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體育
Viewing all 293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張秀賢倡組新「元朗足球會」 授權議員監察、於足總會議投票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元朗區議會早前一致通過收回元朗足球會參與足總來年賽事的授權,區議會文、藝、康、體、福利、教育及治安委員會今日再討論監察地區足球隊安排,一致通過授權議員監察地區足球隊管理,並出席足總會議投票。張秀賢認為,元朗足球會已不再是授權的區隊代表,建議之後可成立新的元朗足球會,今年已預留的撥款則先用於地區青訓工作。

動議全文為「文委會授權專責議員,全權處理本會代表與區隊的監察,並行使足總會議出席權及投票權事宜,當中包括(但不限於)聯繫代理地區足球代表隊的體育會及香港足球總會,考慮及處理更換代理地區足球隊的體育會等可行方法。」動議由張秀賢提出,和議人包括伍軒宏、陳詩雅、郭文浩、李煒鋒、李頌慈、巫啟航、吳玉英及王百羽,最終並以23票贊成、0票反對及棄權獲得通過。

張秀賢亦表示,區議會收回元朗足球權力後,應可成立新的元朗足球會,而且在後續日子需要籌備地區足球會及未來一年的青訓工作,建議區議會就往後的文化及體育事務成立工作小組。

足總會動議投票

2020年6月12日,足總在網站公佈兩隊地區球隊「和富大埔」及「佳聯元朗」將不會在今季復賽,以及參與來季港超聯賽事;元朗區議會之後亦通過不再授權元朗足球會代表元朗區參與足總來年的賽事。張秀賢認為,元朗足球會已不再是授權的區隊代表,現時區議會預留給體育會的撥款可先撥予青訓工作上,再下一年才撥予給新授權的區隊。委員會主席、區議員方浩軒補充,區議會其後會再跟進有關預算撥款的議程。

2013年,元朗區議會第一次就成立地區足球隊作討論,之後從沒有再檢討有關足球授權的問題。元朗足球會會長為上屆區議員王威信,球會經理則為經民聯社區主任郭靜然,張秀賢曾指上任後多次邀請二人上會討論球隊去向,惟二人一直「失蹤」。

版權: 

足球史系列:香港球迷曾期待的瑞典球隊(下)

$
0
0
內容: 

除非對下注瑞超賽事情有獨鍾,否則那句「我最期待的是瑞典超級聯賽」,實難是香港足球迷心聲。但話說話來,瑞典足球和香港足球也是頗有淵源。(上集見

到六、七十年代,瑞典球隊依然是香港常客。其中宇哥登在1964年和1970年又兩度來港。連同五十年代三次東來,宇哥登當時肯定是來港最頻繁的非亞洲球隊。另外,今天馬會譯作「諾高平」的Norrköping、現在次級聯賽的奧基迪(Orgryte)、和崔護重來的AIK分別在1961、1962和1965年來港。1962年,除了奧基迪在年初來港賀歲外,瑞典國家隊也曾在年底訪港。瑞典隊應是南斯拉夫以外第一支來港的非亞洲國家隊。他們在港三戰均順利勝出,比數為7比0(對港聯)、6比1(對港選)、2比0 (對華聯)。主隊唯一入球由周志雄射入。

七十年代,除了宇哥登外,1973年又有今天已在第四級聯賽的愛德堡(Åtvidabergs)來訪。一年後的瑞典來客是柯士達。這支球隊即Östers IF。雖然柯士達現在次級聯賽,但來港時卻是當地一流球隊。1973至1981年期間,柯士達曾在瑞典頂級聯賽得三冠兩亞。1977年,到哥登堡來港,與港隊、港聯和薩格勒布戴拿模作四角賽。後來哥登堡在八十年代曾兩奪歐洲足協盃冠軍。兩年後,瑞典國家隊二次訪港。這次他們來港只與東方踢了一場賽事,結果東方以一比三不敵。

隨著時代轉變,踏入八十年代後,香港球迷沒有再能經常現場見到瑞典球隊獻技。1989年馬模來港奪走賀歲盃時,距離該隊殺入歐洲盃決賽已有近十年之久。自此之後,就沒有瑞典球會再來港踢表演賽。2020年瑞典超級聯賽,有六支球隊曾在上世紀訪港。另外,瑞典國家隊在1994年得世界盃季軍後,曾在1996年得賀歲盃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香港隊在參加以色列亞洲盃曾造訪歐洲。當年港隊曾在瑞典與宇哥登和哥登堡聯賽踢過兩場友賽。而由1983年起,港青成為了瑞典大型青年賽事高菲亞盃(Gothia Cup)常客。已故的蔣世豪就是藉1993年在該賽事的入球被列為最快入球的世界紀錄保持者。

歡迎訂閱運動公社YouTube頻道

版權: 

奧運記要

$
0
0

今天8月8日,足以令人想到十二年前的今日,北京奧運開幕,之後有2012年的倫敦奧運和2016年的里約奧運,本來還有2020年的東京奧運,但是,因為中共武漢肺炎大流行持續的關係,現在又沒有了!作者傷心,世人失望,國際婉惜,中共羞愧之餘,也想藉此重溫部分奧運大事!

1952年7月17日,國際奧委會第47屆年會,最後以33票對20票,通過決議: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和代表中華民國(台灣)的「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原址由南京市遷移至台北市)的兩國選手們,均可以參加兩天後,7月19日至8月3日,在芬蘭 赫爾辛基舉行的第15屆奧運會中的各項比賽。後來,為抗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參加,「中華民國」政府退出比賽;中共雖然得到不少新近建交的邦交國,在國際奧委會第48屆年會上,終於取得參加是屆奧運會的資格。但是,由於遲到,中共代表團一行40人趕到赫爾辛基時,大會已進入第十一天比賽,所以,中共只能趕上男子游泳的一項比賽和最後的閉幕式。這次中共首次參賽後,由於兩岸會籍,和堅持「一個中國」的關係,直至1984年,台灣才得以用「中國-中華台北(註1)」模式重回奧運會。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一共有69個國家和地區的奧運代表團參加,其中12個國家和地區是首次參賽;香港是首次參賽,蘇聯也是首次參賽。這是冷戰時期的第一次奧運會,也是蘇聯自1912年以來,第一次重返奧運會賽場。日本與德國,經歷上次被禁制參與1948倫敦奧運後,也重返奧運會賽場,惟德國卻因1949年,出現由「資本派」及「共產派」引發之東西德分裂,所以只有「西德」之運動員參賽。結果,美國是奪得最多金牌的國家,共取得40面金牌,蘇聯取得22面金牌,排第二。

1956年,澳州墨爾本奧運會,蘇聯取得37面金牌,美國取得32面金牌,是首次在大洋洲舉行的奧運。
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會,美國取得36面金牌,蘇聯取得30面金牌,是首次在亞洲城市舉行的奧運。
1972年,西德慕尼黑奧運會,蘇聯取得50面金牌,美國取得33面金牌。但是,非常遺憾的是,發生「慕尼黑慘案」,1972年9月5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黑色九月,發動恐怖襲擊,目標是參加奧運會的以色列代表團;由於營救過程中,警察出現嚴重失誤,導致以色列代表團,11人全部死亡。
1980年,蘇聯莫斯科奧運會,蘇聯取得80面金牌,東德取得47面金牌。但是,遺憾的是,1979年12月末,蘇聯竟然入侵阿富汗,導致美國等64個國家,抵制(杯葛)是屆奧運。
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美國取得83面金牌,羅馬尼亞取得20面金牌。但是,遺憾的是,因為上屆美國等多國杯葛莫斯科奧運,蘇聯等16個國家,杯葛是屆奧運,以示報復。然而,中國不但沒有參與杯葛,還奪得中國歷史上首枚奧運金牌。
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蘇聯解體後,首次、亦都是唯一一次,以「獨聯體(註2)」名義參賽,結果共取得45面金牌,美國取得37面金牌,排第二。同時,亦是德國統一後首次參賽,即是二戰後首次毋須分開東德和西德兩隊參賽。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美國取得44面金牌,俄羅斯取得26面金牌。香港終於取得歷史上首枚奧運金牌。
2000年,澳州悉尼奧運會,美國取得40面金牌,俄羅斯取得32面金牌。四名東帝汶(註3)運動員,脫離印尼,以個人名義參賽。
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美國取得36面金牌,中國取得32面金牌。台灣(中華台北(註1))終於取得歷史上首枚奧運金牌。
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中國取得48面金牌,美國取得36面金牌。是首次在中國舉行的奧運。
2012年,英國倫敦奧運會,美國取得46面金牌,中國取得38面金牌。遺憾的是,因為2016年重新藥物檢驗的結果,顯示23人藥檢不合格,再變動不少獎牌;俄羅斯也因為禁藥醜聞,被追回13面奧運獎牌;同時也造成下屆奧運會,被禁止參與田徑與舉重項目。 然而,是屆奧運會,是首次每一個國家都有女子選手參賽的奧運。
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美國取得46面金牌,英國取得27面金牌。是首次在南美洲舉行的奧運;但是,遺憾的事也有不少,包括:俄羅斯的禁藥醜聞、寨卡病毒、場地污染嚴重、環境污染嚴重等。

已知的未來奧運包括: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2024年法國巴黎奧運會、2028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

但是,正如前述,因為中共武漢肺炎大流行持續的關係,「2020東京奧運」已經沒有了!(註4)作者傷心,世人失望,國際婉惜,中共羞愧之餘,也希望「巴黎奧運」和「洛杉磯奧運」能夠如期舉行!謝謝!

自由撰稿人、香港市民兼選民:侯鎮安
2020.8.8
(本文為公開信,並無版權,歡迎自由轉載和廣傳,謝謝。)

註1:中華台北,是中華民國在國際體育賽事和亞太經合組織、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中,使用的稱謂。
註2:全名為「獨立國家聯合體」,蘇聯解體後,由部分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協調成立的一個國家聯盟,其行政架構及運行模式與英聯邦類似,屬區域性政治組織,總部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工作語言為俄語。1992年的奧運會,獨聯體11個創始國,聯合組隊首次以獨聯體名義參加;當年獨聯體各國參加的其他國際體育賽事,也是聯合組隊以獨聯體名義參賽;但此後的國際體育賽事,各成員國皆為各自參賽。2011年,獨聯體的成員,在聖彼得堡簽署協議,成立自由貿易區。
註3:1999年8月底,在澳洲等地區的支持下,東帝汶通過公投,決定獨立,2002年5月20日零時獨立,2002年9月2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1個聯合國會員國。
註4:受武漢肺炎全球爆發影響,東京奧運惟有改期,暫定推遲至2021年7月23日星期五舉行。2020年3月30日晚,國際奧委會宣布,東京奧運會將於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舉行。是否如期舉行,還有很多變數,只能拭目以待!

版權: 

眼淚的背後-馬天尼斯的十年承諾

$
0
0
內容: 

興奮奪冠過後,阿仙奴球員相繼回到更衣室繼續慶祝,惟馬天尼斯獨自一人,坐在靠背的廣告板上。他戴著耳機,拿著電話,看著螢幕,眼中含著淚…

10年前,馬天尼斯隻身由阿根廷來到倫敦,當年他17歲。兩年後,他由青年隊升上一隊。如今27歲的他效力阿仙奴10年,原來已是現時阿仙奴年資最深的一人(隨後的已是2013年加盟的奧斯爾、比爾連、及第三門將美斯)。

當你難以置信馬天尼斯在阿仙奴的年資,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今季之前的10年間,他只曾為阿仙奴上陣14場,其中一場更是2012年阿仙奴在聯賽盃7:5反勝雷丁那一場,當時馬天尼斯才第二次為阿仙奴上陣。

那年之後的其他時間,他不是徘徊在奪爭後備門將及第三門將席位,就是經歷無間斷被外借生涯。10年間,他6度被外借,低至英乙,高至西甲也有他的足跡,但也打不上主力。年資最長的他,從來換不到一席正選,他彷彿永遠也活在利奴、施治、奧斯賓拿、法比安斯基、以至艾蒙尼亞之下。

他是誰?who cares?

他不得不等待。

等一下。

門將位置比場區任何位置更可悲,因為正選從來只得一個。後備門將要爭上正選,不多不少也是源於正選門將的不幸,也許是受傷、也許是表現差劣,6月中,馬天尼斯迎來一次突如其來的機會。

6月20日,英超復賽第二輪,阿仙奴作客白禮頓。正選門將利奴40分鐘因傷退下火線,馬天尼斯臨危受命,是他3年以來首次為阿仙奴上陣。賽果不如預期,阿仙奴1:2不敵白禮頓,聯賽兩連敗。然而,馬天尼斯的表現,比預期還要好。

在利奴缺席下,馬天尼斯由副手榮升正選,在英超餘下8輪全數上陣,當中有5場獲勝(3場清白之身),包括擊敗盟主利物浦及今季表現突出的狼隊;在足總盃,他更助阿仙奴在4強淘汰曼城進入決賽。是役,馬天尼斯保持清白之身,更留下多次精彩撲救,包括飛身單手接實馬列斯的冷箭。

「自從我加入阿仙奴已經10年了,完場的一刻的很激動,不止因為我們擊敗曼城,而是因為我能為自己所愛的球會而戰。如今進入決賽,我當然希望球迷和我的家人也能前來觀賽,我希望能在9萬球迷及家人見證下,高舉獎盃。」

大概是人生第一次親身上陣的重要比賽,馬天尼斯珍而重之,不止為了榮譽,也是為了報答過去10年一直無間斷支持自己追夢的家人。

時間回到2010年之前,當時只有17歲的馬天尼斯仍在阿根廷生活。他在貧窮家庭長大,當時家人連汽油車錢也付不起前往420公里以外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探望自己。

「我來自基層家庭,父親在我年輕的時候買不起我的手套,有時我們沒有肉,因為他沒有足夠的錢來買晚餐。青年時代我活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為獨立隊上陣,兩個月才見家人一次,因為他們沒有錢付油費駕車由馬德普拉塔(Mar Del Plata)來探我。所以,當阿仙奴收購我時,我一定要勇敢起行,那年我17歲,為了父母決定前往倫敦。」

事實,當時馬天尼斯的父母並不希望他離鄉背井,但他知道足球可以改變生活,如今這個機會就在他面前,他不得不捉緊-

他一直苦等,直到2014年,他第一次在歐聯上陣。

「我在2014年第一次踢歐聯的時候,我的父親飛了27個小時去比利時看我,比賽的整整90分鐘期間,他一直在哭,他驕傲得不得了。」

一年前,馬天尼斯接受阿仙奴官方訪問時,他提到他的父親。

「即使我不參加比賽,他(父親)也會觀看每場比賽,直到最後一分鐘才看我是否參加比賽。我想向他展示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可以為我的旅程感到自豪。我向父親保證,我會做到的,我會做到的。」

浮沉十年,物是人非,馬天尼斯看盡球壇花開花落,自己卻像山中頑石,拚命在僅有的隙縫中長出幼苗,那怕只是一棵幼苗;而令他一而再再而三堅持下去的,不止是對足球的熱誠,也許也是放在心的承諾和期許。

作為兒子,無論路如何前行,也只希望家人人會為自己所做的事驕傲─

最終,阿仙奴在決賽反勝車路士,27歲的馬天尼斯捧走生涯第一個由自己親自上陣贏得的冠軍獎盃。他沒有令阿迷失望、也沒有令信任他的阿迪達失望-所以,當哨子吹響完場聲的一刻,到頒獎接受訪問的一刻,以至完場後與家人facetime 時的一刻,眼淚總是不自然地落下,不止因為馬天尼斯知道,終於證明自己不再是阿迷眼中的「廢龍」,也是因為一直期許的十年承諾,如今終於能夠完美兌現。

「對不起,我真的無法說什麼⋯⋯」賽後馬天尼斯站在BBC的直播訪問區,他還未開口已泣不成聲。

即使報導夠多詳盡,我們也無法能清楚明白馬天尼斯在這十年的掙扎和辛酸,而那些眼淚,當中蘊含了多少失意、唏噓、無奈、成長、背負、希望……十年一覺成名夢,馬天尼斯迎來職業生涯最光榮的一刻,即使男人哭泣是難為情,但在動容時刻更顯一份真摯;而今天的淚水跟以往並不一樣,是淚中帶笑。

足球說故事 Facebook Page

【武漢肺炎】體育及舞蹈中心斥一刀切停業 促政府補償:香港冇空間失去世界冠軍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本港肺炎第三波疫情持續,政府重新實施12類處所停業令,當中包括體育及舞蹈教育中心。公民黨東區區議員李予信發表業界調查結果,指出超過七成受訪者未獲減租,七成半人更表示只能維持多三個月。李聯同業界代表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一刀切」禁止所有體育及舞蹈中心營業,嚴重影響本地體育藝術發展及人才培訓,要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運用已預留作「補漏拾遺」的80億防疫抗疫基金支援業界。

公民黨東區區議員李予信

業界七成半人料僅可撐多三個月

李予信發佈逾900名體育及表演藝術教育中心從業員參與的問卷調查結果,超過七成受訪者稱業主未有減租,七成半更估計只能維持營運多三個月。李予信指,業界只出現少數確診個案,並沒有大型群組感染,認為可以有條件地重開,例如進出須戴口罩和量體溫、器材相隔1.5米、要求所有學員申報本人及家人健康狀況等。他要求政府盡快派發第三輪防疫基金,重申「香港冇任何空間失去世界冠軍」。

搏撃運動中心代表柯尊鼎指出,政府於第二輪防疫基金向健身中心派發10萬元,並向少部份合資格教練發放7,500元,但過半數業界截至現時仍未收到任何援助。他批評,政府的補貼只涵蓋部份中心最低的恆常開支,而且準則過於狹窄,多於六成僱員不符申請資格,亦未有考慮舖位面積和租金差異問題,認為發放金額應介乎20萬至100萬元。

泰拳教練及中心持有人鄧俊敏
泰拳教練鄧俊敏

泰拳教練收入大減:燒緊自己積蓄

泰拳教練及中心持有人鄧俊敏指,第三波疫情源於政府失策,業界只是爭取應得的賠償。他指,3月第一次停業42日已造成重大打擊,批評政府今次「7日又7日」地頒佈停業令,猶如給予業界「假希望」。他表示,自己初時仍有到公園開班教導學生,但由於天氣炎熱和受限聚令限制,已由每日有兩至三次課堂,變成一星期都沒有課堂,妻子近日更被裁員,坦言「所有支出都係燒緊自己積蓄」。

資深舞蹈藝術家韓錦濤指,早在政府未呼籲市民戴口罩時,已有20多間舞蹈教室全面執行防疫消毒工作,「高過37度都唔可以入嚟」。她強調舞蹈界「唔係娛樂咁簡單,我哋係專業嘅舞者」,停業令舞蹈員失去場地練習,更阻礙栽培下一代的舞蹈員。

2020年馬來西亞檳城國際邀請賽金牌得主袁文俊
拳擊選手袁文俊

運動員狀態受影響:唔可以work from home

於2020年馬來西亞檳城國際邀請賽奪得金牌的拳擊選手袁文俊表示,已代表香港參與十數次國際賽事,強調運動員「唔係話有疫情就可以work from home,或者返屋企做workout」,需要配套以維持運動時數。他又指,長時間缺乏強度運動會令運動員出現抑鬱症狀,重申做運動能令增強抗逆力,對社會十分重要。他舉例指,台灣已開放所有搏擊比賽,即使是未能完全控制疫情的美國,也有作高標準的消毒工作,令賽事能順利進行。他認為香港很多行業仍在繼續運作,「定係大家覺得做運動唔係必需,返工先係必須呢?」

資深舞蹈創作人蕭翊深稱,「飲食業都有外賣,但我哋舞蹈、運動冇得外賣」,指遙距教學並不可行,因為不論是搏擊或舞蹈,鏡頭都不能取代導師,故促請政府重新思考全面停業的必要性,推行容許業界正常運作的防疫措施。

狼隊曾是世界冠軍?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狼隊將在今晚的歐霸聯賽八強對陣西維爾。狼隊在歐洲賽場上的最佳成績,是在1972年的歐洲足協盃決賽不敵熱刺屈居亞軍。而該隊的全盛時期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五十年代,狼隊三奪英格蘭聯賽冠軍,又拿過三次聯賽亞軍。除此之外,狼隊亦曾被一些人譽為世界冠軍。令狼隊可以號稱為世界冠軍的,是1954年12月13日的一場球賽。

當晚狼隊在主場Molineux與匈牙利球隊捍衛者(Honvéd)友賽。當時匈牙利是足球王國。雖然國家隊在當年夏天的世界盃決賽飲恨,但由於匈牙利曾在1953年於溫布萊大勝英格蘭6比3,之後到世界盃舉行前再在布達佩斯狂勝英格蘭7比1 ,匈牙利足球在英格蘭球壇心目中,肯定有特別的位置。

捍衛者不但是1954年匈牙利聯賽冠軍,而且是國家隊大戶。當晚出戰狼隊十一名正選中,就有四將曾在世界盃決賽上陣。當中包括了普斯卡斯(Ferenc Puskás)和哥錫斯(Sándor Kocsis)。而狼隊本身則在1953至1954年球季首奪英甲冠軍,故這場賽事也是兩國冠軍球隊之戰。這場賽事的戰情與世界盃決賽類似。捍衛者開賽初段已攻入兩球,但是卻連失三球敗北。據說球賽轉捩點之一,是半場時狼隊領隊Stan Cullis找人向本已頗爛的場地灑水。這招果然有效,助半場兩球落後的狼隊反勝。

擊敗了足球王國的冠軍球隊,Stan Cullis和部分輿論就叫狼隊為世界冠軍。當然,這個「世界冠軍」頭銜也備受質疑。而正狼隊應否算是世界冠軍成為了話題,相關爭議也促成了歐洲冠軍球會盃在1955年誕生。

延伸閱讀:
革命失敗終結足球王國:1956匈牙利革命和黃金球隊(上)

革命失敗終結足球王國:1956匈牙利革命和黃金球隊(下)

版權: 

泰拳中心疫下無了期停業 改到公園授課 負責人:政府野蠻奪去所有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武漢肺炎疫情自年初爆發,席捲全球,至今仍未平息。香港目前經歷第三波爆發,感染人數已突破4,000。疫情下人人自危,百業停頓,健身中心、遊戲機中心、遊樂場所、美容院等指定場所,3月時經歷42日停業,到7月第三波疫情爆發,又再被迫停業,現時仍重開無期。

多個業界紛紛促請政府提供協助,同時也有人嘗試自救。RMG泰拳健體中心負責人柯尊鼎指出,疫情期間生意額大跌八成以上,停業令再臨後,唯有推出戶外訓練課程,盼協助教練度過難關;但隨後政府又收緊限聚令至兩人,令每節課堂只能有一名學生,加上近日天氣炎熱,反應更是不理想。

柯尊鼎狠批政府防疫不力,「政治行先,抗疫最後」,但就要業界承受後果,又拒絕提供足夠支援,舉動「野蠻」,認為政府應該要給回「應得」的賠償,以防疫抗疫基金向業界發放20萬至100萬,「對我哋嚟講,呢個幾千呎地方,係呢十幾個freelance嘅全部,係我哋生活嘅所有。」

嘆境況入行廿年來最差 批政府無支援

踏入RMG泰拳健體中心,柯尊鼎為記者量體溫及消毒。柯表示,早於12月底傳出有疫情時,已開始進行清潔消毒,「因為我哋經歷過沙士」;農曆新年後準備好探熱器及消毒設施,因為「明白只要有一單喺我哋度發生,都可以話即刻玩完」。他稱不少學生稱讚中心環境清潔,奈何實在不敢出街,「學生唔係唔信任我,係啲香港人唔信任政府抗疫,佢哋唔敢出街。」

提起過往半年的辛酸史,柯尊鼎語帶傷感,嘆息連連。柯指入行20多年,從來未遇過如此慘烈境況,「我哋中心最正常嗰陣,夜晚一班起碼都26到30人一小時,但係2月份試過有幾晚,最旺嗰時7點半係得一個學生,甚至乎零都試過。」柯指中心原本有八名兼職教練、兩名文職及一名清潔員,其中一名文職已經離職,柯大嘆可惜,「坦白講好幫得手」;而教練全部沒有底薪,又因屬自由身(freelance),沒有強積金,只能透過「保就業計劃」獲發放一筆過7,500元補貼。

IMG_1598

以為捱過42日停業令就可恢復正常,豈料7月又被政府「一嘢就搞掂咗」,「我睇到嘅唔係曙光,係更大嘅黑暗,更大嘅烏雲」。他認為政府的抗疫政策「20至30%係做俾人睇,70至80%係政治目的」,怒批政府把關不力,豁免指定人士檢疫,「點解中國三十幾個港口全部都要檢疫,唯獨香港呢個港口唔洗檢疫?點解中國大陸要強制香港人返去要檢疫,而香港人唔可以為大陸過嚟嘅做檢疫?」他指如果政府做足封關,仍無法遏制病毒,「其實我相信每一個香港人,都願意同你捱。但係依家似乎唔係囉,你淨係不斷叫我唔好乜、唔好乜,但係你自己就可以任意做好多嘢,其實成件事真係好好笑。」

柯提到涉及健身中心的確診個案,只於3月出現4宗,而且是追蹤患者時發現曾經到過大型健身中心,而非爆發群組感染。對於中小型健身中心從來沒有出現感染個案,卻被一併禁止營業,他感到不解,「香港政府可能覺得我哋係非主流項目,所以覺得係可以犧牲、可以停擺嘅,但係對我哋嚟講,呢個幾千呎地方,係呢十幾個freelance嘅全部,係我哋生活嘅所有。」

RMG泰拳健體中心負責人柯尊鼎
RMG泰拳健體中心負責人柯尊鼎

柯尊鼎指,包括他在內,目前很多行家都依靠積蓄維持經營,「有啲行家個中心比我更大、更有規模,都同我講話好慘,佢啲教練開始問佢借錢度日,成件事好愁。」柯估計行內約有7至8萬名從業員,包括全職、兼職、文職及管理層等,疫情下可能一半至六成人員失業,但「出面可以搵啲咩做呢?」

政府於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中,向每間合資格健身中心派發10萬元,但柯尊鼎認為只是「施捨」,中心一個月支出單是燈油火蠟就要20萬,還未計薪金,10萬元連交租都不夠。他強調政府防疫不力,有責任發放「應得」的賠償,「你喺完全唔了解嘅情況下,幫我哋決定咗要點做」。柯提到台灣政府抗疫經驗,「並唔係話台灣政府特別聰明,一個好簡單原因,就係每一個政客、每一個政府官員都要向市民交代;你做啲嘢出嚟唔能夠令人民安居樂業,你出年就唔洗選,下一屆就要倒台。」柯認為需要權力制衡,但刻下制度不斷被破壞,政府對於民望下跌無動於衷,「政府係可以完全唔理民意嘅,其實都幾無奈。」

推出戶外課程 炎夏反應不佳

為了維持教練的收入,及讓學員在疫情下保持運動,柯尊鼎推出戶外訓練課程,惟反應並不理想。柯解釋,戶外課程早於4月首次停業時推出,於公園授課,每節有一至三名學生,當時「2點幾3點一路去到7點幾8點,都有堂喺戶外度做,上一堂五、六百蚊,都叫可以維持生活」,「教練都好辛苦,冇冷氣,又要拎啲拳靶、拳套,同埋咁大支消毒噴霧,好辛苦先搵到卑微收入。」但到7月至8月,天氣轉熱,加上疫情令到很多人不敢外出,參加的學生便減少。

學員Anita(左) 教練阿Ling(右)
教練阿Ling(右)與學員Anita(左)為拳套消毒。

採訪當日,上課地點在花墟公園,室外溫度32度,體感溫度達37度。教練阿Ling帶備瑜珈墊、拳靶、拳套及一支消毒噴霧,在空曠地方與學員Anita進行訓練。每完成一節訓練,阿Ling就會為使用過的器材消毒。天氣炎熱,兩人不時補充水份避免中暑,公園內沒有太多人流。

阿Ling任職兼職教練9年,她認為「戶外訓練有好處有唔好處,戶外多啲空間,但係未必個個學生都接受到,加上夏天天氣真係熱,未必個個同學都接受到戴住口罩訓練。」阿Ling亦指,學員年齡層分佈廣泛,「冇可能叫一個老年人戴住口罩陪你訓練」。她指,現時平均一星期只有一至兩堂戶外課程,希望政府容許開放拳館,即使限制人數亦可,至少教練可在固定地方提供服務。

學泰拳約一年半的Anita指,於5月開始參加戶外訓練課程,「室內一班同學仔冷氣底下上堂,戶外出汗量大啲,訓練效率係唔同,比較鐘意小班形式教學。」Anita又稱讚教練的消毒措施做得十分完善,令她可以安心進行訓練。

感健身業意義大:生命影響生命

柯尊鼎提到,大眾對健身業存有誤解,印象停留在「呃人」、消費陷阱,或認為健身只是為了「夏天show隻手臂俾人睇」。他指行內的確有少數「黑店」,但「正正經經教人,攞個心出嚟,正常收費甚至便宜收費去從事呢個行業嘅人,係佔咗99%」。他又分享曾教導一名有頸椎及腰椎問題的長者,透過訓練增加肌肉量改善身體狀況;有人到中心打沙包洩憤,「香港人情緒問題嚴重,做運動可以釋放安多酚,打拳、打沙包都可以有效釋放情緒」;有學生有骨刺問題,打拳幾年後痊癒;他又曾將「雙失」少女培養為香港女拳王。

打拳對他而言,是「用生命影響生命」,非金錢可量度,「嚟上堂嘅除咗當我哋係朋友,佢哋係會衷心叫你一聲師傅,由心裡面尊重你。」他希望透過不同渠道,增加行業的透明度,讓公眾了解更多,不須再靠政府打救。

從球員到領隊—艾迪賀維25年般尼茅夫生涯

$
0
0
內容: 

「Now is the right time for the club to have a change.」(是時候讓球會改變了)-在般尼茅夫效力兼執教已25年的賀維,在球會降班後離隊時的宣言。

時間撥到11年前。

2009年1月,尚在英乙的般尼茅夫,在英格蘭四個級別職業聯賽中、92支球隊總排名為第91位。當時般尼茅夫前半程23場聯賽只有5勝,更因債務被扣除17分,在英乙倒數第二位停留了4個月之久。

當時般尼茅夫經歷創會百年最艱難的一季。他們孤注一擲,任命剛因傷退役不久、剛回歸球會擔任青訓教練兼看守領隊的前般尼茅夫防守球員艾迪賀維(Eddie Howe)為一線領隊。

那年,賀維31歲,在球員年代為般尼茅夫效力13個年頭,上陣超過300場。除了曾被一度外借以及離隊兩年外,他絕大部份時間都效力這支西南部沿海小鎮球隊,包括青年隊的時候。他,也算是球壇一位名不經傳的小隊「名叔」。

當時的賀維只有兩年執教預備組的經驗,但拳怕少壯,最後賀維成功帶領般尼茅夫倒數第4完成球季,保住英乙席位;翌年,他帶領般尼茅夫以第二名完成球季,升上英甲。頭九輪比賽錄取得八場勝仗,創下球會最佳紀錄。

賀維的名字,開始在球圈響起來。2011年季中,賀維離隊他投,執教中文名字少了「茅夫」二字的般尼;但僅僅一年多,他又回歸般尼茅夫,恰巧球隊亦經歷如在英乙榜尾掙扎求存的時勢。可是賀維倦鳥之返,不僅為母會,也是為了家人。

2012年,賀維的媽媽因病辭世,對賀維而言,是比因傷退役更難接受的事。

「當你突然失去一個自己愛的人時很難接受。但是,當你因為離家太遠而與家人分離,那就更難加難受。」

當時,賀維住在曼徹斯特,離般尼茅夫250英里之遠,車程需要5小時次之多。因為媽媽的離逝令他明白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痛苦,他不願再因工作而無法家人,因此決定以方便照顧家人為由,回歸般尼茅夫。

「離家愈近,我就愈能照顧家人。失去所愛的人的痛苦很難應對,而我的應對方法就是更加努力地工作。我希望在我的執教生涯中取得些少成就而令媽媽驕傲。」

(題外話,2017年般尼茅夫中場哈利艾達經歷喪女之痛,但他堅持要為球隊上陣,那場比賽般茅爆冷2-1擊敗曼聯。賽後領隊賀維主動走上前,像爸爸般擁抱雙目通紅的哈利艾達:「他在悲傷中仍然設法控制自己情緒,並為我們帶來他本賽季的最佳勝仗。我真的為他驕傲。」【 舊文章】

媽媽的離開是悲痛,卻激起賀維的奮鬥心。回歸般尼茅夫的第一年(2012年),他就帶領球隊脫離降班區,更跑到次席位置,成功衝上英冠;翌季,他們排英冠第10名,距離升班附加賽只差6分;再翌季,他們終以冠軍姿勢,助球隊歷史上首次衝上英格蘭頂級聯賽。

還記得2009年的般尼茅夫仍在英乙掙扎求存,但6年後他們衝上最高級別的聯賽,6年來3次升班,更在2017年以第9名完成賽季,創球會歷史新高,足足比最差排名飆升了82位!般尼茅夫在賀維的帶領下的10年間,由「乙組仔」飛上枝頭成為英超中游份子,更令人意外的是,球會的工資總額只是倒數第2,球員全體身價英超倒數第5,完全踢出桂神口中的:「蔗渣價錢、燒鵝味道」。

雖然2018/19年球隊表現失色,只得聯賽第14名,但仍以11分之差成功護級,第5年續留英超。可是失色的表現卻無奈延續到下一季。

2019/20年,般尼茅夫在最後一輪聯賽以1分之差護級失敗,全季34分排第18位,來季降落英冠,在武漢肺炎疫情下,結束5年英超之旅。球會面臨收入減少及星散之餘,最禍不單行的是,賀維宣布辭職,結束12年賓主關係。

當時大家都為般尼茅夫婉惜,希望這位一次又一次創下佳績的領隊,帶領母會東山再起,可是賀維卻忍痛說再見;而離開前,他為球隊留下一席話:「Now is the right time for the club to have a change.」(是時候讓球會改變)

是的,42歲的賀維在這支西南部球會渡過了13年的球員生涯和12年的領隊生涯(其中兩年在20006-2008執教預備組),足足25年,比前阿仙奴傳奇領隊雲加在阿仙奴的日子還要多(22年)!

25年,四分之一個世紀。平凡的我們相信,愛是難以放手,然而賀維卻明白,為了球隊的進步和前途,可以換掉每一個人,包括他自己。忍痛割愛的背後,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深愛的母會,即使離開也是帶著愛。

「I now join you as a Bournemouth supporter and will be willing the club on in what I am sure will be a successful future. Bournemouth will always be in my heart, but I firmly believe that now is the right time for the club to have a change.」

留下,需要勇氣;但離開,更加需要。

雖然來季般尼茅夫不再由賀維執教,但在無數般茅球迷以至英超球迷大概也一致認為,這位低調得受萬人景仰的領隊,是般尼茅夫永恆的傳奇人物。

版權: 

【專訪】張志勇的高山低谷 告別飛馬繼續做自己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武漢肺炎本地第三波疫情下,港超聯重開無期,職業球員失業和轉行才是新常態。31歲的張志勇不獲香港飛馬續約,他在這半年間考了調酒師、健身教練牌。入行12年,見盡人情世故的張志勇表示,縱使前路充滿不確定,但仍希望繼續「做自己」。

DSCF8664

十年前曾想過考調酒師牌,最終十年後因為疫情相對空閑,張志勇便在四月修讀課程,「當學多樣嘢無壞。」然而,「學多樣嘢」的背後埋藏著走過高山低谷的故事。

不止省港盃

有關張志勇的報導,都是關於兩年前的省港盃,但他的故事不止於此。今年三十有一,張志勇仍帶點鋭氣,他自言早熟,對職業足球員這一行看得很化,「我唔會講自己懷才不遇,只會講我唔夠努力。」

IMG_9268

中五畢業後做了一年多售貨員,17歲的張志勇被大埔的司庫溫官球相中,邀請到球隊踢青年軍。未曾接受過正規足球訓練,張志勇抱著「試下」的心態,膽粗粗邊踢邊學。

地區足球隊大埔當年在升班後,氣勢一時無兩,但球員的薪酬相對微薄。張志勇每月的車馬費只有600元,第二年簽約成為一隊球員,加至3,000元。

深諳球圈現實 「每個人都有個價」

「出嚟做嘢,每個人都有個價,憑咩獅子開大口?」社會現實,職業足球更現實,場上表現說明了一切,張志勇亦深諳這種現實的殘酷。「你問問自己,憑咩去攞人啲嘢先,你問下自己值得幾多先。」

那時候,一眾前輩在大埔遇上人生的春天,李威廉、李康廉、蘇來強和趙俊傑等,寫下了如同漫畫足球小將般的傳奇。

曾經連過海都無錢

在前輩的跟前,張志勇還只是個名不經傳的小將,在大埔第二年的月薪加至6,000元。張志勇原本有機會外借到大中,但連過海都無錢。他在跑馬地跟了一日操練,但高昂的交通費成為了障礙。

球會又來不及傳真轉會紙,遂又只好作罷。那一年,大埔在亞協分組賽南征北討,最後未能晉身淘汰賽,張志勇在最後一場才有十多分鐘的上場機會。

「呢條路行咗十年,都慣。」

大埔是訓練學校,這座溫室令張志勇學會,成功需要努力和堅持,「不過學耐咗啦,三年應該要走。」在大埔的機會不多,五年下來只踢了十多場比賽,張志勇拒絕離開,就是因為不甘心。他不點名批評時任教練張寶春不給予機會,「大埔土生土長嘅人,唔係無能力,點解唔可以踢?」

IMG_9485

過來人喚學生:讀好書,做好人

有一次,張志勇踢大埔隊長陳旭智到區內學校分享,隊長智勉勵學生,「將來做乜都好,要俾心機讀書,希望將來做一個有用嘅人。」

這番話,張志勇刻骨銘心,他亦虎口婆心起來,「我自己讀書唔叻,所以更想人讀好啲書。」這番話,由過來人說來,份外有力。

踏出大埔加盟晨曦,因為覺得玩夠。際遇這回事,誰也說不定。在新球隊,張志勇的拍擋是基藍馬、羅拔圖,滿以為又會淪為大後備。不過,機會話嚟就嚟,因為基藍馬停賽,張志勇首場聯賽便正選上陣,表現不俗。23歲的他首次入選大港腳,收到訊息那一刻,張志勇還記得正在尖沙咀吃米線。

IMG_5203

首次入選大港腳 莫名的感動

那天首次入選集訓名單,名字和陳偉豪、李志豪等人並列,張志勇有種莫名的感動。步入平常不過的旺角場作練習,但張志勇卻腳都震埋,更自言驚到瀨屎。

在參與球隊會議時,港隊助教潘文迪給他帶來一絲暖意:「你無覺得做嘅嘢無人睇到,有人睇到嘅。」

一季之後,在陳浩然的邀請下,張志勇轉投元朗,月薪終於有五位數字。連續六年的月薪,不足一萬元,這樣的生活有點難以想像。張志勇笑了笑,「咪慳啲洗,好少出街。儲多啲錢咪買到,但我其實唔好呢啲嘢。」

「我同自己講要踢大會,要搵錢。跟住?我做到呀。」張志勇在元朗的發揮不俗,成為球隊的後防重心。南華教練朱國權在季中邀請張志勇上山,他在早上七點收到對方的電話,但他決定季後才轉會。

「唔講錢?甚麼都不是,所謂的讚賞其實甚麼都不是。」在元朗的最後一場比賽,對手剛好是南華。朱國權還在更衣室門外把張志勇介紹給球會班主張廣勇,兩人的名字僅一字之差。

加路連山道森林

加盟南華是夢寐以求的事,張志勇走上加路連山道,心情既興奮又沉重。「陳冠希整69,我咪著76號囉,仲好,俾球迷講先有存在價值。我明嘅,我又唔係周身刀,又唔利。」

那年經歷,對張志勇來說卻是十分差。張志勇形容,南華是充斥猛獸的森林,「每個人都想你死,唔會有朋友」。每天練習都面對精神壓力,張志勇不諱言只想快點完結。表示欠佳,隨之而來的是球迷指罵聲不絕,76勇、炮台勇,多難聽的稱號都有,「踢得好同唔好,都係俾人鬧。我明嘅,著起南華會波衫,一定有壓力。」

一年後,張志勇不獲南華續約,轉投飛馬,目標更鮮明。「我係嚟踢波,洗乜同你friend,踢波係為名譽同錢,朋友只係bonus。」

遺憾的是,張志勇未曾在南華和兒時偶像陳偉豪一起上陣,「我原本奢想係接佢班,甚至拍住上,但發現自己係咁多料,港隊仲俾入籍兵『接咗班』。」

耿耿於懷

在飛馬的四年間,有一件事一直令張志勇耿耿於懷。在2016至17年的球季,張志勇穩坐正選,卻不獲球隊提名「香港足球明星選舉明星十一人」,球會提名了只踢了數場的查維斯,「我踢咗成季,你唔提名我?」

果然,在一季後,張志勇成功殺入最佳十一人,飛馬更和他續約兩年。球圈是職場,在職場的地方便有人事問題。拿下最佳十一人,反而不獲重用。在球季開始前,梁諾恆加盟飛馬,楊正光對他表明,想起用技術型中堅,「你只會排第三」。飛馬更欲將張志勇外借到元朗或流浪,他不斷反問,「真係無我個位?但我同自己講我一定會留低,差之嘛。」

季初屈居後備,但在外援羅斯受傷後,張志勇重奪正選和取得入球,更入選港隊省港盃的名單,更拿下冠軍。時來運到,人生就是這樣。

張春暉事件 「乜都入哂我數」

去年爆出張春暉事件,這名守門員在出迎時收步,導致球隊被追和,更引來假波疑雲。協助包位的張志勇亦成眾矢之的,他重申對方是很好的前輩,「但當然,球迷又入哂我數吧,乜都入哂我數。我唔應該喺個位出現,我多事想嚟幫又入係數,佢叫咗keeper又自己停。」

「有啲嘢唔合理,我唔會忍。你俾我再揀,我就唔會去多事囉。」球隊最後出贏波獎金,並解僱張春暉了事。

DSCF8651

十二年一覺足球夢

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張志勇的這條足球路,看來有點孤單。他苦笑說,多年來貢獻了不少贈券予隊友,「屋企人嚟睇波?噢,咁多年一隻手數得哂。」

畢竟香港地,要做自己,從來不容易。

在武漢肺炎疫情下,張志勇不獲球隊續約,十二年一覺足球夢,看似要走到盡頭。「我覺得我喺飛馬條路已經行完,球會要年輕化吧,咁要淘汰年長球員係無可厚非。」

「10月無班落就踢甲組,唔可能咁樣等落去。」張志勇想了一想,補充說,「我仍然想踏上大球場的頒獎台,聽一首We Are The Champions吧,話唔想一定係呃人。」

後記

訪問在旺角的一間茶餐廳內進行,電視機正播出武漢肺炎的本地疫情概況,張志勇望了一望記者,「其實疫情總會有解決方法,可能係時間問題,我擔心香港前途多啲。香港其實仲有無將來?」

版權: 

倒戈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今天的社交群組異常熱鬧——開始有人因為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事件影響香港人半夜排隊,為的只是一份印刷版的蘋果日報。報紙股價急升,當一眾人都看著股市看板的技術性調整,前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也在社交網站宣佈,他將會在明年三月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履新,成為該大學的副校長兼任醫學院院長。

沈教授在社交網站強調,這次不是「轉投客隊,倒戈相向」。關於香港的新聞天天都大,天天都突發,這八個字,我還是有點感觸。因為在不同的比賽場地,原來我也揹著這八個字已經四年時間。

2015年1月,我接過香港體育學院通知說,他們不再需要我。我回到診所,逐一和負責的運動員交代離職一事。他們都有點晴天霹靂,因為剛在亞運拿到好成績的,都期望我和他們並肩作戰衝擊奧運資格;帶著長期傷患的,擔心要將所有傷患重新再被新治療師問診一次,影響康復進度。

這次被離職教我懷疑自己的專業水平,也懷疑自己的人生。我很快便投入新工作,也要感謝各退役運動員當教練後轉介的學員個案。但沒有隨隊生活,沒有比賽期間腎上腺素的冗張,人生好像缺少了一塊。直至新加坡2015年東南亞運動會後被聯絡上希望我可以加盟,其實我也有點躊躇要不要再移居新加坡。因為當初選擇了放棄新加坡永久居民身分,回香港跟隨港隊,原因真的太簡單。「我真係好撚鍾意香港」,才讓自己的仕途和命運如此糾結。我也曾經有心理準備這次有可能連工作簽證申請都未必會受理,但到今天,我原來已經穿著新加坡隊衣經過了殘奧、英聯邦運動會、亞運和兩屆東南亞運動會。

運動員、教練和家長對我慨嘆說,香港這地方挽留不到好人才,不知道這是真心還是客套話。無疑,我的專業意見一直在新加坡比較受尊重。有麝自然香,當有人立心想將我趕出精英運動行列,我竟然要在同一個國際會議上演講要丟那人現眼。

香港今日社會,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是否政治正確,怎樣做一個決定都可以被說成出賣學生、出賣大學、出賣政府和出賣黨,那南洋理工大學的offer怎樣說都是吸引的。醫學院是新成立,可以發揮的空間自然多。履新後做的是行政和學問,新加坡雖是威權國度,但術科學者毋需要對人民行動黨宣誓效忠,誠實勇毅。

我估計沈教授早已接受了新醫學院的邀約;選擇今天公佈,震憾程度沒有比其他大新聞淹蓋。當大部份的留言都表示尊重、婉惜這次決定,有酸民說他是「降職」從校長轉為副校長,也有人酸這家是「理工」大學,紓尊降貴。這是一家「理工大學」,但全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排第2,香港中文大學排第10。

若果窮盡努力都只被阿爺丟到後備席,那就不要再酸葡萄地抱怨人家轉會踢正選還拿了天價轉會費了。

#Sorryfor1999

原文刊在作者網誌
作者 Facebook Page

一個巴西球迷看巴塞隆拿慘敗

$
0
0
內容: 

第一次被勾起六年前的惡夢,是拜仁慕尼黑攻入第三球的時候。拜仁那股氣勢、那種令巴塞隆拿無法將球運到中線附近的逼搶、在禁區邊緣簡練的配合……無法不想起當年巴西慘敗一比七的場面。拜仁是在27分鐘領先三比一的。四分鐘後,湯馬士.梅拿射成四比一。湯馬士.梅拿,不但和紐亞、保定一樣在當年也有上場,而且是在明尼路球場先開紀錄的球員。我慶幸,巴塞隆拿現時陣中連一個巴西人都沒有。

身為巴西球迷難免想美斯嘗到多些痛楚。上半場最後十分鐘拜仁似乎放慢了逼搶節奏時,我是有些不滿的。六年前,尼馬在八強對哥倫比亞時嚴重受傷要缺陣四強對德國一戰。後來史高拉利用了賓納特(Benard)替代他上陣,被視為慘敗的因素之一。2014年的尼馬還不如2020年的美斯。這夜的美斯無力避免巴塞隆拿被羞辱。當年就算有尼馬在場,大概也沒有什麼會不一樣的……

但……

今戰上半場「只」是四比一,比起那個半場五比零的比分還是有明顯差別。下半場初段比列錫射球太正被守門員一抱入懷時我就想,為什麼當年上半場德國的「腳風」順得幾乎「射中就有」?我即時翻查當年的數據,原來那年德國整場比賽只射門十四次,就入了七球。而我眼前的比賽,上半場拜仁已射門十四次了。

或者,今次的巴塞隆拿比起那次的巴西更不堪,但有兩項比巴西優勝的東西。一是運氣,拜仁的不是逢射必中。二是心理,巴塞隆拿沒有球員像當日巴西費蘭甸奴等人那樣突然忘記如何踢球。

我又不能阻止自己問一條這六年來偶爾都會想起的問題:當年如果落後零比二時有辦法令比賽停頓一下,真的會出現十分鐘內丟掉四球的可怕場面嗎?

想著……就見到蘇亞雷斯射成二比四。之前將兩場球賽比較的想法,應作罷了。巴塞隆拿有蘇亞雷斯,當年巴西中鋒可是費特呢。就算戴維斯的美妙助攻令比分拉開成五比二,但之後拜仁近二十分鐘無入球,即是比分無法反映雙方差距。一場一比七;一場二比五,怎能相提並論?豈料,那位跟巴塞隆拿有合約的巴西國腳上陣,令到兩場球賽似得多了。

有一個鏡頭捕捉了巴塞隆拿後備球員在古天奴射成八比二後的憤怒反映。他們恨什麼?恨慘敗?還是恨古天奴不腳下留情?跟這場比賽(勉強)相關的巴西人還有兩個。一是當了西班牙國腳,倒戈相向的Thiago Alcântara。如果巴塞隆拿留住他,今晚會如此嗎?還有早前被賣到祖雲達斯的Arthur。如果他在場又會如何?足球沒有如果啦。我是巴西球迷嘛,謝天謝地Arthur沒有揹黑鍋的可能就好了。

足球沒有如果。但球迷總愛想「如果……」。這幾年我經常想,如果當年馬些路開賽三分鐘的射門不是柱邊出界,而是入球,會怎樣呢?而如果美斯在一比一時那個美妙的傳中不是中柱彈出而是被轉化為入球,又會如何?

我這個晚上才留意到,原來當年巴西的射門次數(18比14)甚至是控球比率都要比德國高的(52%比48%)。而這個晚上拜仁的射門是26次,巴塞隆拿僅得7 次。所以……不科學的結論是,馬些路如果先開紀錄,巴西就算出局也不會被羞辱。而就算巴塞隆拿領先二比一,應該還是要慘敗的。

我是否在幸災樂禍?可能是吧。但或者是想擺脫孤獨的感受?起碼有多些人可以有我六年前惡夢的經歷,「明尼路慘劇」亦不會再是強強相遇卻以羞辱收場的唯一「經典」。我以至世上的巴西球迷就沒有那麼「孤獨」了。我不會感謝拜仁的,但可以感謝古天奴。

「明尼路慘劇」不會因為這場里斯本慘案而消失的。一比七是巴西球迷永遠的惡夢。而我下次看球時想起他,會是下星期尼馬遇上湯馬士.梅拿之時嗎?

文:wing
歡迎訂閱運動公社YouTube頻道

版權: 

用盡與弱化美斯,是巴塞唯一出路

$
0
0
內容: 

不能免俗,又講下巴塞隆拿恥辱式大敗於拜仁慕尼黑手下。

一場8:2,不是世界末日,只是巴塞隆拿這顆行星既墮落,世界仍然需要運轉、生活仍得繼續。打著改革旗號作出改善,對巴塞球迷完全唔陌生。美斯為核心既改革,本意係用盡球王所有既剩餘價值,尼馬當日未出走,就係巴塞隆拿既皇太子。太子去國,巴塞隆拿從此就搵唔到球王既繼任人。之後修修補補,盡係高價低能、表現左支右拙既球員。華維迪意圖更動祖宗宗法,但係大賽屢屢出醜,最終眾叛親離改革失敗告終。

一艘戰艦船底已經千瘡百孔,任你如何修補,向下沉沒只係遲早既事。尼馬回來有用嗎?沙維回來有用嗎?碧基賽後吐真言:如有需要,我退位讓賢。恥辱已經唔係第一、二次喇,大家都忍受夠喇。邊個嚟都唔及邊個走咁嚟得重要。主席巴度姆只求繼續連任,手底下制服團隊亂作球員交易視作無睹,恥辱式大敗之後,竟然第一時間鏟走晒轉會操盤既重臣求自保。如果今場只輸4:0,11月主席大選應該連任無疑,如今主席選舉變得風起雲湧。

巴塞隆拿等於漂亮,下一季是否如此已無保證。美斯是否需要出走是偽命題,根本美斯就是巴塞隆拿,情願不踢波也不會蟬過別枝,我是如此相信。有名宿光環,不怕走進火海救巴塞於苦難,甚至說服美斯減低出場次數配合戰術,個人認為沙維看似是最理想人選。當然談戰術我非專家,盡用美斯剩餘價值,同時「弱化」美斯令其他球員接替其他工作,這樣才是巴塞隆拿實現世代交替既出路。

作者 Facebook Page

資本力量和歐冠賽制

$
0
0
內容: 

2020/2021球季的歐洲冠軍聯賽(歐聯)是由拜仁慕尼黑六奪冠軍,還是巴黎聖日耳門首勝,尚未知曉。疫情令決賽由平常的五月底延至八月才舉行。而八強和四強的賽制亦要修改,由主客兩回合改為一場過決勝。雖然沒有球迷能購票在里斯本入場觀戰,但連續四天的八強賽事可謂每一場都值回票價。過去兩回合的淘汰賽無疑也出現過不少令人扣人心弦的賽事。但今屆的八強都幾乎沒有悶場,精彩程度實在空前。既然如此,以後歐冠賽事是否應索性永久改制,由八強起就集中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城市作單淘汰賽?

今天官方名稱是「歐洲足協冠軍聯賽」的這項賽事,首屆賽事在1955年開打。當年賽事叫歐洲冠軍球會盃,坊間多簡稱為「歐洲盃」。原來的賽制沒有分組聯賽的元素,各球隊以主客兩回合制作單淘汰賽爭取參加決賽的資格。決賽則由第一屆起已是一回合決勝。除了沒有分組賽外,以往歐洲盃和今天的歐冠的最大分別,就是參賽球隊資格。過去二十多年,西班牙和英格蘭聯賽的殿軍位置備受重視,因為聯賽前四名「才」可以參加翌年的歐冠。但以往各地聯賽卻只能派出聯賽冠軍球隊參加。唯一例外的是上屆歐洲盃盟主,則就算該隊在本國聯賽未能奪冠,也可以參賽爭取衛冕。

現時的歐冠賽制奠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1991/1992球季,賽事首次引進分組賽模式。八強球隊分成兩組作雙循環賽,再由兩支小組冠軍球隊爭奪冠軍。翌季,賽事正式易名為「歐洲足協冠軍聯賽」。八強設分組賽的形式實行了三季後,在1994/1995球季賽事的分組賽改為在十六強階段舉行,八強和四強則重新以主客兩回合淘汰制舉行。除了增加小組循環賽外,九十年代亦見證了歐冠賽事的擴軍。1997/1998球季,部分聯賽可派出兩支球隊參加,變相令賽事再非真正的「冠軍盃」或「冠軍聯賽」。兩季後,一線聯賽的前四名均可參賽。既然參賽球隊變多,賽事數目也大幅增加。高峰時期,歐冠設兩輪分組賽。1999/2000球季起,在外圍賽後,三十二支球隊分八組,每組首兩名晉級十六強。十六強又是每組四支球隊的雙循環賽事。到八強始恢復淘汰賽決勝。

九十年代見證的賽制變化,反映的顯然是資本的影響力。五十年代中促成歐洲盃誕生的,主因之一為了回答「誰是歐洲最佳球隊」這問題。尤其是狼隊在1954年底主場友賽擊敗了匈牙利冠軍捍衛者(Honved)後自稱世界冠軍(匈牙利當時是足球王國,而捍衛者陣中有普斯卡斯等匈牙利國家隊主力),令回答這問題更見迫切。但隨著八、九十年代體育運動以至整個社會都愈來愈受資本邏輯左右時,球賽的功能就不再局限於滿足球迷的好奇心和需要,更要為資本服務。

要令收費電視普及,提供愈多的運動競賽轉播成為了電視台投資者爭取利潤的主要方法。賽事愈多,能吸引球迷公眾付錢收看的機會就愈高。對球隊和球賽的贊助商而言,更多的球賽意味著它們的品牌可以接觸到更多潛在客戶。無論是作為賽會的歐洲足協還是各國的參賽球隊,都會因為賽事增加而有更多的收入。增設分組賽似乎是沒有輸家可言。

大部分球迷和公眾卻不是對所有足球賽都有高度興趣。皇家馬德里多些與利物浦交鋒,不會那麼容易讓人看膩。但如果諾定咸森林對馬模(這是1979年歐洲盃決賽戲碼)呢?一支異軍突起的英格蘭中型球隊跟瑞典球隊對碰,就不會那麼容易引起太多人關注了。分組賽制本身已比淘汰賽制更少偶然性,令以弱勝強的機會減少。而讓較富有的聯賽有更多的參賽名額,則幾乎確保了富豪球會每年參賽的可能性。廣播商和賽事贊助商所希望的,就是連年都是豪門球隊在最後階段捉對廝殺,而不是名牌球隊早早出局甚至是因為在聯賽成績欠佳而缺席比賽。

在這個局面下,各國的豪門球隊發現自己的品牌原來如此有價值,於是就組成了一個利益集團。2000年,十四支歐洲名牌球會成立了G14以爭取更大利益。皇家馬德里/巴塞隆拿、曼聯/利物浦在場上是世仇。但說到金錢利益,大家卻是共同利益比分歧多。這四支球隊都是G14創始成員,合情合理。G14要脫離歐洲足協體系自組歐洲超級聯賽的傳聞時常傳出。但最後這事都沒有發生。2008年,國際足協和歐洲足協向G14讓步,決定為球員被徵召參加國際賽和球員因參加國際賽受傷向球會作金錢補償。交換條件是G14要解散。結果G14由歐洲球會協會(European Club Association;ECB)取而代之。ECB與G14不同,不但獲歐洲足協承認其地位,而且會員包括歐洲各國逾二百支球隊,不會只為富豪球隊爭利益。

G14妥協解散,反映著的是資本邏輯的擴張,也不一定完全無往而不利。我們當然不能忽視涉及國際足協和歐洲足協的貪腐醜聞和它們自身的利潤的渴求,但面對富豪球會財大氣粗地進攻時,這兩個機構確有時會扮演著捍衛競技精神的角色。現時已身敗名裂的柏天尼在2007年當選歐洲足協會長後,就為了讓「弱」國聯賽冠軍更有機會參加分組賽,推動了歐冠外圍賽的改革。雖然球迷普遍喜歡追看名牌球隊,但大部分都不會介意偶然有巨人殺人過關斬將(當然前提是被淘汰的不是自己的愛隊)。始終爆冷的可能是競技運動的主要魅力之一。十六強分組賽制度,就是因為球迷覺得兩輪小組賽太多、太乏味,而在2003/2004球季被取消。

不過以上兩項賽制改變,其實對富豪球隊利益沒有太大打擊。柏天尼的外圍賽改革方案推行時,同時容許三大聯賽的季軍直入分組賽。而取消十六強分組賽的第一季,無疑是產生了波圖對摩納哥的冷門決賽戲碼。但自此之後,決賽席位至2019年還是由西英德意四大聯賽球隊壟斷。由此可見,儘管「改革」這概念理論上可以包涵著驚天動地的改動,但實際上也只能在九十年代足球急速商業化所訂下的框架之間小修小補而已。

回到八強應否永久改成一場過的問題。兩回合賽事不但佔有更多廣播時段,而且比賽時間愈長即偶然性較少,對資本雄厚的球隊更有利。而且雖說今屆四強之中有三支球隊從未進過決賽,但里昂和巴黎聖日耳門本身就曾是G14成員。而巴黎聖日耳門能有如此多大牌球星,RB萊比錫近年能在德甲維持前列位置,背後分別是卡塔爾政權和紅牛集團的巨資支持。這樣說不是要否定這幾支球隊球員的努力和教練的部署,但歐洲足球壇的貧富差距和歐冠在進入淘汰賽前的賽制,本身就已經為名牌球隊提供了多重保障。再加上在針對新型肺炎的疫苗面世前,在歐洲有幾萬人齊集球場未必可行,即是沒有主場作賽也未必令球會因此收入大減。

將八強改為一場決勝,為球賽增加少許偶然性,對富豪球隊的利益又沒有太大影響。而且改制可以免除首回合出現八比二之類的懸殊戰果後所產生的垃圾時間。八強新賽制在未來兩季會繼續實行,絕對有可能。

另一版本見2020年8月21日香港《明報》

大埔區議會委任新區隊 民政局明言或照資助舊區隊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大埔區議會今續議來屆地區足球隊安排,會上最終通過援權柏禧體育會為新區隊,以大埔名義出戰來屆丙組聯賽。有區議員質疑民政事務局,重新授權後會否繼續資助已被取消授權的大埔足球隊。民政專員陳巧敏「漏口風」,指民政局正審視相關政策,不排除同時資助同區兩支球隊,引起區議員狂轟,「咁仲傾咩啫,你哋自己都決定好晒啦!」

柏禧體育會欲申請代表大埔出賽

大埔區議會於7月7日已通過收回大埔足球隊的地區授權,不得再代表區議會及大埔參與香港足球總會旗下賽事。大埔區議員胡耀昌於今日會上,提出續討論來屆地區足球隊安排,並邀請柏禧體育會(柏禧)創辦人兼晉峰總教練何信賢出席會議簡介計劃。

何信賢表示於7月透過新聞獲悉大埔足球隊被褫奪地區授權,遂向胡耀昌查詢申請代表大埔區的方法,希望以大埔名義出戰來屆丙組聯賽。他強調希望將個人以至球會培育青訓的理念,在大埔區發展,並普及足球運動。

大埔區民政事務專員陳巧敏
民政事務專員陳巧敏

民政處稱非區會授權隊伍都可獲資助

胡耀昌則提到大埔足球隊秘書長陳平在7月曾於電台節目上,表示球隊正接洽新贊助商,或能續戰來季港超聯。胡向民政專員查詢,詢問不管今天柏禧能否通過成為新授權的地區球隊,民政事務局會否再資助已被褫奪授權的大埔足球隊。

大埔區民政事務專員陳巧敏起初未有正面回應,僅指大埔足球隊早於7月7日區議會褫奪該隊地區授權前,已向足總申請參加來屆聯賽。陳又「遊花園」指地區球隊有4項指標供民政事務局監察,如議員有意見可幫忙反映。經議員一番追問下,陳巧敏始承認「唔一定係區議會授權的隊伍,先可以向民政(事務局)申撥款」,又「漏口風」指民政局正檢討是否每區只資助一支地區球隊,「到底係唔係只可以一隊呢?我都仲等緊佢哋回覆」。

大埔區議員胡耀昌
胡耀昌

區議員狂轟民政有前設 促去信禁資助舊區隊

胡耀昌即狂轟民政專員,「係咪你哋屬意嘅球隊就俾錢,唔使尊重區議會決定?」、「當我哋今日通過(授權柏禧)到,你就即刻話要檢討。兩隊都俾錢,總之最尾大埔足球隊點都會有錢」。胡又批評民政局盲目批准地區球隊的165萬資助撥款,「人地喺入面洗黑錢、打假,你哋都唔睇。咪俾佢哋批死你實批錢,一早同傳媒講定會踢嚟緊港超囉」。

姚躍生亦怒斥民政專員,「咁仲傾咩啫,你哋都決定好哂俾錢邊個」。陳振哲要求主席關永業以大埔區議會名義向民政事務局發信,要求禁止資助大埔足球隊,「唔係問佢攞意見呀,係直接指出佢唔可以咁做」。

大埔區議員區鎮樺
區鎮樺

遭質疑只邀柏禧或違程序公義 胡耀昌區鎮樺掀罵戰

另一方面,區鎮樺在會上亦質疑,只邀請柏禧體育會討論來屆地區球隊安排或有違程序公義,「法團都要公開招標啦,咁樣好唔公開透明」。他又稱:「可能有人話我阻住地球轉,但如果我哋好似以前咁做嘢,咁我哋同建制有咩分別?」他重申對個別球隊沒有個人意見,只希望有公平公開的機制。甚少發言的建制派當然議員李耀斌亦「開金口」,批評議員自相矛盾,亂搬龍門,黑箱作業。

姚鈞豪要求區鎮樺清楚指出違反了哪項程序,「你喺咁講程序公義,咁係違反咗邊項?如果我哋依家補返係要招標程序,但以往根本冇,話佢違反咗咁又公平咩?」

胡耀昌亦反駁指,區議會正面對現實的政治問題,「我哋就係要打破建制團體喺民政入面予取予攜,私相授受」。他指「我哋唔可以咁官僚、義正辭嚴咁講啲似是而非嘅嘢」。他強調下個賽季安排的實際問題已擺在眼前,「我哋唔做決定,就要眼白白睇住啲錢落入我哋唔認同嘅團體」。

大埔區議員陳振哲
陳振哲

區鎮樺在胡耀昌發言時發出「哼」一聲,又指駡胡「你講就得,人哋講就唔得」、「我講完又俾你上綱上線」、「我要更好程序又唔得,你依家咪上網同人講『區鎮樺你阻住地球轉呀』。」胡耀昌要求區指出他哪句上綱上線,區又回應「好呀,咁聽返帶囉」。會議氣氛緊張,二人不斷疊聲,陳振哲嘗試調停,指「私底下你哋兩個咩關係我唔知,但議會入面就講返議會嘅嘢。」

區議會最後以9票贊成,11票棄權,通過授權柏禧體育會作為20/21球季代表大埔區的地區球隊,參與足總旗下賽事。

柏禧體育會創辦人兼晉峰總教練何信賢
柏禧體育會創辦人兼晉峰總教練何信賢

何信賢對通過授權感興奮:支持年輕人踢港超係我哋理念

柏禧創辦人何信賢會後興奮向記者表示「成立左20幾年,終於有多啲資源」。他指過去柏禧體育會靠晉峰提供資源,例如球衣、場地費等。他強調最重要是讓大埔年輕球員有多個「跳板」,「好似晉峰咁,支持班年輕人踢港超,係我哋嘅理念」,又認為「大埔區好多球練都好有心」,希望他們可以留在區內培育青訓。

版權: 

區議會需就地區球隊授權訂立程序

$
0
0
內容: 

大埔區議會於九月一日大會,有關地區足球隊授權討論與表決結果,引起不少關注,筆者就會議上會議規程提出意見及疑問,希望加深討論,並促請大埔區議會檢視有關程序及決定。

表決結果應屬無效

就當晚會議表決結果,九票贊成,十一票棄權,因會議常規內訂明,須以絕對多數票決定(註一),議案應為未能通過,而鑑於會議常規未有訂明有關棄權票,為絕對多數時議案的處理辦法,故建議議案安排重新審議,並與授權相關安排一併討論。

見獨立媒體報導指,當晚會議有議員質疑審議程序未符合程序公義,筆者意見該質疑,需要進一步討論,原因是基於大埔區議會會議常規,未有就地區足球隊授權審議程序訂立相應審議程序。

訂立正式程序審議授權申請

授權程序關乎公帑及民意授權使用,作為議會在力所能及情況下,有責任以公開透明原則進行公開審議及招標方式,作出決定,若有關授權程序以往未有公開審議及招標方式先例,議會應先得出共識,而再行審議。

而儘管區議會最終決定授權多少隊足球隊,其程序應與區議會撥款就遴選合作對象程序相近,是審議過程是否符合程序公義的比較基礎。

註1

大埔區議會會議常規
第31條 (1) 在會議上或以傳閱文件方式提出的事項,如須以投票方式表決,須以議員所投的絕對多數票決定。

註2

大埔區議會撥款守則:須有遴選過程
3.4節錄
(a)”為確保遴選過程公開透明,遴選非政府機構擔任合作伙伴,應通過公開邀請(例如在區議會網站登載邀請通知)及/或局限性邀請(例如向區內若干非政府機構發出邀請函)。如有需要不按慣常做法,即不作出公開邀請或局限性邀請,應把有關理據記錄於相關的會議記錄內。”

版權: 

香港籃球銀牌及聯賽延期舉辦聲明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香港籃球總會鑒於近日業界有不同意見,認為香港將本年度之銀牌賽及聯賽賽事一刀切取消甚至延期至不早於明年8月開賽一事反應激烈,認為此舉會扼殺從業員生計或持份者的生存空間,作為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體育總會,本執行委員會經過詳細研究及進行深入探討現作出以下嚴謹回應以釋大家疑慮 :

經徵詢絕大部分甲一組球隊領隊(或班主)的同意,十隊甲一組球隊祇有其中一隊持不同意見,普遍認為暫時宣布取消本年度銀牌及聯賽賽事乃逼不得已之舉,因為我們都認為疫情嚴峻,舉行比賽不單祗構成球員的健康風險,連同所有参與賽事有關連人士例如 : 裁判、工作人員、記者、電視台員工、觀眾等等都需承擔健康風險,所以以健康考慮為大前題是必須的。

香港人口稠密,比賽環境不如世界其他地方,無論球隊球員,工作職員及裁判,並不皆是全職參與籃球活動,很多平日都要在比賽期間,出外工作或上學,不可能效法NBA用(泡泡場地)形式比賽,因需顧及群聚感染風險,暫停開賽是唯一選擇。

倘若疫情有緩和跡象,可以盡快利用一兩個月時間與各參賽隊伍進行緊急協商,務求達成於短期內開辨賽事的可能,當然要視乎當時政府的應對疫情政策,緊貼而行。限聚令一日未撤銷或者體育場地一日未開放,以至球隊参賽的意願,缺一都不能開賽。

本會是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體育總會,一切重要比賽包括籃球銀牌賽及聯賽皆受監管而且理所當然配合政府對防疫政策的施行,即以健康為第一考量。

本會絕對開明地、接受業界意見,祗要是對持份者們有益及有建設性的提議,必定研究採納 ; 請勿作謾罵、詆毀、抹黑、攻擊,等行為,冀望業界共同努力建設一個健康的籃球運動氛圍。

香港籃球總會
執行委員會謹啓
2020年9月6日

16年前,我們贏得了國家有史以來第一場比賽。 16年後,我們希望我們能再次獲勝……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 16年前,我們贏得了國家有史以來第一場比賽。 16年後,我們希望我們能再次獲勝……」

深夜02:45有一場也許你不會留意的比賽:聖馬力諾大戰列支敦士登

對99%的球迷,這是一場who fucking care的魚腩比賽;但對聖馬力諾球迷,這是一場儼如世界盃決賽般重要的大賽,因為那是一場可能可以再嚐闊別16年的「勝感」。

連輸38場——你知道嗎,不足4萬人口的聖馬力諾,已經連續輸了38場國際賽事,對上一次有分落袋,已是2014年的16年歐國盃外圍賽0-0打和愛沙尼亞,也是聖馬力諾在歐國盃外圍賽史上第一分,當時亦結束了球隊61連敗;

99場比賽入12球失436球——若數到對上一次贏波已經是2004年的友誼賽,對手剛好又是今場的對手-列支敦士登;而這次勝仗之後距離至今16年,聖馬力諾經歷了99場國際賽,成績為:0勝1和98負,入12球失436球,平均每場失4.4球。

他們曾被單場大炒雙位數字、為了一個入波等足5年,對於這支隊內有非全職足球員的足球弱旅,從網裡將皮球拿出是每場必然發生的事,問題只是一場需要做這個動作幾多次,可是這支世界排名榜尾(211位)的球隊,總是樂觀地面對。

「我們實力不足是事實,但我們從來不會認輸,也不會在意比數,一定會盡力而為,何況能夠與球星對賽,對我們而言是三生有幸!」2015年聖馬力諾大戰英格蘭,隊長Selva在賽前訪問說。

另一邊廂的列支敦士登世界排名182位,比聖馬力諾高一點,但也是足球世界裡的另一魚腩,唯一跟聖馬力諾不同的就是,他們是一支「有骨」的魚腩。為何?

列支敦士登足球史上贏波不多,只有15場,但已比只有1場的聖馬力諾出色很多,而且他們也有能力入波甚至取分,即使未能贏波,但也能賽和對手。他們對上一次贏波在2年前的歐國聯,2-0贏直布羅陀,打後14場雖然未曾贏波,但成績卻是3和11負,入6失41球,算比聖馬力諾好得多。

所以,聖馬力諾大戰列支敦士登這場比賽,是魚腩對「冇咁魚腩」的魚腩比賽。可是,聖馬力諾球迷卻隆重其事,希望這場比賽會是他們16件來首次的國際賽首勝!

“Oh baby, it’s matchday tomorrow! We’ll play an important game against one of our biggest rivals in football, Liechtenstein. 16 years ago we won our first game ever against, you guessed it, Liechtenstein. 16 years later we hope we can win again, let’s believe in our lads!〞-一名聖馬力諾球迷在twitter 發帖

「親愛的,明天是比賽日!我們將與足球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列支敦士登進行一場重要的比賽。 16年前,我們贏得了有史以來第一場勝仗,是對陣列支敦士登的比賽。 16年後,我們希望我們能再次獲勝,相信我們的小伙子們!」

足球場上有一種心態-無論對手實力如何,只管抱著打不死的鬥心迎戰,一切也無愧於心;而一分、一個入波、甚至一場勝仗的重要性,總對某些人而言,是珍而重之、難能可貴的一件事,也許是一輩子的等待,等一生都等。

希望聖馬力諾能再嚐入波滋味或「勝感」!

題為編輯所擬

版權: 

美網女單決賽三點前瞻(與競技無關)

$
0
0
內容: 
自由標籤: 

賽事:2020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大坂直美(Naomi Osaka)對艾沙蘭卡(Victoria Azarenka),香港時間星期日凌晨四時上演

Black Lives Matter和白俄政局

大坂直美上月底在辛辛那提賽罷打以反對美國長年累月針對非裔人士的警暴。該賽事因此而休戰一天,而大坂直美贏得四強賽後卻在決賽前因傷退出。不戰而勝得冠的正是艾沙蘭卡。今屆美網賽事,大坂直美每一場所戴的口罩都印有一位美國警暴受害者的名字。決賽她的口罩會印上誰的名字,將是焦點之一。

作為當今世上其中一位最有名的白羅斯/白俄羅斯籍運動員,艾沙蘭卡無可避免要就祖國近期的政局表態。被指靠舞弊而再次連任總統一職的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曾授予艾沙蘭卡榮譽獎章,又曾邀她到總統府詳談。早前曾有逾三百名白羅斯運動員和體育界人士聯署要求推翻八月九日的總統大選結果。艾沙蘭卡不在聯署名單中。觀乎她近來的言論,艾沙蘭卡顯然不想得失任何一方。她說白羅斯政局不是一個能容易講得清楚的議題,而祖國的情況令她心碎,她祈求暴力能盡快停止。

Leo的母親

無論艾沙蘭卡決賽後演說會對白羅斯人民說些什麼,她自己近年的故事也值得一記。作為兩項女單大滿貫冠軍,艾沙蘭卡的網球事業一度因為產子和爭取兒子撫養權的官司而大受影響。她曾表示懷孕消息公諸於世後,有贊助商要中止跟她的合作關係。早前的辛辛那提賽是艾沙蘭卡當媽後首項女單賽事冠軍。而四強對莎蓮娜.威廉絲(Serena Williams)一役,則是大滿貫史上首次有兩位母親在四強對決。如果艾沙蘭卡在決賽取勝,她將是2011年克里絲特絲(Kim Clijsters)贏得澳網後首位媽媽級女單大滿貫冠軍。如果不違反防疫守則,相信其三歲兒子Leo將會在頒獎禮亮相。

越境的常態

名義上這場決賽是日本代表對白羅斯代表。但事實上兩人都是美國居民。日本出生的大坂直美,其父母分別來自海地和日本。而大坂直美三歲起已在美國生活。艾沙蘭卡在出生於白羅斯首都明斯克。和不少有志成為頂尖網球手的東歐球手一樣,艾沙蘭卡十多歲已遷往美國受訓。近年艾沙蘭卡在美國長住兼產子,就算她心底裏實是反對盧卡申科,要像另一位白羅斯女單選手Vera Lapko(已於次圈出局)一樣參加明斯克的示威也不太可能。

可重溫早前直播:論祖高域被DQ 兼前瞻美網次週賽事

屯門區會傾區隊授權 新舊球隊須每年交參賽建議書

$
0
0
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屯門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昨日(9月11日)續議地區足球隊授權問題,通過向現時代表屯門區、正參戰乙組聯賽的屯門體育會足球隊發信,要求遞交來季參賽建議書,討論未來合作安排。區議會副主席黃丹晴表示未來將公開邀請有意承辦地區足球的團體,歡迎有興趣的球隊與區議會接洽。

屯門區議會於8月21日的大會上已通過區議會需每年重新任命地區足球代表隊,而原屬代表隊亦需向區議會提交過去一季的參賽報告書。區議會需公開邀請有意承辦區隊的團體,該團體亦需遞交參賽建議書,讓區議員重新審核和考慮原屬代表隊的參賽資格。

無標題
黃丹晴

在會上,區議會主席陳樹英建議將地區足球授權等問題統一撥入「康體發展督導工作小組」討論,建議沒有人反對。區議會亦通過黃丹晴的動議,向現時代表屯門區、正參戰足總乙組聯賽的屯門體育會足球隊發信,要求遞交來季的參賽建議書,並相討未來合作安排。

黃丹晴稱有必要為授權定時限

會後《獨媒》記者向動議人黃丹晴問及,每年重新授權地區球隊會否影響青訓安排。黃回應指有不少街坊及球圈中人均曾向他反映,轉為每年授權或會令球隊不重視青訓,投資青訓時卻步,但他強調為授權定下時限是必要,「可以之後轉兩年授權一次,有討論空間嘅,但唔可以係永遠授權囉」。

黃丹晴亦指下次工作小組會議將邀請屯門體育會足球隊代表上會交代。他表示未來將公開邀請有意承辦地區足球的團體,指暫時未有球隊向他接觸,歡迎有興趣的球隊與區議會接洽。

無標題

屯門體育會曾涉「打假波」 何君堯曾任球隊會長

屯門體育會足球隊為屯門體育會屬下球隊。該會不少董事均由建制派人士擔任,包括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及何君堯胞兄、任職律師的何君柱;何君堯過去亦曾擔任該隊會長。

屯門體育會足球隊過去曾牽涉「打假波」醜聞,及與另一支「屯門普高」足球隊「鬧雙胞」。於13/14球季,屯門體育會足球隊獲大陸資金,青島晶磊貿易贊助,並引入多名國援,包括司職中堅的李明。他涉嫌於對橫濱FC香港的甲組聯賽中「打假波」,無壓力下把皮球頂入己方龍門。事後李明被球隊終止合約,時任領隊李潤華及主教練甄力健亦雙雙決定辭職。足總最後決定暫停屯門足球隊該季餘下賽事。

另外於08/09球季,石硤尾體育會把會籍借予另一支屯門足球會的會長任煒雄,組成新的屯門普高參加甲組聯賽。時任屯門體育會主席胡丁有去信足總,質疑屯門普高的代表性,要求澄清屯門體育會足球隊才是代表屯門的地區球隊。足總最後表決通過屯門普高可以以屯門名義繼續參賽。惟同年年尾球隊因國內贊助商退出,宣布破產,被足總取消參賽資格。

版權: 

彌敦道槍手(一)——倫敦精算師佐治格拉咸

$
0
0
內容: 

阿仙奴星期六出戰富咸,作為2020-2021的英超揭幕戰,海外手足為港奔波,未能經常接觸香港媒體,雖然不是阿仙奴球迷,由今季開始,將每星期撰寫阿仙奴相關的文章,對海外手足聊表心意,而專題名為【彌敦道槍手】,手足是誰,相信不言而喻。第一篇是改變近代阿仙奴命運,同時是我撰寫體育相關文章,首次於香港刊登的經典兵工廠一代名帥——佐治格拉咸。

1942年出生,祖籍蘇格蘭的佐治.格拉咸出身於阿士東維拉,轉會車路士後開始打出名堂,1966-67年球季,佐治格拉咸以50,000鎊價錢加盟阿仙奴,開拓了他球員時代最光輝一頁。他在貝堤.美爾(Bertie Mee)麾下,成為不可或缺的攻擊一員,他與曾經效力寶路華的查理.佐治(Charlie George)、雷福特(John Radford)、雷.堅尼地(Ray Kennedy)是阿仙奴進攻的四把尖刀。1970年,佐治格拉咸協助阿仙奴取得球會史上第一項歐洲冠軍城市展覽盃(歐洲足協盃前身),一年後,阿仙奴得到史上第一次聯賽及足總盃雙料冠軍。翌年足總盃決賽不敵列斯聯,亦是佐治格拉咸在兵工廠的最後日子,之後他加盟曼聯,同時也是球隊降班的成員。1974年,32歲的佐治格拉咸轉投樸茨茅夫,之後效力過水晶宮,1978年在北美的加利福尼亞衝浪收山。

打破冠軍荒

1982年,佐治格拉咸開始擔任領隊,他最初任教是於丙組護級的米禾爾,在他首季領軍,球隊成功護級。1985年,米禾爾從丙組升上乙組,而他任內最出出色的工作,是提拔了舒寧咸(Teddy Sheringham)以及約翰.法辛奴(John Fashanu)兩位新秀,之後兩人都成為英格蘭國腳。1986年夏天,佐治格拉咸執教阿仙奴,亦是令兵工廠走出低谷的最重要一人。

他上任後作出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新秀基昂被賣到阿士東維拉,英格蘭國家隊名將,馬連拿(Paul Mariner)、活確(Tony Woodcock)分別轉會樸茨茅夫與科隆。此外,過去的必然正選史超域.笠臣(Stewart Robson)、卡頓(Tommy Caton)與歷斯(Graham Rix),開始被取代。他到來第一季,一口氣起用五位同期出身的年青球員,包括:中堅阿當斯(Tony Adams)、右翼洛卡士杜(David Rocastle)、左翼希耶斯(Martin Hayes)、中鋒昆尼(Niall Quinn)四位作為常規正選,而曾經效力星島的基沙(Gus Caesar)則被稱為「五分鐘球員」,他與米高.湯馬士(Michael Thomas)經常以後備身份上陣。

佐治格拉咸第一季任教阿仙奴,頭8場聯賽只得兩勝三和三負並且射入4球,可是踏入10月份,阿仙奴連續17場不敗,錄得13勝4和,但在2月份至9月份連續9仗不勝,最終失去角逐聯賽冠軍的資格。不過在聯賽盃決賽,阿仙奴創下奇蹟,憑著蘇格蘭國腳尼高拉斯(Charlie Nicholas)連入兩球,以2:1反勝紅軍,取得自1979年以來,首項球會冠軍,並打破利物浦有魯殊(Ian Rush)入球以來,從未落敗的紀錄。這季新秀希耶斯在聯賽射入19球之多,阿當斯同時被選為最佳年青球員,是阿仙奴史上第一位當選球員。

重組高貝利四人幫

1987-88球季,佐治格拉咸重組阿仙奴後防,奠定近代稱雄的最重要基石。過去一代的強橫防線安德遜(Viv Anderson )、森臣( Kenny Sansom )、奧拉利(David O’Leary)開始老化,佐治格拉咸賣走安德遜到曼聯,從溫布頓引入溫特本( Nigel Winterburn),季尾從史篤城買入迪臣(Lee Dixon )與保特(Steve Bould),重組防線。其中溫特本最初是擔任右後防。

在中前場方面,佐治格拉咸以85萬鎊由李斯特城收購史密夫(Alan Smith),代替上季在聯賽只射入4球的尼高拉斯,而高化士(Perry Groves)與麥臣(Paul Merson)有更多上陣機會,長人昆尼的上陣機會減少,聯賽末段在車路士買入馬活(Brian Marwood),增強球隊的邊線攻擊能力。中場買入了李察遜(Kevin Richardson)作為左翼,同時起用湯馬士擔任中場指揮官,取代威廉士(Steve Williams),配合戴維斯(Paul Davis)與洛卡士杜,兵工廠的高效率打法開始成形。聯賽盃阿仙奴再次殺入決賽,可是在領先2:1的情況下,溫特本十二碼宴客,末段被連入兩球,以2:3落敗。

1988-89年球季,盧傑斯(John Lukic)全季失了36球,其中15場不失球,迪臣、保特(奧拉利)、阿當斯、溫特本組成阿仙奴堅強的防線。洛卡士杜、戴維斯、湯馬士、馬活終於組成令佐治格拉咸滿意的中場組,史密夫射入23球成為神射手,麥臣成為最佳年青球員。到季末,佐治格拉咸改打五人防線,馬活失去了正選,但球隊更具效率,奧拉利半清道夫的踢法,是阿仙奴出奇制勝的重要改變。1989年5月26日,兵工廠作客晏菲路,一定要淨勝兩球才能取得聯賽冠軍。2016年曾經訪問史密夫,他說該役下半場頂入了人生最重要的入球,補時階段他傳球湯馬士單刀再入1球,阿仙奴相隔18年重奪聯賽冠軍,同時是球隊重回頂峰的最重要錦標,史密夫亦成為聯賽神射手。

稱雄歐洲

1989-90年球季,阿仙奴未能有任何冠軍,只取得聯賽第四名。接著一季,佐治格拉咸作出兩項買賣令球隊寫下近代另一次光輝。1990年世界盃後,這位鐵腕領隊以破本土守門員轉會費紀錄130萬鎊,從昆士柏流浪買入英格蘭第3號門將施文(David Seaman),同時亦從克雷莫納以100萬鎊,買入瑞典翼鋒林柏(Anders Limpar),以及用130萬鎊,由諾域治買入連尼根(Andy Linighan),中場新秀希利亞(David Hillier)開始威脅到戴維斯的正選。這季阿仙奴的5-3-2陣式,好波之人洛卡士杜被犧牲,這個防守為主的陣式下,施文全季只失18球,並且只錄得一敗,以24勝13和1負的佳績,3年內兩奪聯賽冠軍,史密夫以22球再度成為聯賽神射手。

1991年夏天,球會以破紀錄250萬鎊收購伊恩胡禮(Ian Wright),他之後成為球會史上入球最多射手,而奇雲甘保(Kevin Campbell)亦進一步得到上陣機會。1992-93年,阿仙奴在聯賽盃以及足總盃決賽皆擊敗錫週三,得到球會史上第一次雙料盃賽冠軍。1993-94年球季,史上上陣最多的忠僕奧拉利離開母會,加盟列斯聯,雖然在英超未能迫近曼聯,但在歐洲盃賽冠軍盃,球隊事隔14年再入決賽。面對擁有蘇拿(Gianfranco Zola)、艾斯比拉( Faustino Asprilla)、布連(Tomas Brolin),以及多名意大利國腳的帕爾馬,阿仙奴實力不及對手,加上胡禮受傷,賽前被一致看淡,可是阿仙奴在兵微將寡的情況下,憑老將史密夫上半場左腳第一時間抽射,阿仙奴在哥本哈根公園球場以1:0殺退帕爾馬,繼1970年後,事隔24年再度得到歐洲賽事冠軍。1994-95年球季,佐治格拉咸因涉及球員買賣非法收取回俑,差點成為階下囚,同時被球會辭退,結束了接近九年的兵工廠生涯。

數口一流的領隊

在阿仙奴8年多的歲月,佐治格拉咸的球員買賣可以說是精妙無比,營運能力高超,從他上任開始,著手重建球隊,已經顯示他的威力。過去在米禾爾有限財力下,令他精打細算,他以130萬鎊買入施文,出售盧傑斯收回100萬鎊。以250萬買入胡禮,以200萬鎊出售洛卡士杜,以及150萬鎊出售湯馬士,100萬鎊買入林柏,出售作用重疊的希耶斯及馬活,分別收回65萬鎊以及35萬鎊。在李斯特城以85萬鎊買入史密夫,之後以80萬鎊賣走昆尼,20萬鎊買入溫特本,77萬鎊一併購入迪臣與保特,出售森臣收回30萬鎊、安德遜25萬鎊、卡頓20萬鎊,他對球員買賣的掌控,可以說是與雲加不相上下。他的8季生涯主要買賣大約支出1000萬鎊,回收接近800萬鎊(見附表),平均每季約支出30萬鎊在買人,這方面的能力說明了一切。

敢於起用新人

人們經說7小福怎樣成功,其實早在80年代,佐治格拉咸就起用新人取代老將,改變了兵工廠的命運,有人說他冷酷無情,但史密夫說佐治格拉咸是一位最公正的領隊。他忠於自己的打法,以穩健的防守系統,令阿仙奴踢出成績,同時擅於購入名不見經傳的球員,迪臣、保特就是他一手提拔的兵工廠良材。他同時出售了一批英格蘭名將,如馬連拿、安德遜、歷斯、活確、森臣、威廉士都是日落西山的過氣國腳。相反,洛卡士杜、湯馬士、麥臣、阿當斯、昆尼等,全都在他麾下成為國腳,他在任唯一走漏眼,可以說是高爾(Andy Cole),他寧願起用奇雲.甘保作為正選,把這位天才放走,是他買賣的唯一失敗。當然,以施文取代盧傑斯亦是極大的賭博,當時施文只是中游球會昆士柏流浪的正選,同期更多選擇有科華士(Tim Flowers),而盧傑斯重返列斯聯也以極佳表現取得聯賽冠軍,是他任內收購其中較為人爭議之處,不過他的膽色、眼光以及防守信念,卻是阿仙奴重見光明的最重要掌舵人,沒有佐治格拉咸,阿仙奴今天也只是聯賽陪跑份子。

Viewing all 293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