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體育
Viewing all 286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足總努力興建,鼠王芬盡情破壞

$
0
0
內容: 

香港足球總會正就香港足球未來發展,舉行公眾諮詢會。席間,足總希望香港隊能在2034或2038年,打入世界盃決賽週。未來香港球季亦會與亞洲接軌,增加球會在亞洲賽的競爭力。雖然政策只在諮詢階段,總算是踏出了第一步。冰島人等了88年取得2018俄羅斯世界盃入場門票,芬蘭人等了60年,取得2020歐洲國家盃決賽週資格,香港球迷支持香港隊,也明白需要時間等待。

可是在香港足球總會努力凝聚香港人找出路之際,保皇黨議員鼠王芬此刻鼓吹繞過立法會,由政府直接頒佈,此舉無疑是向香港球迷、香港足球宣戰。噓國歌當然是不文明的舉動,任何人不宜鼓吹。可是尊貴的保皇黨議員鼠王芬,貴為九龍西選區議員,記憶所及從未進入旺角大球場過一場比賽,根本不明白甚麼是足球,甚麼是球迷。到底入場球迷為甚麼噓國歌,大家心中有數。2009年東亞運,全港球迷一起激動站立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十年後出現這樣的社會現況,完全是政府與保皇黨的劣績斑斑,已不言而喻。

劣幣驅良幣的結果

97回歸前,支持政府的議員,市民大多數只會視為保守派。以往王䓪鳴、鄧蓮如這些英式貴族精英,給市民專業及公信力的形象,李鵬飛與田北俊這些商界代表,也是眉精眼企一族。可是回歸後,「洗頭艇」之王吳亮星、張華峰、陳建波等人,眼中除了錢,甚麼也沒有,更遑論解決問題智慧。保守與保皇是兩回事,當國歌法推出時,當時足總副主席貝鈞奇也表示,入場球迷是自己人,年青人需要慢慢勸導,不要放棄和懲罰球迷。所有人都會認同貝先生是愛國商人,但在處理問題時,遠較這批保皇黨議員有智慧。香港有今天的結果,並不是年青人不長進、也不是民主派攪事,而是議會徹頭徹尾出現劣幣驅良幣,保皇黨腳在香港,頭往北望,令香港任何一方面都沉淪,只是這次攪埋足球。

想令球迷不在場噓國歌,方法是做實事協助香港足球。只要香港隊、香港球會有成績,能有機會出席國際大賽,在關鍵時刻主場比賽,球迷會忍心因為自己噓國歌導致香港隊扣分嗎?就算立了國歌法,當4萬人坐滿大球場,奏國歌時不站立,港警可以即時停止比賽,拘捕4萬名球迷嗎?在社會稍為安靜之際,鼠王芬唯恐天下不亂,套用《上海灘》結局許文強的名句:「上海係一處唔可以平靜既地方。」有保皇黨議員,香港係一處唔可以平靜既地方。

版權: 

南華慘敗警員葉頌朗領紅被逐 北區後備球員諷「死黑警」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今季因反送中運動,令賽事延期,目前由港會、晉峰和南華三頭馬車領放。三年前自降甲組的南華,下午在蒲崗村道公園和目前在聯賽榜名列尾二的高力北區進行補賽,但以三球慘敗;南華中場、正職是警察的葉頌朗更領紅被罰離場。

無標題
北區守門員梁文禮

葉頌朗在下半場補時階段被罰第二面黃牌,兩黃一紅被球證趕出場,北區後備席有球員高叫「死黑警」,南華主教練潘耀焯即時高呼,「喂,踢波還踢波啦。」有南華球迷則稱「俾佢抖下啦。」北區守門員梁文禮在賽後欲向潘耀焯握手被拒,潘斥道,「你知唔知你講緊咩呀。」球證在賽後步入更衣室時,更與兩名旁證多次表示,「我都諗緊係咪可以唔洗俾(牌)。」

正職是警察的葉頌朗1989年出生,他在南華身穿89號球衣,是2009年東亞運金牌成員。葉頌朗曾效力傑志、南區和元朗等球隊,前年退役並投考警察,早前在Instagram 斥示威者「你哋係一群趁機攪事嘅垃圾,暴徒,唔好再口口聲聲話代表香港人,你哋唔配做香港人。」他曾接受內地中央電視台訪問,稱對警員身份引以為傲。

無標題

在比賽前,葉頌朗對記者的鏡頭甚為忌諱,而他今場比賽中的表現十分惡劣。除了領紅被逐,南華所失的兩球均和葉有關。葉頌朗今場頻頻傳球失誤,南華失的第二球更是因葉誤將來球直接傳給對手所致,第一球同因為葉頌朗先犯規被罰黃牌,北區快開罰球射入。

無標題

南華今場對手是上屆乙組冠軍、升班馬的高力北區,今場是兩隊歷來首次在正式賽事中碰頭。北區的防線有賴啟卓、梁國威和黃志聰,下半季更簽入外援般奴和泰亞高,成績亦有所改善。北區在上半場已連下兩城,曾兩度效力南華的葛祖威下半場替北區後備上陣入球,北區大勝三球。

南華今季則引入日本外援田坂卓也,連同去季季中加盟的伊藤紘平和葉佳,成績大飛躍,賽前排甲組聯賽榜第三位。

無標題
左起:南華伊藤紘平、北區般奴

南華重返港超? 潘耀焯:個人不排除球隊升班的可能

近日有傳南華擬來季重返港超聯,南華主教練潘耀焯對獨媒透露,個人不排除球隊升班的可能,指管理層抱平常心看待,「隨遇而安吧,我就收唔到消息話升,林生(林大輝)無講啲乜,但佢哋希望打好成績。」記者追問,是否獲得港甲冠軍將會考慮升班,他笑言「到時再唸,有一定機會。」

無標題

潘耀焯表示,南華仍以貫徹青訓為宗旨,指今季由外援帶起年輕球員,令成績有所上升。他又肯定去季效力南華的老將郭裕洪和蔡頌賢的功勞,「今季大家傾過,覺得都要退下來。」

潘耀焯又不諱言,今季港甲多支前列球隊的實力都有所提升,「幾隊都有真鬼,唔再淨係得老鬼嘛。」他進一步透露,球隊仍希望尋找日籍外援前鋒,又讚揚「孖葉」令球隊實力更平均,「我搵佢哋返嚟,算係咁。」

無標題
右為潘耀焯

記者:麥馬高、周頌謙

版權: 

NBA的 David Stern時代(下)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作為NBA總裁,開發市場/為NBA提高利潤就是他的David Stern的職務所在。正如上篇所言,David Stern得益於一個有利的世界環境。例如去年休士頓火箭總經理Daryl Morey聲援香港抗爭所引發的風波。這樣難以處理的事件就沒有發生在他任NBA總裁的時代。David Stern過世後輿論強調NBA能在中國有巨大影響力,David Stern功不河沒。但較少人記起的是,去年部分美國國會議員批評NBA處理Daryl Morey聲援香港抗爭事件的手法後,David Stern曾以「虛偽(hypocritical)」一字形容那些議員。

David Stern任內不用面對這樣棘手的政治難題,但不代表他為了NBA的市場利益就沒有做過具爭議性的事件。相信沒有西雅圖超音速球迷會原諒David Stern讓球隊遷往奧克拉荷馬一事。而當今天NBA往往被視為北美四大男子職業運動聯盟中政治上最進步的一個時,這形象卻或多或少掩蓋了與NBA相關的族群問題。

上篇提過在David Stern上任為NBA總裁前,NBA並不是那麼受歡迎。其中一種分析就認為,NBA「太多」黑人球員是原因之一。這牽涉到直接的種族歧視,也與種族相關的標籤有關。例如不少人相信,NBA球員比起其他運動項目的球員有更多的濫用藥物問題。但正如世界上很多根深蒂固的「印象」一樣,這「印象」是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的。David Stern在上任早期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要扭轉這樣的印象/偏見。而他所做的不是澄清問題沒有外界所想的那麼嚴重。他也不是選擇教育球員濫藥的害處,而是要以嚴厲手段打擊這個「問題」。例如1986年初,David Stern向四次入選全明星隊、三次違反禁藥條例的Micheal Ray Richardson頒下終身停賽的判罰。一些意見認為這反映出David Stern的激烈手段正好與白人社會要加強控制黑人的想法吻合。

當然,向屢犯禁藥條例的運動員下重手,實際上也符合整個體育運動領域的主流邏輯。去年底,David Stern曾提出過NBA應該將大麻剔除出禁藥名單外。由此可見,David Stern的想法,或者也是隨著社會的氣氛改變而變化。但2005年底David Stern所訂下的衣著守則,則很難說不是過分控制球員自由的手段。根據該守則,NBA球員在出席與NBA官方相關的活動時都要衣著莊重。與Hip Hop文化相關的牛仔褲、短褲等服飾都被列在不得穿戴名單上。而項鍊等飾物也不可以在外衣上露出。

這份衣著守則是對2004年底溜馬對活塞打鬥事件的回應。與八十年代嚴打濫藥一樣,David Stern選擇了要NBA球員服從主流來挽救NBA的形象。而且由於非洲裔球員是NBA的多數,所以衣著守則的內容實際上是要將非洲裔的文化與NBA保持距離。不是說David Stern本人是一名種族主義者,他此舉很可能純粹是為了NBA的形象著想。但衣著守則卻是在複製著白人為主流的美國社會潛藏著那種擔心非洲裔群體不受駕馭、不受約束的心態。

版權: 

國際團結和諧只能在青年奧運會出現?

$
0
0
內容: 

上星期國際奧委會(IOC)宣布不准運動員在今年東京奧運場內發表政治訊息和抗議。當中的理據包括了奧林匹克運動要締造的是國際團結與和諧(international unity and harmony)。但事實上,喜歡自詡為和平使者的IOC卻刻意忘記,奧運場上的國族主義所帶來的往往不是國際間的團結和諧,而是誤解甚至敵視。箇中邏輯並不難明白。在奧運場上,就算是個人項目,運動員都要以國家隊成員身分上陣。他們就化身成為了國族的代表,與世界上其他國族較勁。

剛巧日前在洛桑舉行的青年冬季奧運會中,香港選手任遊和徐綽希分別奪得金牌和銅牌。兩人都是在三人冰上曲棍球(冰球)項目中贏得獎牌。三人冰球(實際上每隊場上球員連守門員是四人)、兩位港將奪牌,而且是不同顏色的獎牌……這是甚麼原因呢?原來自從青年奧運會在十年前開始舉行以來,不論是夏季青奧還是冬季青奧,都會有一些項目是讓不同國籍的選手合組成團隊參賽。

而今次在洛桑首辦的三人冰球賽,無論男子組還是女子組都是採用由大會分配參賽選手到不同球隊的方法。每支球隊陣中的十三名運動員都來有不同的國籍。他們要在短短幾日間建立默契和合作精神。而他們在場上的對手,也有機會包括自己的同胞。再加上球隊以顏色命名,每一支球隊都肯定不是哪個國族的化身。或者,這樣強制的聯合國團隊,才有可能促進國際間的團結與和諧。

當然,青年奧運會與「真正」的奧運會不一樣。前者重參與,後者不但要決出誰是精英中的精英,還要牽扯到利潤問題。奧運競技場上不少項目,往往是奧運以外不能引起太大公眾關注的。大家追看奧運時,如果沒有那些運動員名字身邊的國旗和國名,投入程度難免大打折扣。換句話說,國族的框架是奧運比賽的一大賣點。而如果沒有這賣點,奧運能製造出來的注意力和由此帶來的利潤,也不可能那麼高。在可見的將來,要青年奧運會的國際團隊在「真正」的奧運會出現,實在沒有甚麼可能。

國族和資本有時似乎是兩套矛盾的邏輯。但起碼在奧運場上,兩者相輔相承。而這也令到IOC自己所提倡的目標,根本就不會達成。

版權: 

武漢肺炎襲港 馬會須做好防疫措施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2020鼠年農曆新年賽馬日,香港賽馬會除了一如既往在沙田馬場舉辦賀年盃賽外,還會同時主辦香港經典一哩賽(四歲系列賽首關)和百週年紀念銀瓶賽事(國際三級賽)。多匹明星賽駒,包括香港長途馬王「時時精綵」、澳門打吡冠軍「聖靈之都」、四歲精英「金鎗六十」、「美麗非凡」、「勝得精彩」、「幸福笑容」、「駿龍駒」等悉數列陣,是筆者印象中牌面戲碼最吸引的農曆新年賽馬日。

遺憾的是,不幸的事在香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普羅大眾觀賞賽事的意欲。近日香港更陸續出現武漢肺炎的確診個案,馬會在這方面絕不能掉以輕心。

與當年爆發沙士不同的是,馬會現已落實使用從化馬場多時,香港與中國大陸在賽馬活動上的交流接觸愈趨緊密。誠然,從化馬場內的馬匹檢疫嚴謹程度已得到世界馬壇的認可,馬場方圓數公里範圍內大概不會出現帶有病毒的野生動物。然而,現時每天均有大量馬會員工及與馬會關係密切的人員穿梭往返香港和從化馬場兩地,他們當中有部分須與當地的員工有緊密的接觸。馬會實有必要制定一些措施和指引保障兩地員工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馬會員工主要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要他們在工作期間悉數佩帶口罩並不切實際)。

此外,儘管去年反送中運動如火如荼之際,入場觀看賽馬的人數一度大幅下降,但畢竟每個賽事日仍錄得過萬入場人次,當中不乏中國大陸的旅客和剛從中國大陸回港的港人,預料數天後的農曆新年賽馬日的情況不會有太大改變。為保障入場人士的安全,馬會最好能在賽事日當天於沙田馬場內免費派發口罩及提供酒精消毒液。

無論如何,每當疫症在社區有大規模爆發之虞,盡量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是保障自身健康的基本常識。因此,縱然農曆新年賽馬日的戲碼相當不俗,但筆者還是呼籲各位馬迷短期內盡可能減少進出馬場和投注站等地。

【專訪】港超最年輕亞援 愉園簡嘉亨:巴基斯坦人都可以踢好波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巴基斯坦人都可以踢好波!」從巴基斯坦到香港,相距4,517公里,乘坐飛機需要近十個小時。港超聯球隊愉園今季的亞援球員,他的名字叫簡嘉亨(Jahangir Khan),在巴基斯坦北部阿塔克出生。他三歲時首度來港,十歲再次踏足香港,一住便是十年,一直沒有放棄要成為職業足球員;今季如願以償成為港超聯球隊中最年輕的亞援。

港超聯外援球員今季註7出4,即5+1+1,頭五名為不設國籍限制的非本地球員,第六名球員則為來自亞洲足協成員國的非本地球員;第七名球則是來自中國足球協會的非本地球員。環顧現時港超聯球隊,元朗和東方均引入台灣球員作亞援,南區和大埔則鍾情澳洲球員;愉園的亞援名額則是年僅19歲的簡嘉亨。

IMG_0576

愛上足球因為美斯

2000年出生的簡嘉亨,十月才年滿20歲,他性格低調、不喜歡說話;但和記者一談到足球便十分興奮。簡嘉亨不是紅褲子出身,13歲才接觸足球,愛上足球全因為阿根廷的美斯,「我踢校隊同東方都著19號呀!」他出道時便踢翼鋒,因為不喜歡防守,只喜歡盤球和射門。

然而,在巴基斯坦,最受歡迎的運動是板球。簡嘉亨亦不例外,他來到香港後一直在打板球,更曾成為U17板球聯賽的MVP。簡嘉亨不喜歡讀書,唸到中六便沒有繼續升學了;流連街場打波是他的日常,深水埗通州街球場更是他的主場。

球場對簡嘉亨來說,不但是鍛練球技的場所,更是學習廣東話的地方。簡嘉亨的學習力不俗,在記者面前把廣東話說得頭頭是道,但初來港時,他原來連英文也不會,「Urdu,嗰時我淨係識烏都語。」

板球MVP 中途出家踢波改變命運

這名板球小子在朋友介紹下「轉行」,到港超聯球隊東方踢青年軍,展開了可能改變他一生的足球之旅。「初初我話唔想,踢乜波呀。」在青年聯賽中表達優異,教練羅繼華和李健和都十分欣賞簡嘉亨。但問題又來了,原來簡嘉亨沒有特區護照,不能「升班」踢預備組聯賽。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簡嘉亨的伯樂叫鮑家耀。「你知唔知呀?好想踢波呀。」沒有特區護照,只得被迫離開東方,簡嘉亨「轉投」由非洲難民和少數族裔組成的All Black FC。踢了兩年業餘足球,教練把簡嘉亨介紹予愉園教練鮑家耀。

IMG_0625

國籍成絆腳石

國籍,成為了簡嘉亨足球之路的絆腳石。縱使是甲組聯賽,球隊的外援名額只有三個,簡嘉亨只能跟隨球隊練習。訪問期間,他更一度激動地說,「嗰時我問鮑sir,我係咪依加要走呀?我唔知可以去邊度啊。」

愉園在去年下半季遂把簡嘉亨外借到宏大,今季他在港超聯更以亞援身份註冊。「我無諗過啊,多謝鮑sir 信任。」

港超聯目前共有三名巴基斯坦裔球員,包括曾效力英超富咸的列文,及簡嘉亨的中學同窗、效力東方的王力威。然而,持有巴基斯坦護照人士,需要年滿21歲才能自行轉換國籍,18歲或以下人士如要轉換國籍,則需要由父親陪同。

花雖好要葉滿枝,月需皎潔有未滿時,足球其實已悄悄改善了簡嘉亨的命運,「踢下又停下,唔得嘅。」他預計,在明年將會成功轉籍,當務之急是保持狀態和上陣機會。

IMG_1009

星期三的晚上,記者來到屯門,湖山遊樂場的人造草地足球場上演預備組賽事。愉園以港超聯班底上場,迎戰青春班的理文「預備隊」,理文教練對記者說,「無得踢啦,專業對業餘呀。」簡嘉亨正選上陣出任左翼,但上半場表現稍為欠佳,愉園主教練岑國培不禁對他高呼,「你諗下你咩最值錢,我要嗰啲呀。」下半場剛開始,簡嘉亨落底傳中,新外援拉高域輕鬆射入,二人看來好不合拍。簡嘉亨接著更取得入球,這時候,他的臉上才露出笑容。比賽結束後,簡嘉亨一臉興奮,慢慢地對記者說,「多謝,多謝你嚟呀。」

簡嘉亨:如果香港隊搵我,我會好開心

愉園教練和球員間的氣氛融洽,本地和外援球員在訓練後更常常打成一片,「雙方」和簡嘉亨都有講有笑。「你問我係咩人?好難講呀。嗯,我會話我係巴基斯坦人。」「但如果香港隊搵我,我會好開心。」

「香港人對我哋南亞唔客氣,唔係好想做朋友。」南亞人千里迢迢來港,給人感覺只為搵錢,簡嘉亨亦直認不諱。他指香港的街場其實高手如雲,更有不少南亞裔的好波之人,「屋企人一定會話踢波嘥時間,要搵食。但唔好咁諗,要俾心機。」

IMG_1019

記者:麥馬高

版權: 

在長壽與光榮中,你選擇了後者——奠Kobe

$
0
0
內容: 

5屆NBA總冠軍、2008年MVP、奧斯卡金像獎得主Kobe Bryant今日在直升機意外中逝世,終年41歲。

坦白說,在Kobe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我都不喜歡他,尤其是那種自幹的態度。

但是應該怎樣說他的故事呢?

在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好的選秀年,以高中生的身分投身選秀,於不起眼的第十三順位被選中,交易至歷史上最光輝的球隊之一。

與Shaquille O’Neal合作,建立2000年代初的紫金皇朝;但在盛極之時鬧翻,然後孤身再上路,到2000年代末再度登頂。

職業生涯進入黃昏,但他仍然能夠獨力撐起球隊,甚至用上了自己的阿基里斯腱作為代價。

碰上運動員噩夢般的重傷,他還是回來了,並且帶著單場60分的壯舉,光榮離場。

對我來說,Kobe就是一個以個人意志,克服一切困難,完善自己的所有,然後登頂的故事。

他的生涯沒有像Michael Jordan般事事順遂,或許當中有走錯的路,但是他的一切卻是有血有肉的。

只是,個人意志終歸也是不敵命運。

在希臘神話中,阿基里斯在長壽與光榮中,選擇了光榮。或許這就是對Kobe短暫人生的寫照吧。

Kobe Bryant突如其來的離世,相信令大家都很愕然和難過。

從球員生涯到人生,Kobe都用他個人非凡的意志,譜寫出一幕幕的不平凡,煉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傳奇故事。

著名NBA旁述Mike Breen的聲音,記錄了Kobe職業生涯很多經典的時刻。在今天為紐約人旁述的比賽。他談及Kobe時都忍不住自己的傷感。

簡單地剪接了Mike Breen旁述Kobe的一些經典時刻,或許在我們完全消化Kobe的離開和他的人生前,就讓我們先抒發自己心裡的難過吧。

作者 Facebook Page

高比拜仁被奪去的救贖可能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文:wing

作為籃球史上其中一位最偉大的球員,Kobe Bryant的英年早逝自然引起巨大迴響。論在賽場上的豐功偉績,確是只有非常少數的籃球員可與他媲美。而且Kobe Bryant的NBA 球員生涯長達二十年,不同世代的籃球迷,無論是他的擁躉還是往日希望他失敗的觀眾,都總會有一些與Kobe Bryant相關的回憶。

但偉大的籃球員只是Kobe Bryant的其中一個身分。在世界各地不少人緬懷Kobe Bryant時,《華盛頓郵報》一名叫Felicia Sonmez的記者選擇在社交媒體上提醒大家Kobe Bryant曾經面對強姦指控。在這樣的時間發出與群眾感受差距甚遠的信息,Felicia Sonmez的遭遇可想而知。有人向她發出死亡恐嚇,而她的僱主亦沒有保護她,反要她停職。在Felicia Sonmez幾百位同事聯署反對後,《華盛頓郵報》才撤回停職令。

二○○三年夏天,Kobe Bryant被捕。指控Kobe Bryant強姦的是一名當時年僅十九歲的酒店女員工。Kobe Bryant沒有否認和事主發生過性關係,但堅稱對方是同意的。因為事主決定不出庭作供,最後Kobe Bryant沒有正式受審。像不少指控別人性侵的女性一樣,真實身分曾被公諸於世的事主要面對的不但包括來自Kobe Bryant擁躉的威嚇,亦要面對辯方律師的人格詆譭攻勢。她的精神狀態、性史和提出控訴的動機都要檢視。刑事檢控因為事主不出庭而終止,並不代表事情完全結束。事主後來再向Kobe Bryant提出民事訴訟,雙方最後和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刑事案結案時,Kobe Bryant曾透過律師發聲明向事主道歉。在聲明中,Kobe Bryant更說他已明白到當日事主根本沒有同意與他發生性關係。這段說話或者是Kobe Bryant的真心話,但也有說法指出這樣的內容實是換取事主不出庭作證的條件。但無論如何,在十多年前的時空背景下,一位天王巨星向性侵案事主道歉確不是常見。這份聲明也大概為Kobe Bryant因此案的形象重挫劃了一條「止蝕」的線。然而,本身有妻女的Kobe Bryant牽涉到這宗性侵案,只會令人覺得他是一位不尊重女性的人。

奪去Kobe Bryant生命的這宗悲劇共有九人離世,當中包括了Kobe Bryant的二女、年僅十三歲的Gianna。Gianna生前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名出色的籃球員。她立志要為康涅狄格州大學女子籃球隊上陣,之後再挑戰女子籃球殿堂: WNBA 。Gianna 對籃球的熱愛對她父親的影響非常明顯。Kobe Bryant在四年前退役後本已很少再接觸籃球,但因為Gianna,他不但經常與女兒觀賞籃球比賽,亦當上女兒中學籃球隊的教練。有四名女兒的Kobe Bryant說過,曾有球迷對他說「你應要有個兒子,他才可以繼承你的」。在他身旁的Gianna即示意父親在籃球上的地位會有他的二女所繼承。

在Kobe Bryant生前最後一個媒體訪問中,他提到女子籃球手也有能力在NBA 立足。這說法未必是門面話。Kobe Bryant提到了Diana Taurasi、Maya Moore 和Elena Della Donne三位WNBA名將的名字。近年經常和Gianna 看WNBA 賽事顯然增加了Kobe Bryant對女子籃球的認識和理解。除了WNBA 外,Kobe Bryant近年也是大學女子籃球賽的常客。俄勒岡大學女子籃球隊的主力Sabrina Ionescu 在Kobe Bryant身故後指她已視對方為朋友。由此可見,在女兒的影響下,Kobe Bryant在退休後已開始利用他的影響力去提升女子籃球的地位。但就在這個時候,他和Gianna等人在前往Kobe Bryant所開的籃球學校途中失去了生命。

十六年前的Kobe Bryant,是一名不尊重女性的傑出籃球員。當時誰會想像到到二○二○年時,Kobe Bryant的形象是一位慈父之餘,更是一位肯定女子籃球價值的男子籃球名宿?

如果沒有這宗意外,或許Kobe Bryant可以看着自己的女兒長大後成為獨當一面的女子籃球明星。在這個過程中,Kobe Bryant不但會進一步認識女子籃球,更會很容易察覺到女子運動員要面對的障礙是如何比男子運動員要多、男女之間在當代社會的權力關係仍然是不平等。二○○三年性侵案的事主被Kobe Bryant傷害過,這事實難以否認。這也算是Kobe Bryant一生中的最大污點。刑事案結案時的道歉和民事案的和解,只是法律上相關爭議的終結。但逃過牢獄之災的Kobe Bryant當時留下的污點,是需要他自己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大大減少。甚至有一天,真正的和解、更真誠的悔過會出現。

Gianna對籃球的熱愛或者為她父親開啟了進一步自我救贖的大門。可惜今後Kobe Bryant已沒有機會再做更多去彌補當年的過失。他只能是一名在場下留下污點的偉大籃球員,而無法同時成為一個「覺今是而昨非」的典範故事。

原文刊在明報


香港足球學冰島?冰島足球的啟示

$
0
0
內容: 

文:wing

早前香港足總提出一個新目標:香港男子足球隊出線2034年世界盃決賽週的。有人覺得是「發夢都冇咁早」,也有人認為是有志氣的表現。足總突然訂下這麼高的目標,或者與冰島的足球奇跡有一些關係。上個月,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就「香港足球發展」開了一次公聽會。資深足球撰稿人施建章在席上的發言後來在網上瘋傳。印象中施建章當日曾提到,為何當冰島可以躋身世界盃決賽週時,人口比冰島多得多的香港沒有類似的目標。事實上,足總在前年也曾與冰島足總合作搞了一個「足球發展伙伴計劃」。去年足總更找來了原在冰島足總任青訓部主管的艾拿臣(Thorlakur Arnason)來港當足總的技術總監。似乎冰島的故事不但啟發了香港,更是香港足球的學習對象。

一個人口僅得三十四萬人的北歐小國可以先在2016年歐洲國家盃殺入八強,再在2018年世界盃打進決賽週賽並有賽和阿根廷的紀錄,這故事令足球弱國的人會問:「冰島能!為何我們不能?」。足球強國的人也有追問冰島足球的成功密碼是甚麼。近日冰島大學學者Vidar Halldorsson就發表了學術論文,為冰島的成功之道提供了解釋。

Vidar Halldorsson的主要觀點,是冰島體育模式有一個特質:不嚴格區分參與式體育和精英體育。換言之,冰島的體育模式既重視康樂元素,也重視追求卓越的精英元素。在冰島,包括青年人在內的民眾數主要透過社區體育會參與體育運動。這些體育會以半職業的形式運作。雖然教練以至運動員本身絕大多數都有正職(連2013至2018年期間任冰島男足主教練的Heimir Hallgrímsson在任教國家隊期間也沒有放棄其牙醫職務),但他們在俱樂部的付出也是受薪工作,而且教練員也大多是受過專業訓練之輩。

冰島的社區體育會是開放予不同競技水平的年青人參加的。因此,年青運動員不會因為競技水平不夠好而被要求離隊。與此同時,冰島的青年運動中沒有全面的球探制度,所以就算是精英的年青球員,他們都會被鼓勵留在原隸屬的社區體育會而不是轉會到「精英」球隊。因此在這個體制下,冰島的小國腳一方面要跟隨國家青年隊到海外比賽,但亦會回到自己社區的俱樂部比賽、訓練以至參加其他與維持俱樂部運作的義務工作。

冰島這樣的體制顯然與近年足球主流的青訓模式或系統有很大距離。正如Vidar Halldorsson在文中強調,現時主流的體育青訓,是傾向將參與式體育與精英式的體育訓練區分開來的。年少時被視為有潛質的運動員,就會被提拔到精英訓練中心或者其他類似的系統。他們被期望因為受到格外的重視和特別優質的訓練而成才。但不少研究卻對這類青訓系統的成效存疑。有指在專業青訓系統中的運動員,能成功晉身成年隊的比例其實最多不超過2%。

而冰島模式比起主流模式的優勝之處,其一就是因為潛質的年青足球員可以留在自己的社區俱樂部,反過來不會面對太多被過度操練、非人性化規管的壓迫。而且由於社區體育會內的競爭性質不高,球員不會像在職業球隊梯隊成長的球員那樣要經常面對太大壓力。與此同時,社區俱樂部不淘汰球員也意味著一些大器晚成的球員不會因為整個青訓體系的過早甄選而成為漏網之魚。艾拿臣自己就曾對英國《每日電訊報》說過:「我是絕對反對過早甄選的」。

總的來說,冰島足球可以同時享受到專業和業餘兩套系統帶來的不同好處。因為社區體育會的教練是專業的,所以各人都能接受到質素不差的訓練。而冰島不依賴職業球會的專業足球學院或者專業梯隊,則可以讓有潛力的年青球員不會因為過早競爭的壓力和過早甄選的機制而錯過了盡展所長的機會。Vidar Halldorsson在文中甚至直指冰島足球近年的成功經驗正是對主流青訓系統的有力質疑。

如果Vidar Halldorsson的說法是合理的話,那麼現時足總的2034計劃中的部分內容就顯得有些奇怪。現時足總的初步計劃是要為2034年的適齡球員(即現時5至15歲的人)在今年之後開展集中培訓每個分齡組別最頂級的120人計劃,而且要在十歲以下的階段就開始積極尋找具天份的球員。這種方法似乎正與冰島模式和艾拿臣所主張的不要過早甄選背道而馳。

當然,香港和冰島有太多不同的地方。論運動用地面積與人口的比例和社區的體育運動文化,香港不可能和冰島相提並論。或者正是這些原因,即使艾拿臣現在是香港足總重臣,也不可能將冰島的足球青訓哲學完整地移植來港。而且冰島的足球輝煌時期是否能繼續,仍是未知之數。假如冰島在即將上演的歐洲國家盃外圍賽附加賽失敗而回,要缺席今年的歐洲國家盃決賽週的話,冰島男足國家隊過去四年的成功又可能會被人視為意外。既然只是意外和運氣使然(而運氣確是競技運動無法完全去除的因素),那麼冰島模式也會再沒有甚麼參考和討論價值了。

但或者冰島模式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這個小國的男足國家隊近年的成績有多驚喜。冰島模式更重要的或者是那種將普及體育和精英體育能融為一體的視野。如果只重精英體育而忽略普及體育,那麼不但體育運動就是純粹追求榮光的工具,非精英參與體育運動的權利也可能因為資源向精英傾斜而減少。但如果只要普及體育而不追求卓越,也難免會被質疑是阻礙個人發揮其潛力。冰島的模式未必能生產世界最強的運動員,也很可能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才能好好地運作,但它背後的原則卻可驅使我們反思將資源投放在體育運動的意義。

延伸閱讀:Vidar, Halldorsson (2020) ‘The Black Swan of elite football: the case of Iceland,’ Soccer & Society.

刪節版本以「香港足球學冰島?」刊於2020年1月31日香港《明報》

地區足球隊授權不清 區議員或倡另立新區隊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2002年,足總邀請十八區區議會設立地區足球隊,參與地區足球聯賽,邀請地區體育會組成足球隊參賽。不過區議會對地區足球隊授權制度並不統一,並非所有區議會均會於換屆後清楚重新授權代表區議會的地區足球隊。有新當選的灣仔區議員提出動議,要求收回地區足球隊於香港足球總會(足總)的投票權,由區議會直接行使,下一步甚或考慮收回對原有地區足球隊的授權,另行委任新的區隊。

地區足球隊成立於2002年,足總邀請18區區議會成立足球隊,參與新成立的丙組地區聯賽,由區議會提供財政支持,康文署則提供場地支援,部分地區球隊及後升班,目前在最頂級的聯賽中的地區足球隊,包括元朗、大埔及南區。

_DSC1863

18支地區足球隊均非區議會直接營運,而是交託予區內體育團體。在灣仔區,灣仔足球隊由灣仔體育總會有限公司管理,該公司作為足總成員,有權出席足總會員大會及投票。

灣仔區議員李永財日前向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提出動議,要求取代灣仔體育總會於香港足球總會所行使的投票權。動議要求區議會去信足總,修訂灣仔區的代表及郵寄地址,由民選議員代表區議會出席足總會員大會及投票。

李永財表示,目前地區足球隊在足總的投票取態並不透明,而目前負責營運地區足球隊的團隊較為親建制,令足總內的改革派欠缺支持。他指亦曾了解足總規例,今次動議是第一步,期望足總回應。

李永財
灣仔區議員李永財

上屆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主席、前灣仔區議員伍婉婷對動議表示奇怪,指區議會是根據《區議會條例》成立,具特定職能,不是法人團體,體育會亦不是由區議會擁有。

伍婉婷強調區議會與團體不存在從屬關係,區議會只是透過合作及撥款支持團體,不應凌駕團體在專屬範疇上的專業性,扼殺民間發展,斥是「本末倒置」。

IMG_0769
上屆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主席、前灣仔區議員伍婉婷

研究體育運動的「運動公社」成員、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講師李峻嶸,則認為區議會「收回」地區足球隊投票並不可行,他指區議會並無直接參加聯賽,只是認可一隊地區足球隊,根據足總規例第3條第5E款列明,代表地區的球會必需由區議會認可,而投票權在「代表地區的球會」而非區議會。他重申區議會不是足總的屬會,肯定無權在足總會員大會中投票。

IMG_4975

李峻嶸指,理論上區議會可要求管理地區足球隊的體育會,任命區議員在足總會員大會上投票,甚至撤回區議會對該區隊的認可,透過任命新的區隊重新掌握投票權。

本網翻查資料,自地區足球隊成立後,各區區議會換屆時對重新委任地區足球隊的標準不一,以離島區議會為例,換屆後的大會均會通過委任地區足球隊。今屆離島區議會便在首次會議上,委任離島區體育會代表離島區議會參與足總聯賽。會議文件更指「根據香港足球總會的規定,地區足球隊必須由區議會任命才有資格參加足總主辦的聯賽。」

至於九龍城區議會,去屆則設立地區足球隊工作小組通過「九龍城區體育會」託管九龍城區議會足球隊,並每年撥款10多萬支持球隊營運。

除這兩區外,其餘區議會的公開文件則未見有清晰的重新授權或任命決議。部分區議會則會透過預留撥款,或由負責管理地區足球隊的體育會提交撥款申請,維持兩者的關係,例如深水埗大埔荃灣

李永財表示,今次提出動議只是第一步,目前正與其他區議會議員商討,包括授權其他球隊代表區議會參加足總聯賽,部分地區亦正籌備另立新的足球隊。他指2013年元朗區議會亦曾更換代表區議會的地區足球隊,有先例可循。

IMG_1397

2013年2月26日元朗區議會,通過將地區足球隊由元朗體育會足球部,轉為體育會原董事包括元朗區議員梁志祥及王威信新組成的元朗足球會負責。

伍婉婷認為另委其他團體管理地區足球隊,最終決定權在區議會,認為任何有相關專業知識的團體,均可以公平競爭。

地區足球隊成立雖由區議會開始,但民政事務局於2011年成立足球專責小組,建議推行「地區足球隊資助計劃」,直接由局方資助18支地區足球隊,金額亦連年提升,2019/20球季,最高資助分別為165萬(港超聯)、55萬(甲組)、38.5萬(乙組)及33萬(丙組)。

去年政府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講述地區足球隊與區議會的關係時,用字亦較過往的文件略有不同。2015年的文件為「為十八隊獲區議會支持參與足總成年組各級聯賽的地區足球隊提供直接額外資助」,去年的文件則稱「康文署……鼓勵各區區議會認可各自的球隊和為球隊提供資助。」

_DSC4829

螢幕截圖 2020-02-21 下午2.05.57
去季18支地區足球隊成績

「球老闆」為完習帝「足球夢」牽泡沫革命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2019年11月,廣州恆大淘寶重奪中超聯賽,9年內8度封王,估計隊內每名球員可獲得150至200人民幣獎金。但在職業足球階梯的另一端,中國職業足最低組別的中國乙級聯賽(下稱︰中乙),正為護級而戰的湖南湘濤球員,卻因為被欠薪而走上街頭集體維權。有球員更宣稱已被球隊拖欠工資達一年,與廣州恆大淘寶球員的待遇大相逕庭。同樣是足球員,但不同組別職業球員的待遇差別之懸殊令人髮指。

習帝「足球夢」成為國策

近年中國經濟加快轉營,多個新興產業正急速膨脹。當中除較多人關注的創科、再生能源和網上經濟相關產業之外,體育產業更以幾何級的速度增長。在2015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中,中共把體育產業增加值佔全國GDP的比重超過1%列為規劃目標之一,銳意趕上美國和日本3.0%和2.5%的水平。2018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為2.4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超過2.5倍,成為中國發展得最快的產業之一。

眾所周知,習近平是一名忠實足球迷,習帝的「足球夢」已成為其「中國夢」不可或缺的一環。2015至2016年間,中國政府便先後公布兩份有關足球發展的指導性方案和規劃,勾勒出把中國在2050年前打造成為頂尖足球強國的藍圖;並成立一個由前副總理劉延東率領的中國足球改革領導小組,將足球改革提升成為中央國策層次。為配合國家在足球事業上的雄心壯志,足球賽事自然成為投資者蜂擁熱捧的產業。轉眼間,大量熱錢投入中國頂級足球聯賽︰中國超級足球聯賽(下稱︰中超)。中超公司的總收入由2006年的6千萬人民幣,暴漲至2018年的15.9億元,12年內的升幅達26.5倍。不少世界知明球星、教練紛紛趕上中超的淘金熱。現時,全球年薪最高的十名球員和教練當中,分別有一名球員和兩名教練在中超掘金。中超的經濟實力,已超越大部份歐洲頂級聯賽,成為世界足球圈中「暴發戶」的代名詞。

中超球員薪酬超美趕英 中乙球員被迫集體維權

現時,中超球員平均年薪達一百萬美元,全球排名第6,僅次於歐洲5大聯賽(英、西、意、德、法)。但另一邊箱,低組別職業足球聯賽球員生計卻朝不保夕,多支球隊陷入財困窘境,導致大規模退賽和欠薪事件。在2019年的賽季開始前,就有七支中乙球隊因財務問題放棄參賽資格或解散。球季開始後,湖南湘濤、寧夏火鳳凰、吉林百嘉、福建天信、南京河海沙葉、保定容大、大連千兆七支球隊相繼爆出欠薪醜聞,多名職球員被迫走上集體維權之路。有球員因被欠薪身上只剩下31元,連外出的錢也沒有。當中超球員年薪動輒過百,甚至過千萬,低組別聯賽球員卻要蒙受被欠薪、遣散的風險,因比賽或操練受傷更須要自掏腰包支付治療和醫藥費用。

中國足球靠「球老闆」為生 缺乏財政可持續性

中國職業足球極端肥上瘦下的狀況,反映中的國職業足球多個結構性問題。職業足球自90年代商業化之後,經營球會從來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各級球會主要靠投資者和贊助商的冠名贊助賴以維生。企業斥資冠名贊助球會,當然希望透過球隊迅速建立其企業的全國甚至國際知名度。但同時亦不能排除個別企業以投資足球跟地方政府打好關係,期望從地方政策中獲得便利。故不難發現大部份中超球會的投資者和贊助商,均是與地方政府有千絲萬縷關係的當地地產龍頭。加上球圈泡沫化,投資者也可從球會轉讓圖利。據報,目前一支中乙球隊估值約3000-7000萬人民幣,比起4年前中乙球隊估值已翻10倍。

自習近平這位足球狂熱份子成為國家主席後,職業足球泡沫化的情況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要建立一支冠軍球隊更需要龐大的金錢投入,球會班費可以是天文數字。本年度中超冠軍廣州恆大淘寶,單是2019年上半年度的虧損已達7.12億人民幣。若非獲得恆大和淘寶這這兩大巨賈注資,球會根本沒有任何財政穩健和可持續性可言。泡沫化導致頂級球員的薪酬被過度推過。雖然現時中超規定本土球員的薪酬以年薪1000萬人民幣為上限,但若包括獎金和其他非薪酬收益,球員的收入數以倍計。換言之,最吃香的一線本土球員收入已直迫甚至超越一般英超球隊正選球員的水平,外援的薪酬更加不用說了。但究竟中國球員是否已達英超質素?且看中國國家隊在國際足協的排名(76名)已可找到答案。薪酬過高不但令國內球員不願意到國外更高水平的聯賽學法,提升水平;營運球會的開支同時水漲船高,其影響輻射至較低組別聯賽,令缺乏群眾基礎和公眾關注的低組別球隊經營更加困難。假如「球老闆」再找不到投資球隊的誘因,球員就很大機會進入失業大軍的行列。例如擁有64年歷史,前身為吉林省足球隊的延邊富德足球俱樂部,從中超降級中甲後第二年因過度欠債和缺乏新投資者的背景下,在2019年宣布破產解散。

「球老闆」視足球為投資工具 球會與社區網絡脫軌

中國長久以來存在「球老闆」文化。「球老闆」大多視足球為短期投資工具,對足球和球會的發展未必有長遠規劃和目標,導致名氣稍遜的球會跟社區網絡和足球發展秩序脫軌。例如此前爆欠薪的湖南湘濤,雖然球隊標榜該隊為省內唯一職業足球隊,但其群眾基礎卻薄弱得可憐。湘濤2018年球季的平均入座人數只有398人,反映球會根本未能構成社區網絡或文化的一部分。公眾不關注,贊助球會所帶來的週邊利益大減,「球老闆」自然對投資和贊助缺乏誘因。尤其是低組別聯賽,由於關注度低,透過冠名贊助提升企業知名度的效果有限,因此當班主的其他目的已達到或不能達到時,球會易手、改名甚至搬遷便成為中國足球的家常便飯。就以2018年中乙冠軍四川隆发足球俱乐部為例,從2015年至2019年間已更迭股東和贊助商5次,曾使用四川隆發、四川鑫達海、四川安納普義那、四川FC、和四川尖庄名義參賽,期間更一度拖欠球員薪金,球會的參選資格差點被取銷。球會財政缺乏可持續性和長遠規劃,導致球會的生存甚至球員的就業均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性。

在足球先進的歐洲國家,球會是社區網絡中重要的成員。球隊比賽構成社區內社交生活的一部份。同時,球會舉辦足球學校,在區內發掘和培訓有潛質的年輕球員,提供比賽經驗,成為國家足球培訓機建最基層的一環。因此,除了來自贊助商和班主的投資外,本土球會有一定程度的收入來源是來自門票收益、足球學校和球員交易,確保球會財政的可持續性。在英格蘭,第三組別(甲級聯賽)的入座率就已經是中乙的三倍。當中在乙級聯賽(比中乙還要低一組別)競逐,位於英格蘭西北部的克魯亞歷山大足球會,雖然在其142年的歷史中從未升上過頂級聯賽比賽,但至今其主場平均入座人數仍可維持在4千人左右,對於一個人口只有七萬的城鎮來說已經是非常不俗。而且球會多年來亦培育過不少出色球員(例如英格蘭國腳丹尼梅非和艾殊頓),不但為國家提供足球人材,而且更可從球員轉會市場中獲取可觀的利潤。

反觀中國的低組別球會,不但未與社區結連,發展支持群眾的基礎;而且一直不重視社區青訓去改善球員質素,提升球賽水平,因此長期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球賽不可觀—>球迷沒興趣—>老闆不投資—>球員就業不穩。中國富商近年對中超的投資,已達至亢奮的程度。但由上而下的「泡沫革命」,不但未能提升國家整體的足球水平,卻破壞了整個足球產業鏈的秩序,令中國低組別聯賽球會的經營更困難。而這種「大躍進」式的足球改革,需即時見效的成績爭逐,根本沒帶為基層球員,特別是年輕球員提供更有利的培訓條件、更多的比賽機會,和更完善的進升階梯。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放緩,「球老闆」還有多少可資源投資足球,實在令人懷疑。當有朝一日這泡沫爆破之後,相信整個中國足球都要為這場狂熱買單。

【武漢肺炎】足總閉門作賽 大埔球迷爬山睇波撐愛隊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康文署關閉轄下所有場地,足總安排共18場菁英盃及足總盃賽事在位於將軍澳的賽馬會香港足球總會足球訓練中心閉門舉行。今日下午上演富力R&F對大埔,有大埔球迷為支持愛隊,不惜花上兩小時,由大埔到將軍澳「爬山睇波」。由於賽事屬閉門作賽,他們只能在欄外支持球隊,四名球迷均表示支持球隊,無怨無悔。

無標題
右起:Woody、Roy、阿So

四人穿上綠色衫,從大埔遠征位置偏僻的將軍澳足球基地。他們均表示,今次是第一次到將軍澳「睇波」。

支持了大埔十年、球隊死忠Roy表示,「爬山睇波」是一種獨特體驗。他指出,康文署應有限度重開轄下球場予港超聯球隊比賽。他認為,民政事務局不應一刀切關閉所有球場,「始終仲要打亞洲賽」。

Roy 更是大埔街坊,自2010年亞協盃開始「撐大埔」。他表示,十年前的亞洲足協盃曾到將軍澳運動場睇波,笑言「今日呢個將軍澳差好遠」。他曾跟球隊作客遠征北韓和馬來西亞。

無標題
許嘉樂

衛冕港超聯冠軍大埔今季成績欠佳,李志堅再次拉隊過檔。Roy 慨嘆,投資者沒有長遠考慮球隊發展,球迷難免感到不高興。他表示十分欣賞大埔前鋒許嘉樂,讚賞對方敢言,和在效力YFC澳滌時的表現甚佳。

在反送中運動浪潮下,原定季初舉行的社區盃延期,武漢肺炎更令港超聯重開無期。九十後的Woody「爬山睇波」,表示「生於亂世,有種責任」,十分珍惜每一次睇波的機會。他同樣住在大埔,自大埔在2006年升班已支持球隊,最喜歡的球員是中村佑人,欣賞對方的專業態度。

無標題
金承龍

大埔的韓國外援金承龍在上半場射入12碼,替球隊領先上半場。富力R&F下半場由基奧雲尼在59分鐘追平,狀態大勇的金承龍在77分鐘再入一球,替大埔拿下賽事。

無標題

另一名球迷阿So亦叫得激烈,他支持了大埔兩年,相對「新手包」。他認為,將軍澳足球基地的場地質素、配套均較差,對賽事和球員發揮均有很大影響,「Football without fans is nothing,希望可以搞好青訓,政府可以認真支持本地足球。」

無標題

將軍澳足球基地不但路程遙遠,而且配套欠佳,在比賽期間,球員要在場邊的流動洗手間如廁,球場亦滿佈蚊螆。

記者:麥馬高

版權: 

區議員促收回灣仔區隊足總投票權 楊雪盈稱應先釐清授權問題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灣仔區議會今召開第一次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會議,維多利亞協會李永財提出動議,要求區議會取代灣仔體育總會在香港足球總會中的投票權,並交由民選議員行使投票權。灣仔區議會主席楊雪盈認為,應先處理灣仔區議會對地區足球隊的授權問題,才可作深入討論。最終動議未能即時表決,並改以書面問題形式向足總及灣仔體育總會要求回覆。

DSC_1821
李永財

李永財提出的動議全文為「要求區議會提出取代灣仔體育總會於香港足球總會所行使的投票權,並且通過委任專責議員向香港足總正式發信,要求修訂灣仔區在香港足總的代表及郵寄地址,重掌參與足總會員大會及投票的權力。」

李永財指,足球是全港普及的運動,區議會亦每年撥款支持地區足球發展,但目前足球發展嚴重落後,為了監察足總及盡快改革香港足球運動發展,故提出動議。他強調動議並非針對灣仔體育總會,又指動議可能「進取少少」,但理論上區議會是可以任命區議員作為委任球隊的投票代表,甚至可以撤回已認可的地區球隊及委任其他球隊,並指元朗區議會在2013年﹐亦曾試過通過將地區足球隊由元朗體育會足球部,轉為新組成的元朗足球會。

委員會主席張嘉莉稱曾邀請香港足總及灣仔體育總會的代表出席會議,但兩者均未有應邀。

DSC_1834
李碧儀

身兼灣仔體育總會副主席的李碧儀表明不希望參與討論,但就指一直希望區議會撥款支援地區足球發展。她認為區議會礙於行政問題對灣仔足球隊的撥款少之有少,例如出場費的計算、球衣預算等,稱球隊很多時需要依賴商業贊助,希望往後有實際行動支持。

灣仔區議會主席楊雪盈表示,在足總及灣仔體育總會缺席會議的情況下,未能作出實際討論及決定。她指現時足總的會藉屬於灣仔體育總會,如要動議內容成立,正確做法應是邀請灣仔體育總會及足總出席會議,然後由區議會重新授權新的地區足球隊,並獲得足總的認可。

李永財強調動議只屬查詢性質,希望可以探討委任區議員為地區足球隊代表,並在足總大會上投票的可能性。

DSC_1836
楊雪盈

楊雪盈解釋,提出動議的意思即是希望以區議會的名義作出一些行動,指如動議屬查詢性質,就應撤回動議,並修改查詢字眼,以書面問題形式邀請足總及灣仔體育總會代表給予回覆或出席會議。楊續稱,雖然地區足球隊成立於2002年,但就與今日的區議會無關,強調現時全港均未有統一的地區球隊授權準則,「我印象中從來冇授權過任何球隊,咁又從何收番呢?」

主席張嘉莉稱,地區足球隊必須由區議會任命才可參加香港足總主辦的聯賽,並於大會中擁有投票權。她之後建議李永財撤回動議,便透過委員會以書面問題方式向足總及灣仔體育總會提出查詢。李永財表示理解議員憂慮,同意改以書面詢問形式的做法。

記者:周頌謙

歐洲足協FFP與Fairness無關

$
0
0
內容: 

曼城因被裁定違反歐洲足協的「財政公平競技」(Financial Fair Play;FFP)條例而被禁止參加歐洲賽兩季,擁護各支歐洲球隊的球迷自然議論紛紛。如果曼城確實違規,那麼被懲罰當屬合理之事。然而本身FFP條例之出現又是否合理呢?在這篇短文我只想指出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以2010年實施的FFP能帶來公平競爭為由來支持FFP,這不是一個合理的理據。因為FFP根本就與「公平」無關。

要爭論可謂「公平」或者甚麼才叫「Fair Play」,勢是一漫長過程。但在競技運動中如果我們提出「不公平」指控時,通常都是牽涉到以下兩個情況。一、是某運動員或隊伍靠違規或者因為大會/裁判執法有誤而得到優勢。二、儘管在競技場上各運動員或者隊伍是公平競技,但某運動員或隊伍卻因為場外的不同原因而有「過大」的優勢。

如果要針對第一種情況,那麼手段就應是設法打擊違規者和令執法更正確、公正。例如網球的鷹眼系統和足球的VAR都是要處理這種公平問題(VAR是否有助達到這目的,當然又有爭議)。至於第二種情況,則較為複雜。因為每一項運動本身的核心規定,只能夠規範場上的情況。運動強調公平,但最後的結果就是要分勝負判高下。加強訓練、利用新的訓練器材,都是尋求「優勢」的方法,而且幾乎不會有人覺得這些「優勢」不道德。既然如此,哪些「優勢」要被處理和壓抑,則永遠是棘手問題。

無論如何,第二種的所謂「不公平」情況,背後所牽涉的其實是要拉近強弱差距,即是希望在賽事開始時,不同運動員和隊伍之間取勝的機會會變得較為「平等」。因此,而要令到賽事在這個方向變得更「公平」,相關的規例不但應是直截了當針對該「優勢」,而且更應以拉近強弱差距為目標。例如一級方程式對試車的限制,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嘗試令資源極多的大車隊不會藉試車機會「太」多而拉遠與小車隊(資源較小、無法負擔太多試車開支的小車隊)的距離。

而FFP呢?它顯然不是在處理第一類的「公平」問題,因為它不是加強執法的措施。至於它是否算是處理第二類的「公平」問題呢?不少人的第一印像應該覺得FFP確是在處理第二類的「公平」問題。原因大概是FFP的「財政平衡要求」(breakeven requirement)是變相限制了球隊不能夠因為班主不怕虧蝕而大灑金錢支持球隊所享有的「優勢」。

然而,如果我們看清楚歐洲足協在自身網站中所列出的六項實施FFP的原則和目的

1.to improve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apability of the clubs, increasing their transparency and credibility;
2.to place the necessary importance on the protection of creditors and to ensure that clubs settle their liabilities with employees, social/tax authorities and other clubs punctually;
3. to introduce more discipline and rationality in club football finances;
4.to encourage clubs to operate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revenues;
5. to encourage responsible spending for the long-term benefit of football;
6. to protect the long-term vi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European club football),

不但根本找不到「公平」的字眼,也找不到任何字眼提過拉近各球隊的實力是FFP的目標。正如研究足球經濟/財務的學者Stefan Szymanski所言,FFP的主要原則,是效率(efficiency),而不是公平(fairness)。

這不是說「理論」上FFP不會帶來一個較「公平」的後果。但首先,FFP雖以「公平」為名,但其內容卻不是以「公平」為目標。或者更重要的是,「現實」上歐洲球壇的貧富差距或強弱分明的主因不是因為個別富豪不惜工本,而是因為個別球隊(尤其是能長年參加歐冠的球隊)有比其他球隊更多的轉播收入和贊助收入等。如果真的是處理歐洲球壇的貧富差距現象,設法令歐洲球壇的轉播收入以至是贊助收入分配得更平等,才是合理的方向。將班主的私人資助排除在FFP底下的「合法」收入以外,實際上就是令那些不是「傳統」豪門的球隊少了一個晉身精英的方法。換言之,FFP的效果只會是進一步鞏固既有富豪球隊的優勢,而不是令歐洲球壇更加「公平」。

要壓抑以至是禁絕某一種經營球會的模式未必不合理,這是可以另行討論的。但要弄清楚的是,儘管FFP以「公平」為名,但令歐洲球壇變得更「公平」根本不是FFP要推動出來的結果。

延伸節目:運動公社直播2020/2/25

版權: 

先為「人」?還是先為「強國人」?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在光州擊敗霍頓奪金之後,孫楊在新聞發佈會上講到霍頓拒絕與他合照一事時這樣說:「你可以對我不尊重,但是你必須要對中國尊重」。大陸的宣傳機器,也在這件事及這句說話上大做文章。有人就認為這是「體現了民族氣節」,是「中國人的驕傲」。

這一類中國人就是這樣,人家都未講到懷疑你吃禁藥是「國家的行為」,他就已經忙不迭把國家或十四憶人民擺上枱,不回應別人的指控,卻以國家民族作為自己胡作非為的後盾。這種說法的邏輯是甚麼?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做了什麼壞事錯事都好,你都不能指責,否則就不只是「揭露我的惡行」這麼簡單,而是「對中國不尊重」。

這擺到明就是歪理,是一種訴諸強權、人數眾多、或者歷史悠久的詭辯!問題是這種邏輯得到中共政權的確認與鼓勵,難怪有人說這就是充滿「中國特色的強國邏輯」。殷海光先生早就指出了,訴諸人數、訴諸歷史、訴諸權勢,都只是詭辯。對今天軟實力脆弱及理念破產的中國人社會,對於虛偽透頂到連自己都欺騙不了的強權,除了訴諸詭辯之外還可以倚靠什麼?

香港人爭取落實基本法承諾了的政治改革,冇腦藍絲沒有辦法跟大家講道理,便問「你是不是中國人」。講這一句,即是表明無法再講下去,只是想大家收聲!是要訴諸一個由集團背書了的詭辯與邏輯暴力!

這一句「你是不是中國人」,或者「你必須尊重中國」背後的意念,是什麼條文、什麼道理、什麼承諾、什麼標準都不再重要,只要把你圈進一個身份框框,或者把這個身份框框套上自己身上,就甚麼道理都要讓路,只能聽命於強權;什麼是非標準都不重要,只因我們可以訴諸人多,訴諸歷史悠久,訴諸今天這個國家有財有勢又夠惡夠大聲!

現實是被這個身分框框圈養着,隨時準備放棄獨立人格的人又真的是這麼多!有人批評這個「我」一個,「我」就把你說成是批評「我這個框框」內的所有人。結果是只要能夠保證這個框框內的人數夠多夠壓倒性,這個羣體及羣體內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有理由繼續胡作非為!

因此,被這個身分框框圈養着的人,有需要的時候隨時都準備放棄獨立人格,因為認同這個框框,把這個身份框框套上自己身上,已經變成是了一種尋租行為。

在大陸曾經以愛國反美四出招徠的學者司馬南被揭發原來早已移民美國,他就索性撕開畫皮,說了一句「反美是工作,移民美國是生活」,這其實與孫楊這一句「你可以對我不尊重,但是你必須對中國尊重」一體兩面。

正是這個原因,中共政權要大量製造這一類中國人!因為這個政權之所以可以繼續存在,可以繼續竊奪公權力,可以繼續為操持這個集團的那些人來追求利益最大化,首先就要有效操弄「中國人」這個框框。只要它們繼續有權為這個框框下定義,只要它們可以保證被這個框框圈養着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孫楊式」的、「司馬南式」的好處,那就大家都可以各取所需!

這個孫楊所代表的,就是「中共要培養的那一種中國人」。他不只是一個「個案」,他也是一個「典型」。更值得留意和鞭撻的,是這個典型所代表了今天中共治下所謂「中國人」的那種「國民稟性」!抗拒成為這一種「中共想要的那一類中國人」,很可能就是中港矛盾的核心。

在海外一直都有觀察到很多來自中國大陸那些遊客的行為和態度,也一直留意着中共這個政權及其官員那些嘴臉,所以對於近期出現更多對黃皮膚不友善,甚至是帶有歧視性的行為並不感到意外!武漢流感只是其中一服催化劑。

但願我十多年前的一個預測不會成為事實!我當年跟朋友說:「一直以來,以香港人的身分到海外旅遊也好,工作也好,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受到什麼另類的待遇!但這種好日子可能很快會過去。我們香港人去到海外,將來也可能要多一點警惕」。

我也注意到越來越多海外人士也刻意要把香港人與中共之下你一類中國人分開,這不失是一件好事。那一類中國人想我們承認:「香港人首先就是中國人」。他們要把我們圈進他們的框框。但我竟然記得我多年前讀過一本書,標題是「先為人,然後才是中國人」。但可笑的是,今天願意自動跳進這個中共為它要製造的那一類中國人所設定的豬圈的香港人又真的越來越多!

香港人自己確實也應該多點警惕,要隨時留意是不是有什麼值得引起別人另眼相看的理由!「先為人,然後才是香港人」,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也不一定要,或者應該說「一定不要」成為「中共想要的那一類中國人」

有一個有趣但傷感的聯想:有朝一日如果有人因為我們的黃皮膚黑頭髮而拒絕跟我握手,或拒絕跟我們合照,我們會不會也大聲向他咆吼:「你可以對我不尊重,但是你必須要對中國尊重」。


【專訪】流浪大師兄黃展鴻 低調高手踢而優則教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如果不是關注本地足球,你不會知道他就是2009年東亞運金牌,香港足球代表隊的成員,更是射入致勝十二碼的球員。他是低調高手——黃展鴻。

足球比賽有上、下半場,38歲的黃展鴻來到他的人生下半場。他以大師兄身份在去年重投母會流浪,今季以教練兼球員身份繼續馳騁沙場。「我其實從來唔做咁長嘅訪問,踢南華、飛馬都冇做,連攞金牌都冇,你知我唔鍾意講嘢。」黃展鴻罕有地接受訪問,講述他的上半場。

性格低調的黃展鴻,可說是基層球員的典範。他在觀塘樂華南邨長大,孩童年代,每日由南邨跑到北邨的遊樂場踢三次波,練得一身好技術。中學唸慕光英文書院,同學喚他一起考青年軍,踢了三腳波便被快譯通看上。在這之前,黃展鴻其實未曾入場看過本地波。

IMG_1023

快譯通學徒

快譯通當年簽了四名學徒,除了黃展鴻,還有吳偉超、文劍虹和李圳業。穿上紫色球衣,成為快譯通的學徒球員。15歲的黃展鴻甫進入更衣室,看到譚兆偉、鍾皓賢和陳漢輝等老大哥,他不禁嘩一聲。

在快譯通待了三年,黃展鴻跟過球隊去蘇格蘭作季前集訓。他還記得,曾經在些路迪公園球場看些路迪對利物浦,「奧雲咁好波嘅。」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千萬大軍快譯通退出球壇,會籍歸還予花花;本地足球亦步入冰河時期。然而,基層球員的故事大多類近,19歲的黃展鴻在球會解散後去了做裝修,「成座觀塘廣場啲燈管都係我做」。兩個月後,有教練介紹他到流浪,從此和李輝立結緣。「好坦白講,始終細個,嗰時踢流浪冇目標,每日等時間過。」

流浪歷年來培養出不少本地球員,文彼得和陳偉豪便是該期流行,漸漸從球隊冒出頭來。身材較瘦削的黃展鴻在流浪缺乏上陣機會,遂轉投新升班球隊福建,「喂,邊個唔想踢大會?但現實就係有班落已經好好。」

IMG_9494

福建捱出頭 確立職業足球員之路

福建是小型班,時任教練是現任傑志足球總監朱志光,黃展鴻的隊友盡是基層球員,趙俊傑、蘇來強和唐建文。球隊在跑馬地練習,黃展鴻一邊兼職做裝修和跟車,一邊踢足球。

是金子總會發光,在福建的第一年,黃展鴻便被曾偉忠看上,入選香港五人足球代表隊,「我大波入唔到,但細波都入到。」他變得積極起來,從此確立了他踢職業足球之路,「著香港隊波衫係人生最光榮的事」。

兩季下來,福建匆匆散班,黃展鴻回歸流浪。他的表現不俗。傳中準乘、快上快落和頭腦冷靜,這都是他的優點。機會在人生附近,這名左後衛吸引了南華班主羅傑承的垂青,邀請他和葉志豪一起上山。黃展鴻承認,其實不太想離開流浪,憂慮轉投南華後會失去正選。然而,加盟班霸的機會,不是人人有,更不是年年有。

20100130c
足球總會圖片

加路連山道

羅傑承一擲千金,聘請外援大牌球星,每晚寫網誌和球迷交流,娛樂圈的推廣手法,令香港足球一度重現生機。流浪的月薪連出場費約有萬多元,轉投南華,黃展鴻的人工多了少少,但獎金相對豐厚。這條加路連山道,令黃展鴻成為家傳戶曉的球員,他亦首次入選聯賽最佳十一人和成為大港腳。

在2008至2009年的球季,南華一度改由曾偉忠執教,改用潘耀焯鎮守左閘,黃展鴻被借用到天水圍飛馬。著上28號球衣的黃展鴻踢到識飛,和張健鋒在左路輪住踢;拿了高級組銀牌冠軍,又試過在大球場對屯門普高的賽事入了三球。

這裡有一個鮮為人知秘密。羅傑承在季中喚他重返南華,黃展鴻表示「踢得很順」。羅傑承每日寫網誌和球迷交流,眼見大眼仔越踢越有,有擁南躉不滿,指原屬南華的球員竟外借予飛馬,表明「黃展鴻一定要返南華」。羅傑承遂下十二道金牌,要求他立刻回巢,黃展鴻開門見山,要求羅傑承加人工。

20081012j
足球總會圖片

2009年東亞運動會,香港歷史性拿下足球金牌,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還在球場內振臂高呼。黃展鴻當時以超齡球員身分入選,眾所周知的原因是翟廷峰因傷退選,不為人知的原因是,陳曉明極力向港隊推薦黃展鴻,「呢個閘,唔係唔選呀嘛。」

適逢五人足球代表隊剛巧要去北京比賽,黃展鴻踢了兩場便回港。「講真,金牌喎,從來冇諗過。」在更衣室內,主教練金判坤對球員喊道,「唔好輸咁多」。黃展鴻不諱言,「我哋邊有能力同人拚呀?」港隊在晉級過程中,贏了南韓,再憑互射十二碼擊敗北韓晉級決賽。黃展鴻在整項賽事表現穩定,在決賽乖巧射入最後一球十二碼。

東亞運金牌十年之後

十年過去,黃展鴻批評,香港足球不但停滯不前,更可說是退步,「應承咗起嘅球場唔見哂,球隊連訓練場都冇,點練?唔練又點進步?」

球場和訓練場地不足,說了十幾廿年,早已不是新聞。贏了東亞運金牌,鳳凰計劃還是折翼。黃展鴻慨嘆足總對本地足球的宣傳不足,墨守成規令香港足球不斷退步。他不禁咕嚕說,「有羅生喺度就進步」。

訪問當日,香港還沒有武漢肺炎確診個案,記者在九龍灣公園看球員練習。說時遲那時快,大鐘時間剛好五點正,康文署職員「阿姐」便跑來,吹起哨子趕走球員。

20091212d
足球總會圖片

嘆港足冇保障 黃展鴻:其實踢波係兼職

「香港踢波,生活都成問題。唔呃你,一直都有諗過放棄。其實踢波係兼職,做嘢係正職,你咁樣諗,心態上會好過一點。」

離開南華,黃展鴻返過流浪效力,半季之後向東方技術總監李思明自薦。效力東方的上陣時間較少,他開始學做生意,兼任教練工作。談到教練工作,黃展鴻的反應有點大,明言不喜歡教細路仔踢波,「外國球員練波唔可以玩手機,香港個個都揸住手機。入到球場,就應該要傾足球,專注時就要專注。」

「南華都可以自降,可想而知香港足球幾冇保障。」去年第四度重返流浪,黃展鴻認為,流浪是年輕球員的家,「無論去到幾遠,當你無路行,一定有一個避風塘。」

IMG_1065

替流浪平反 「機會一定多過出面」

對於流浪被質疑薪酬較低,黃展鴻無奈地說,「無辦法,無資源,但你機會一定多過出面,唔可以話球會刻薄。」他舉例指徐宏傑便是很好的例子,「搏到咪上中甲踢」。「流浪無迫你,係你自己揀。流浪都想俾高人工你,但做唔到呀嘛。」

話分兩頭,黃展鴻亦承認流浪配套不足,「波唔夠,水都冇,唔好出咁多汗啦」。記者一時未能反應過來,「唔係講笑,我真係咁諗。」

盼年輕人重尋球員歸屬感

羅傑承治下的南華,羅致過不少著名外援球星包括基士文、畢特等。喜歡卡路士的黃展鴻表示,李海強是他見過最嘆為觀止的球員,「好波、人品又好」。黃展鴻寄語年輕人必須勤力,「加操是必然」,年輕球員應對「球員」有更強的身份認同,身體力行融入球員的生活,「練完就沖涼走,歸屬感、隊型去哂邊?要留喺球場你先會更喜歡足球。」

記者:麥馬高

奧斯卡最佳實景短片獎介紹:Nefta Football Club

$
0
0
內容: 

文:吳能鳴

第92屆奧斯卡以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大勝以落幕,以賽車為題材的電影《極速傳奇:福特決戰法拉利》(Ford V. Ferrari)贏得最佳剪輯獎(Best Film Editing )與最佳音效剪輯獎(Best Sound Editing)兩個獎項,但較少人留意的是在今年的提名名單上仍有一套與運動有關的電影、獲得最佳實景短片獎(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提名的《內夫塔足球隊》(Nefta Football Club)也值得讀者、觀眾留意。(筆按:Nefta Football Club在第13屆鮮樂潮的譯名為《一生何「球」》)

《內夫塔足球隊》的故事在突尼西亞邊境城市內夫塔(Nefta)展開,故事開始出現的是兩個中年人在荒野以望遠鏡四處探看,卻找不到遺失的東西;如此同時,兩兄弟在電單車上討論誰是歷史上最佳前鋒,弟弟說是阿爾及尼亞的馬列斯(Riyad Mahrez),哥哥則說是阿根庭的美斯(Lionel Messi),並且告訴弟弟馬列斯與美斯都是因為吸食毒品才能夠在球場上跑得那麼快;隨著電單車的駛去,鏡頭轉向一個沒有邊界的荒地足球場開始,在這個足球玩耍的小朋友因為不清晰的邊界而引起爭執;《內夫塔足球隊》的故事便以這三個場景開始。

回到兄弟的視角,哥哥把電單車停在路旁,讓弟弟在路旁小解,但弟弟卻堅持走上山坡,在偶像馬列斯的祖國:阿爾及尼亞的邊界上小解。在山坡上,弟弟發現一隻戴著耳筒聽音樂的驢仔,在驢仔的身上滿載著神秘的白色粉末,而這些白色粉末原來就是片頭出現的兩個中年人所找尋的毒品,他們透過訓練驢仔聽音樂協助運毒,原本驢仔訓練到聽Adele的音樂就能夠把毒品送到目的地,但其中一人卻播放了Cheik Hadel的音樂而迷路。

哥哥知道這些白色粉末是毒品並且有利可圖,他欺騙弟弟這些白色粉末是洗衣粉,並且運回城鎮出售。隔天的早上,哥哥把一包毒品賣給車房的維修工人,並且遊說他們自已家中仍有大量存貨,但回到家中卻發現空無一物。視點再次回到荒地的足球場,這次小朋友不用再為邊界而爭執,因為它已經擁有清晰的邊界;哥哥一臉無奈地問弟弟粉末的一落,弟弟解釋這此粉末已經被用作繪畫球場的邊界,故事的最後以一班小朋友在這個球場上繼續玩耍作結。

《內夫塔足球隊》並不是推崇或介紹足球的影片,而是以足球作為一個是「載體」說有關邊界(Boundary)的故事。在影片中,我們可以意識到在不同層次的邊界,由國土之間的邊界(突尼西亞與阿爾及尼亞疆土)、世代之間的邊界(兄弟之間的年齡差距)以至道德對錯之間的邊界(兄弟處理毒品的手法);在成年人的世界,這些邊界會隨著人的成長與經歷而逐漸建立,邊界的建立從表面而言劃分了不同範疇的界限,讓人了解到自已或別人的範圍、限制與禁區,然而邊界的劃分本身是矛盾的,因為劃分邊界的過程中可以帶來衝突(各國的邊境糾紛),如果不劃分邊界卻又會帶來爭議(影片開始小朋友們對於球場邊界的爭執)。對於這個矛盾,《內夫塔足球隊》給予觀眾的答案是邊界的定立應該而純粹的快樂並目的,而不是權力的彰顯或者道德的制約。

足球商業化不應是賀芬咸的罪名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早前德國足總以多蒙特球迷羞辱賀芬咸班主Dietmar Hopp為由,禁止多蒙特球迷在未來兩年出席該隊作客賀芬咸的賽事。豈料這決定卻引發了更多德國球隊的激進球迷在看台上展示針對Dietmar Hopp的標語和旗幟。這個週末最觸目的,當然是拜仁慕尼黑作客大勝賀芬咸六比零期間,賽事因客軍球迷拉開指「Dietmar Hopp是妓女之子」的橫額而暫停。復賽後兩軍球員都沒有爭取入球,而是互傳皮球至完場。

德國球迷針對Dietmar Hopp不是沒有原因。1998年,當德國球隊可以由非牟利組織改組為有限公司時,德國足球聯賽亦通過了「50+1」的規定,訂明球隊的會員(即球迷)要持有球隊的51%股權,以確保球迷仍然保有球隊控制權。能避免受制於「50+1」規定的球隊只有兩隊;一是利華古遜;二為禾夫斯堡。但這兩支球隊原來就是大企業成立的員工球隊,所以不受「50+1」規管爭議不大。

而賀芬咸呢?

賀芬咸原本是名不經傳的業餘球隊。近年它能異冠突起長留德甲,甚至曾爭得歐冠資格,有賴於富商Dietmar Hopp的財政支持。Dietmar Hopp年少時曾是賀芬咸青年隊成員,後來靠成立軟件公司致富。由於後來德國聯賽會容許連續20年投資特定球隊的投資者可以成為球隊大股東,賀芬咸就獲准避開「50+1」。2015年,賀芬咸會員大會一致通過讓Dietmar Hopp成為大股東。

各支球隊球迷顯然視Dietmar Hopp為違背「50+1」的象徵。而「50+1」被視為幾乎是神聖不可侵犯,是因為它體現了以下兩個宗旨:一、抵制足球商業化;二、令球隊維持一定的民主參與元素。然而,賀芬咸和Dietmar Hopp這個案例其實與第一個宗旨沒有關係。當大家批判足球的(過分)商業化時,多數是反對將足球視為牟利的工具。自從電視轉播費令到歐洲豪門球隊收益大增後,歐洲球隊就被一些商人視為有利可圖的生意。理論上「50+1」既然限制了投資者控制球隊的可能,逐利的投資者對投資德國球隊的興趣就會大減。

但Dietmar Hopp對賀芬咸的投入,卻不是為了利潤。相反,是他的不惜工本令賀芬咸有今天的地位。五年前曾有報道指,歷年來Dietmar Hopp投放了超過3億5千萬歐元於賀芬咸。而賀芬咸作為一支球迷基礎薄弱的小球隊,根本不可能令Dietmar Hopp這樣的投入回本。所以,與其說Dietmar Hopp是一名「投資者」,不如說他是一位benefactor(有字典建議譯作「捐贈者」,但未必是最適切的翻譯),因為他的資金投入其實並非以經濟利潤為目標。

既然Dietmar Hopp對賀芬咸的支持不是要令賀芬咸成為他或者他旗下業務的牟利工具,那麼斥責他帶來了足球商業化就不是適當的指控了。反過來說,一些球隊雖然遵守著「50+1」的規定,但允許企業為了商業收益入股作小股東,又或者為了開源而設法令球迷不斷消費,即視球迷為消費者。這樣的營運模式比起賀芬咸的模式其實更加商業化。

雖然我認為足球商業化的指控不適用於Dietmar Hopp,但賀芬咸讓他成為大股東,無疑是違反了民主參與的原則。但話說回來,就算德國聯賽堅持要賀芬咸執行「50+1」,民主參與又是否真的可以貫徹呢?既然在Dietmar Hopp成為球隊大股東前,賀芬咸已經要靠他的資金來維持競爭力。那麼,除非賀芬咸球迷不介意讓球隊回到低組別聯賽,否則Dietmar Hopp單靠資金而不靠投票權,也根本是球隊的實際領袖了。只能說,「50+1」確是有助維持德國球隊的民主運作元素。但它還是在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環境下運作,所以是不會確保到德國球隊的真正民主運作的。

最後還有一點要提的是,拜仁慕尼黑高調聲援Dietmar Hopp,這姿態也令我充滿聯想。或者拜仁高層是真心覺得球迷的標語超出了底線。但拜仁本身的商業潛力為德國之冠。因此,拜仁本身在德國國內向來主張修改「50+1」讓球隊可以得到更多資金投入,就不令人意外。但在歐洲賽場上,拜仁又可算是最激烈反對車路士、曼城、巴黎聖日耳門模式的球隊。當路明尼加等人聲援著一位突破了「50+1」、但又像阿巴莫域治那樣是以benefactor身分入股球隊的班主時,是否也在宣示一些訊息?

令孫楊無罪變有罪的一個英文字

$
0
0
內容: 

國際體育仲法庭(CAS)有關孫楊案的判決書終於出爐。事實上,要全面討論這案件,兩萬字也做不到。本文只試圖釐清最關鍵的問題。為甚麼當初世界泳聯(FINA)禁藥委員會(Doping Panel)判孫楊無罪,但CAS卻判孫陽有罪?其他與案件爭議可收看運動公社Youtube節目

客觀事實:當晚的收集樣本團隊由三人組成:主檢官、血檢官、尿檢官。要求藥檢的是是世界泳聯,所以世界泳聯是泳檢組織(Testing Authority)。而世界泳聯是委託一間叫ITDM的機構去收集樣本。所以ITDM是收集樣本機構(Sample Collection Authority)。當晚藥檢人員出示的文件有:世界泳聯對ITDM的授權書(該授權書的內容也是案中重點,但不是世界泳聯禁藥委員會判孫陽無罪的最關鍵因素)、ITDM發予主檢官的證件、血檢官的護士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証、尿檢官的身分證。

關鍵條文:ISTI(即世界反禁藥組織WADA的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Testing and Investigations) 5.4.2b)和5.3.3 。5.4.2b)要求收集樣本人員「以5.3.3提過的文件向運動員證明自己的身分」(”Identify themselves to the Athlete using the documentation referred to in Article 5.3.3”。而5.3.3是這樣說的:” Sample Collection Personnel shall have official documentation, provided by the Sample Collection Authority, evidencing their authority to collect a Sample from the Athlete, such as an authorisation letter from the Testing Authority.”*翻譯成中文的話大概是:「收集樣本人員應有收集樣本機構提供的官方證件,以證明他們向運動員收集樣本的權力,例如由藥檢組織發出的授權信。」

世界泳聯禁藥委員會的立場:由於ISTI 5.3.3列明收集樣本人員要有收集樣本機構(Sample Collection Authority;此案即ITDM)發出的文件,故世界泳聯(此案的藥檢組織Test Authority)那封對ITDM的授權書就算在 ISTI 5.3.3條文中被列為例子,也不能純粹以該文件來證明收集樣本人員的身分。而當晚主檢官有出示ITDM這個收集樣本機構(Sample Collection Authority)的委任證。但世界泳聯禁藥委員會認為,ISTI 5.3.3.中的 ” Sample Collection Personnel shall have official documentation, provided by the Sample Collection Authority, evidencing their authority to collect a Sample from the Athlete”一句中,”official documentation”是眾數;”their”是指每一位收集樣本人員。因此,當晚只有主檢官一人展示出ITDM發出的證件,而血檢官和尿檢官未能出示ITDM發出的證件,就是沒有依足ISTI的規定。

由於當晚收集樣本團隊有兩人沒有ITDM發出的証明,故當晚的收集樣本工作就不是合法的收集樣本工作。因此,就算孫楊一方後來破壞了血液樣本,但該血液樣本本身就是無效樣本,所以不可能說孫楊的行為干擾了藥檢程序。

CAS的立場:CAS接納了WADA專家證人、本身是WADA副總裁(Deputy Director)Stuart Kemp的意見,即ISTI 5.3.3.中的”their”不是指每一位收集樣本人員,而是指整個收集樣本團隊。換言之,CAS不認為每一位收集樣本團隊成員要各自有ITDM發出的證件。一份來自ITDM的文件也可以認識整個團隊的資格。而既然主檢官有ITDM發出的證件,是次收集樣本的過程就沒有違法該條條例。所以後來孫楊一方破壞的血液樣本,就是合法的樣本。

*該條文還有一句,也與此案爭議相關。但不是本文焦點,所以不列出來。

版權: 

英超想提升VAR公信力?要搵蔣元秋落場做主球證

$
0
0
內容: 

去年世界盃首次引入視像裁判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希望減少誤判,但當中部分判決仍引發爭議。今季英超亦開始使用VAR,同樣地,幾乎每周賽事也出現「VAR受害者」,屢次發生「體毛/腳趾越位」及紅牌爭議事件。VAR被批評矯枉過正,影響球賽可觀性,公信力備受質疑。賽會如果想為VAR「平反」,有一個「偏方」辦法,就是找一個公認比VAR判決更離譜的人物,實行「以毒攻毒」!環顧全港,擅長「100度水溫蒸口罩」的尊貴蔣元秋議員是不二之選。

VAR會多角度重看比賽關鍵片段,用科技協助場上主球證執法,入球、12碼、直接紅牌等都可重新檢視,但理論上最終決定權仍在主球證手上。不過,英超主球證通常盲從VAR,此情況一直為人詬病。第20輪英超賽事,利物浦主場1:0險勝狼隊,致勝入球過程中利物浦的雲迪積克及拉爾拉拿2人都有手球之嫌,場內主球證因此認為入球無效,但VAR看過慢鏡重播片段後,卻認為入球有效。同一場賽事,狼隊完上半場前靠美妙組織將球送入網,VAR卻指狼隊的莊尼卡斯度「體毛越位」,判入球無效。主球證兩次都接納VAR的決定,最終輸波的狼隊職球員賽後猛烈批評VAR不公平。

上述情況並非個別例子,故英超開鑼至今,不少人覺得VAR判決荒謬可笑。如何提升VAR公信力呢?找一個響噹噹人物,做出更加荒謬可笑的決定便可。這個任務,蔣元秋勝任有餘。她對「蒸口罩」翻用的堅持,令人驚嘆,但她這種堅持只基於道聽途說、個人主觀相信,毫無真正的科學根據及論證,結果堅持錯下去,變成頑固,成為恥笑對象。

試想想,如果蔣元秋是利物浦對狼隊的主球證,以她的「求真」精神,倘若深信自己肉眼見到莊尼卡斯度無越位,一定會堅持己見,即使VAR推翻其判決,她應該會對著電視屏幕,自己用一把間尺去量度當時凸出幾多,更可能叫人對住屏幕影相,然後說:「實測過,係無凸出到,所以我啱,冇越位,入球有效,1:1」,這樣歷史就會改寫,她亦會成為利物浦球迷天敵。

講起天敵,扯開話題一下,蔣元秋曾經在議會建議政府訓練流浪猫去捉老鼠,解決鼠患,即場被人取笑,她反駁:「你唔好笑呀,貓係老鼠嘅天敵吖嘛,係咪?諗諗佢!」

一個人駁斥專家意見,堅持自己「膠見」,但轉頭卻找專家,想用專業方法去證自己正確,並斷章取義公告天下,沾沾自喜,然後又被專家以至所有人割蓆。蔣元秋如果做主球證,有幾災難性,不說自明。這樣一來,要凸顯VAR的公平公正性,易如反掌。

VAR令足球比賽失去「人性化」?矯枉過正判決「殺死比賽」?如果蔣元秋做主球證,「兩害」取其輕,寧願信VAR了。

Viewing all 286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