽,都真係有啲炆水。

負面地諗,其實除左巴西,所有其他大國基本上都試過首圈出局。意大利試過英格蘭試過阿根廷試過西班牙試過荷蘭試過(有呀可?)。德國未試過,破身亦唔係咩咁出奇。

反而我覺得最有趣嘅係衞冕魔咒。過去十二次世界杯,衞冕冠軍首戰12次贏得3次。過去五次就贏得一次。呢啲數字似乎不尋常地低。喂,冠軍喎,仲要一般都係pot1,唔會對強隊,係咪真係有原因呢?可能係輕敵?或者係唔敢唔用4年前嘅球員?

德國唔多唔少都有呢個問題,今日場上,七個係2014主力(我已經唔計達斯拿,2014佢有份踢,但主要係垃圾時間)。但明顯見到好多個都似乎不及當年勇—但路維或任何一個教練,亦唔敢大刀闊斧唔用舊人嘛。

多數要點?多數要輸鑊甘嘅。若果德國真係不幸分組出局,或者16強出局嘅—放心,路維仲會在位。但應該會迫到佢用一堆全新嘅球員了—對上一次其實就係2008年後,德國大換血咗一次。2010一代,奧斯爾基迪拉卻奧斯保定侯姆斯紐亞梅拿,其實2020甚至2022都仲可以玩,但今次去唔到四強嘅,應該要淡出了。

不過出面一向一沉百踩,已經有人講1998或2000,我就冇擔心過。始終德國個talent pool夠大。可能啲新希望有啲過譽,但就算掃走晒2014七件主力,隊新仔德國都仲可以係歐洲一線尾二線頭,遠非1998 2000咁大鑊可比。

題為編輯所擬

原文刊在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

唔好將冰島同香港比

$
0
0

當我哋望到國際排名喺6年前只係131位嘅冰島,到今日可以喺世界舞台發光發亮,力戰阿根廷都不敗離場,就算唔係冰島人,都會覺得呢隊冰島好拿癲。賽後好多人先知,原來冰島全國只有不足33萬人,人口仲少過區區一個深水埗;人哋當中有球員另一身份係導演、牙醫、甚至係工人,要同腦細請假嚟踢世界盃。

「點解人口同深水埗咁上下嘅國家,都可以踢出咁出色嘅足球?」
「點解人哋幾年前都仲係魚腩,而家就勁到打強隊都不敗?」
「點解冰島咁細個地方都做得到,但700萬人嘅香港唔得?」

講真係好難唔葡萄,但又有冇退一步諗過,人哋付出幾多努力,而我哋又有幾多?

先講下冰島政府做過乜。

環境方面,冰島知道好難喺寸草不生嘅室外發展足球,18年前起咗第一座室內足球場,時至今日冰島國內已經有13座室內運動場、過百座小型「全天候運動場」以及擁有地熱暖氣系統嘅室外足球場。

人才方面,根據2016年統計,冰島有180位擁有有歐足聯A級教練牌、600位擁有B級教練執照,500人當中就有一位足球教練,比率高過英格蘭、法國等足球傳統強國。

有人材、有資源、政府亦相當配合,但最重要都係社會氛圍。當地人民相當重視體育,父母從來唔介意子女以運動員為職業,甚至唔介意女仔走去踢波,因為佢哋認為,係可以透過足球培育出團結同紀律性。

反觀香港呢?

一句講曬:做運動員搵唔到食呀。

就算唔講先天上地理環境同埋身體質素,政府嘅投入都不能相提並論。冰島政府有心發展,先投資,後講成績,但香港係調番轉,先講成績,後畀資源(仲要有可能有成績都唔會畀資源),根本係本末倒置,當中最大原因只有一個:要錢,不了。

OK,香港政府都係乜都冇做嘅,但搞嗰個鳳凰計劃有幾成功?有目共睹。咁不如試下效仿冰島做法?早前政府派人去冰島取經,睇下可以點樣將冰島嗰套融入香港,但冰島青年軍教練視察香港環境後表示,場地、訓練場定係球員心態,都同冰島標準相距甚遠,難以套用。

做又鬧,唔做又鬧,但撫心自問,有冇擺個心出做好呢件事?

人哋成功,唔可以單單好片面用「因為人哋係歐洲人」解釋,因為上至政府,下至父母,從來冇將體育視之為重要項目,冇資源再加冇心搞,點樣成功?嘥氣啦!而當你以為冰島成功原因,只在於資源上嘅投入,其實係忽略咗佢核心元素-團結。

兩年前歐國盃,有接近3萬位冰島球迷飛去法國支持冰島,就連冰島總統都係座上客之一,佢甚至係唔坐VIP包廂,選擇同球迷一齊喺球迷區打氣,當時佢好霸氣咁講:「呢刻我唔係總統,而係普通一位冰島球迷。」當時,有冰島航空公司特別安排直飛法國行班、就算冇去到現場嘅人都喺國內支持球隊,歐國盃期間,電視轉播率為99.8%,幾乎全國上下同一時間都做緊同一件事-支持冰島。

贏波,佢哋一齊慶祝;輸波,都一齊面對,呢種甘苦共渡嘅第十二人,全國冰島嘅人都係。我哋羨慕冰島成隊波咁團結,首先自問可唔可以做到呢點?而當我哋鬧政府只低限度配合,我哋又有冇做好撐球隊嘅本份,入場支持港隊呢?

點解冰島咁特別呀? 因為佢哋成個國家嘅人,都做到上下一心,團結去做好一件事,呢種力量先係最強呀。

當哋可以羨慕,但唔好同人比較,唔係人比人比死人,而係人哋真心值得有呢個回報,我哋?Sorry,除咗人口多之外,真係冇一樣嘢比得上...

足球說故事 Facebook Page

搵人同我打電話俾福士!

$
0
0

賽後收到朋友傳來相片,是本地政黨聲言「我哋撐德國」的德國賽程表,原意是好,想不到衛冕隊「繼續傳統」,首戰喪師;一如上屆西班牙一開波就被荷蘭大炒1:5,結果最後連淘汰賽也去不到。說是誰人燈死德國,純屬搞笑,可是看到德國昨日比賽中部署混亂,應變奇慢,無招可變,不禁令人懷疑,功勛教練路維真是食鼻屎食到懵了。

昨晚看德國和巴西,感覺有點似睇英超時的阿仙奴和利記。前者不只因為奧燒,而是路維的硬頸,與剛退下的雲格何其相似。被評述大讚的甘美治不斷推前,與中場的基迪拉及後防眾將,浪接浪地進攻,結果正中防守反擊的墨西哥下懷;我不知墨軍賽前是否真的有性愛生日派對,但今仗浪費極多機會,險些放虎歸山。要是墨軍把握能力好一點,三球是基本吧。以德國的實力,全無必要一開波就壓上前,卻不是有系統地逼搶,結果一傳失就不斷輸反擊,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低級錯誤。當然了,上半場企多過行,毫無拉扯走位互動,也是神奇。

記得賽前和本地教練討論過世盃,他指今時今日32隊的水平早已拉近,最大原因是彼此掌握的資訊更多,教練團只要努力一點,多看片做筆記,自有應對之法。由冰島和阿根廷,到墨西哥贏德國,都見到所謂下風球隊,在防守上的應對。基本上中路突入無望,於是只能靠高、快、遠去破,高是頭槌、快是邊路、遠是遠射,可是德國昨日只見誤傳頻頻,防守壓前而無補位,當看西班牙欠了節奏而懷念沙維,昨晚德國fans,想必會記起萬能隊長拿姆,沒有了他在陣,明明整支是2014年歐國盃骨幹,夾慣夾熟正當盛年,但再不是那些年精準的德國機器。

既然苦無可靠中鋒,那為何不選今季在曼城發光發熱的邊路快馬利萊辛尼?結果陷膠着而無計可施,36年來首次在世盃首戰敗陣,路維是自食其果。

老一輩的德國球迷,肯定會懷念起「阿叔」林尚義。要是阿叔尚在,昨晚肯定半場就打俾福士,叫快快換人執番個陣;賽後亦肯定吹鬚碌眼,食住煙仔大鬧路維了!

尾場的巴西,又是另一番感受。在迪堤帶領下,這支巴西其實毫不森巴,那防守的迫力和雙防中陣式,早已與歐洲列強接軌,這也是全球資訊氾濫下,森巴難以維持傳統的另一原因。要不是食舊黃色波初,前線三叉戟仍在,這支森巴兵團實在不似十年八年前的球隊。看迪堤被對手追和後,換人仍是位換位的以費蘭甸奴換卡斯米路,就知一二。作為利迷,說巴西似紅軍不只因為菲臘比古天奴那記招牌遠射,而是明明以守行先,但在防守角球時的區域聯防,居然可以讓蘇巴輕鬆頂入;在沒有VVD加盟前,這畫面幾乎是每月一次出現在紅軍的比賽。

當然,比起另外幾支強隊,巴西失分是比較情有可原。尼馬上腳多是事實,加比爾捷西斯73分鐘在禁區被攬也的確「放大」了跌勢,可是球證全場慢半秒的吹罰,對於瑞士的殺傷戰術視若無睹,又真的令人憤怒;所以有冇VAR也好,最重要還是球證的水平。尼馬連波襪也穿了大洞,要是球證嚴正執法,瑞士很可能就不能11人頂到完場了。論整體表現,79分鐘入替的「法棉奴」更值得正選,其傳送和走位可以幫到10號和11號,將捷西斯奴曼城般定位為後備殺手,可能更好。

執筆之時,就只餘G及H組尚未出場,一眾強隊在之前兩日接連覆師,也令眾賭仔收到警號,資訊增多和教練間的交流步繁,令彼此的打法和球員實力踢波,都不再是甚麼神秘之事,也有助防守,像俄羅斯大勝沙地5:0的賽事,勢難重現,除非是第三圈的生死戰,一方焗攻下才會有大手交易。談到主辦國俄羅斯,明日將會成為首支出戰第二輪賽事的球隊,以埃及首戰留有以待,不出沙拿而末段飲恨,今仗料會讓這位「法老王」復任正選,配合穩守踢法,有望攻陷俄國高大卻不緊密的後防。受讓平/半,可試。

心水推介:星期二3 埃及(下)

原文刊在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

Viewing all 287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