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卓卓,一個本地足球久違的名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用來形容他最恰當不過。
今年41歲的卓卓,是港超聯球隊流浪的教練。十五年前,卓卓選擇入籍香港,和高尼路扼守港隊中路。入籍球員近年湧現,歸化香港的外援人數大增。作為「過來人」,卓卓頗有意見,慨嘆香港足球欠缺長遠規劃,重申必須搞清楚計劃的本質,「到底長遠想點」。他沒有甚麼新鮮偉論,只有老生常談,「歸化球員應令本地球員有所進步,而不是淪為『戶口簿』,個個都入選,好唔健康。你想三十幾歲的『新人』踢幾多年呢?」
卓卓強調,歸化球員只屬「援兵」,「足總應該要有長遠計劃,10年、5年想做啲乜嘢,想有幾多年輕球員,想大賽去到幾遠,要話到俾人聽。」
![11043225_944566468910088_5943516652369852608_o]()
受訪者提供照片
來港遊玩獲李輝立相中
對他來說,人生,每一步都是抉擇。
23年前由喀麥隆來港,卓卓曾連續七年成為本地聯賽最佳十一人。他WhatsApp 的個人資料照片,還是和足總會長霍震霆的合照。「沒有甚麼特別,一個簡單的故事,想進步便要到海外。」16歲離開喀麥隆,遠赴印尼效力。
兩年下來,卓卓收到中國甲B球隊佛山佛斯弟和法國球會的青年合約,他揀了前者。卓卓形容,在佛山佛斯弟的操練十分辛苦,球隊到昆明作季前集訓,每天要練習三課;那是他第一次覺得要克服困難。佛山佛斯弟給卓卓的待遇和人工都不俗,球隊後來賣盤予賴昌星有份牽頭組成的廈門隊,他在中國只逗留了一年半。
卓卓閒時常常來港遊玩,更和西貢朋友隊操練,在一場對流浪的比賽中,流浪總監李輝立看上了他,及後派人到內地邀請他加盟。選擇香港,一來因為年輕,二來香港較中國自由,「英文係香港的法定言語,仲可以周圍去。」收到李輝立的邀請,卓卓毫不猶豫便接受。後來在2000年轉投二合,替球隊拿下高級組銀牌冠軍,卓卓該季表現不俗。二合在該球季後散班,卓卓轉投愉園。
這個決定,亦令他成為本地球壇家傳戶曉的球員。
![18891732_1943423572561519_4066354799037265574_o]()
受訪者提供照片
如果命運能選擇
在世界的另一端,2000年是屬於喀麥隆足球隊的,這支非洲球隊先後拿下非洲國家盃冠軍和奧運金牌。喀麥隆在年初殺入非洲國家盃決賽,和東道主尼日利亞爭冠,卓卓更乘坐飛機返回家鄉,不少人在奪冠後跑到街上慶祝,畫面都瀝瀝在目。
卓卓曾代表喀麥隆U23征戰多項賽事,曾效力皇家馬德里和車路士的謝利米 (Geremi),及效力愛斯賓奴和馬拉加等球隊的守門員卡文尼 (Idriss Carlos Kameni),都是該年奧運金牌成員;二人都年紀輕輕便外流歐洲。「You need to make decision.」要入選喀麥隆國家隊,便要在高水平聯賽效力。卓卓不諱言,國家隊的教練曾要求他轉到歐洲聯賽的球隊。
流歐機會擦身而過
卓卓當時效力港甲球隊二合,流歐機會不是沒有的。有經紀曾聯絡卓卓,轉介他到包括德國、法國、比利時和英國的球隊。最接近歐洲的一次是,威爾斯老牌球隊域斯咸 (Wrexham),這是從沒有公開說過的故事。在英國踢波需要工作證,要獲發工作證便得在國家隊有一定上陣次數。
域斯咸要求卓卓留在當地至少半年,賓高城 (Bangor City) 亦對他伸出橄欖枝。卓卓嫌棄賓高城的練習欠專業,而且僅為威爾斯次級聯賽的球隊。英國天氣寒冷,卓卓回到香港。
所謂的大時代,或去或留,每一步都係抉擇。卓卓最後選擇留在香港。那時候,他也剛剛認識了新女友。在安定和機遇之中,他揀了前者。
![無標題]()
受訪者提供照片
回味那地方
二合的退出,標誌住本地足球進入了冰河時期。南華改行全華班,晨曦和愉園成為一時瑜亮,兩隊在2000年代初平分秋色。
班主官永義大灑金錢,愉園成為那年頭的班霸,陳鴻平和黃耀信先後執掌愉園帥印,卓卓是球隊不可或缺的一員,後衛、中場、前鋒都踢過。坐擁范俊業、李偉文、潘耀焯、郭文迪、郭裕洪和蔣世豪等球員的愉園,踢法和風格至今仍為球迷津津樂道。
2002年,卓卓其實還有另一次機會的。比利時球隊根特曾邀請他加盟,但合約條件欠佳,他又一口拒絕。那一年,卓卓更搬到元朗錦繡花園,正式在香港落葉歸根。
如果命運能選擇,卓卓表明,絕對會選擇外流,爭取成為喀麥隆大國腳,「I just make a choice.」效力愉園的八年間,六度入選聯賽最佳十一人。卓卓透露,南華足主羅傑承自2006年起,曾多次邀請他上山,但合約條件欠佳,加上不捨得愉園而作罷。
在2005至2006年的球季,愉園在聯賽第二輪不敵流浪。卓卓表示,球員們矢志不能再輸。果然,愉園最後如願以償,提早多輪奪得聯賽冠軍,「其實踢愉園,真係好開心,有大家庭嘅感覺。」
毋忘蔣世豪
在訪問中,談到已離世的前愉園隊長蔣世豪。卓卓忽然靜下來,形容二人是密友,大讚對方在場內和場外都是精神領袖,「他的離世,令人非常傷心。」
2009年離開愉園,卓卓萬般不捨,在羅傑承誠邀下「終於」轉投南華。南華在該屆亞協盃殺入四強,李海強在第二回合的入球被判越位在先,最後功虧一簣,無緣決賽。卓卓對此仍怒氣沖沖,炮轟球證執法不公,「旁證去咗另一邊,咁都睇到越位?好唔公平。」
然而,卓卓讚揚羅傑承治下的南華專業、令球員感到被尊重,「成日有花紅」。縱使球員之間的競爭較大,卓卓仍讚不絕口,「愉園似大家庭,但南華感覺就係大公司,要爭分奪秒,這是香港足球近年最好的時光。」
![無標題]()
受訪者提供照片
球員和飛機師之間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主角湯漢斯說,人生就像一盒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將會得到的是什麼,卓卓顯然不想這樣,他想命運自主。在職員球員生涯尾聲,卓卓踢過飛馬和晨曦,在本地足球壇可說是贏盡所有錦標,亦早已考取亞洲足協A級教練牌照,「哈哈,我只係覺得要諗遠啲。」
叔叔是飛機技工,成為機師是卓卓的兒時夢想。他在香港完成基本課程後,在2012年更遠赴澳洲,成功考獲飛機師牌照。「足球唔可以踢一世,行業唔穩定,今日唔知明日事,做人要有長遠計劃。」
「你知道嗎?十隊波只有十個主教練。只要有人搵我教波,一樣會考慮。哈哈,但我想做機師多啲,依然想投身呢個行業。」
在主權移交前,香港體育學院把足球從精英運動員項目剔走,直接令青訓斷層。卓卓表示本地球員的質素和數量大不如前,認為由球會訓練青年軍並不可取,「系統相對不穩,訓練場地都成問題吧。」
卓卓不諱言,對香港足球的未來感到暗淡,「作為金融中心,點解足球會搞成咁?大公司肯贊助已經可以好唔同。」他建議,可借鏡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由大企業贊助球隊,「要好成績,就要好好反思未來要點行落去。」
「香港人其實唔係好關注本地足球」
他指喀麥隆人尊重運動員,甚至視足球為信仰,「香港人其實唔係好關注本地足球,呢度只係金融中心。香港歷年有不少天才球員,但制度和客觀環境令足球淪為雞肋。」
卓卓批評,港足每次比賽前的集訓時間往往不足一週,領導層卻奢望要得到好成績,「無可能囉,起碼要練兩星期。你知唔知,印度隊去巴塞隆那練一個月,人哋係真係備戰。」「我唔係話唔專業,但可以做得好啲。」他認為集訓不足,令球員的心理質素受影響,「你同自己講要贏,就可以贏到,對西亞唔一定就係輸。」
![IMG_0677]()
批警暴離譜 「香港永遠都係香港」
儘管身分證上的名字叫謝雷,球迷還是愛叫他卓卓或 JJ。訪問在屯門V city 進行,商場員工在加裝鋼門,保安前所未有地森嚴。卓卓反問記者對反送中運動的看法,原來有一次光復屯門遊行中,「搞到無車返屋企」。
卓卓表示沒有留意《逃犯條例》修訂事件,但對警察卻嗤之以鼻,「每一個國家的警察都係不好,都係咁樣濫暴,好離譜。暴力越大,反抗就越大。」
卓卓又按奈不住說,「中國永遠只會係中國,香港永遠都係香港」。他認為香港擁有獨特文化,內地絕對無得比,「上海都取代唔到香港,你明唔明?即係我來自喀麥隆南部,阿古沙來自北部,大家文化都唔同啦。」
記者:麥馬高